稻花飄香,田野蔭綠。
六月的金山衛(wèi),大地仿佛披上了一層綠妝,處處都透著生機。
看著地里長勢極好的玉米,李川心情相當不錯。
種玉米的軍戶不多,只有幾百戶,玉米的種子買的是適合男方種植的品種,畝產(chǎn)沒有北邊高,也肯定比不上幾百年后,但畝產(chǎn)一千多斤是沒跑。
和水稻比起來,玉米的產(chǎn)量至少是三倍。
老百姓膽子小,誰也不想當小白鼠,但只要今年種的玉米豐收,到了明年,不用他再費腦筋,金山衛(wèi)的軍戶也會搶著種上玉米,從此再不為糧食發(fā)愁。
“大人,這個玉米一畝地真的能上一千斤嗎?”
周老漢小心翼翼的陪在一側(cè)地,心里還是不那么樂觀。
“當然!”
李川信心滿滿地道:“農(nóng)桑乃民生大計,本官又豈會拿大家的肚子開玩笑,再說本官什么時候騙過你們,只要都種上玉米,以后大家頓頓都有肉吃!
周老漢對指揮使大人還是有信心的,去年種大棚就得了天大的好處,大棚蔬菜一直到開春都還供不應求,拿到手里的銀子都超過了五十兩,自然對大人有信心。
“這感情好!”
老漢搓著手喜道:“要是真有大人說的那么好,趕明年小老兒也不種稻子了,全都把玉米種上,一千地能收一千斤,租稅又低,養(yǎng)活一家子足夠了。”
“地不夠!”
李川反倒開心不起來了,道:“金山衛(wèi)就那么點地,口數(shù)越來越來多,現(xiàn)在一人還分不到一畝地,一家多的也就五六畝,少的兩三畝,都種上玉米,地多的收的糧也多,日子還能過的好點,但地少的也就養(yǎng)活一家老小,想要頓頓吃上肉還是有點難!
“已經(jīng)很好了!
周老漢連忙道:“也就大人仁善,對咱們這些軍戶真心好,能吃飽肚子,冬天還有棉衣可穿,大家伙已經(jīng)很滿足了,小老兒都準備給大人立個生祠呢!”
“少搞那些亂七八糟的!
李川訓了一嘴,又說道:“現(xiàn)在你們是能吃飽穿暖,但再過上幾十年,等到金山衛(wèi)的口數(shù)上了二十萬,一人還分不到半畝地,到那時候又該怎么辦?”
“這……”
周老漢有點懵,顯然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李川也不再說,他就是隨便說一嘴,丟下一顆種子而已。
在玉米地里轉(zhuǎn)了一會,又去了蔬菜大棚。
去年冬天種的菜已經(jīng)全部收拾完了,又種上了一茬新菜,雖然夏季的蔬菜肯定沒有冬季蔬菜那么供不應求,但諸如西紅柿、青椒等大明還沒有的菜依舊很搶手。
“大棚菜掙了多少錢了?”
李川問,這是另一戶軍戶家的大棚。
軍戶是個三十歲的漢子,有點口吃,半天說不出句完整的話,到是她婆娘很麻溜,也不怯場,聞言喜孜孜道:“托大人的福,掙了五十三兩銀子了!
李川問:“現(xiàn)在的菜價怎么樣?”
婦人道:“比不上過年的時候,那些少爺弄來的西洋菜價錢比過年少了一半還多,聽說夏天吃的菜多了,菜再好也賣不上過年的價錢!
“家里養(yǎng)豬了嗎?”
李川一直很關(guān)心這個,產(chǎn)業(yè)均衡發(fā)展嘛!
能吃飽肚子,不代表生活能過好。
在大明這種農(nóng)民經(jīng)濟模式下,沒有規(guī);酿B(yǎng)殖場,就只能鼓勵老百姓盡可能的多養(yǎng)家禽家畜,鼓舞軍戶多養(yǎng)豬和雞鴨鵝也是他一直在堆動的治政方略。
軍隊不能靠他一個人養(yǎng),金山衛(wèi)的軍戶也不能一直靠他的接濟過活,這不正常,自給自足才是正常,在改革農(nóng)業(yè)的同時,大力發(fā)展家庭養(yǎng)殖業(yè)是唯一的路子。
況且征召的五千軍壯每天都要吃肉,因為需求量巨大,最近松江府的活豬價格已經(jīng)漲了五成,再過上幾個月,或許再要買活豬,就得從外地買了。
大明物資之短缺,可見一般。
老百姓富不起來,就算有再多銀子也買不來東西。
只有物資豐富了,物價才能降下來,才能減少供養(yǎng)軍隊的開銷。
“養(yǎng)了,剛捉了三頭崽子!
婦人眉開眼笑道:“今年的收成會比去年少,大人又只收一成的租稅,家里能剩下不少糧食,大棚里的那些白菜吃不掉,也不好賣,喂幾頭豬還能賣錢。”
“這就對了。”
李川欣慰地說道:“最近松江的豬越來越貴,五千軍壯天天都要吃肉,等你們家家戶戶都養(yǎng)上豬,本官就不用再派人大老遠的跑遠處花高價買豬了。”
婦人小聲嘀咕道:“我的豬可不便宜賣!
旁邊的家丁和官吏臉立馬黑了,目光不善地瞪著那婦人。
婦人嚇了一大跳,心里就有點兒虛。
李川笑了笑,心情并沒有受到影響,老百姓關(guān)心的永遠是自己的生活和利益,讓他們?nèi)リP(guān)心國家大事那純屬扯蛋,至于私奉獻什么的,那更是扯蛋。
天下大事是統(tǒng)治者們操心的,跟老百姓沒半毛錢的關(guān)系。
再說婦人也沒錯,辛辛苦苦養(yǎng)大的豬,憑什么要便宜賣給你。
不過……
李川心想,便不便宜這婦人說了不算,自己說了也不算,這個得看行情,真要是金山衛(wèi)家家戶戶都養(yǎng)上豬,豬價自然會下來,可不是你這婆娘說了算的。
回到金山衛(wèi)城,快進城門時,不遠處一匹快馬奔了過來。
趙鐵柱和一干家丁立刻手按刀柄,警惕地盯著前方。
很快,快馬奔到了百步之內(nèi)。
“少爺,是朱老二。”
趙鐵柱瞅了眼,不由怔了下,連忙向李川稟報。
“老黃回來了?”
李川立馬精神一振,這可是個好消息。
朱老二是黃天翔帶來的水手之一,此前和黃天翔一起跟著寇備杰去了臺灣,現(xiàn)在朱老三回來了,那結(jié)果只有一個,去臺灣的人馬回來了。
家丁們也是精神大振,小聲議論起來。
很快,朱老二奔到了近處,于十多步外勒住快馬,一溜煙翻下馬背,快走幾步,到了近前才單膝及地,向李川行禮道:“少爺,小的回來了!
“快起來!”
李川連忙一把將他拉起來,問道:“其他人呢,此次臺灣之行如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