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神殿的大祭司劉琮源此番下達的這個命令,導致了他此生所犯下了唯一一次致命性的錯誤決定。為何說是唯一一次致命性的錯誤呢?莫非他以后就再也不犯了嗎?答案是:對!以后不再犯了。因為他再也沒有以后了。為何會再也沒有以后了呢?答案是:以后此人將不復存在了!等到這場戰事一結束,他和他的傲神殿就將煙消云散,化為烏有。因而這是他所犯的第一次,也將是最后一次的錯誤決定。
他先讓速度較快的1萬5千快騎軍以及3萬輕騎軍打頭陣。這是要用這4萬5千騎兵來沖擊對手陣型的節奏,并且還打算爭取一次性將其沖垮掉哩!
而雙方此時的距離大概為150丈,約莫是360米上下。那輕騎軍跑動的速度應該在20秒之內就能跑到位了;快騎軍則更加要快些,大概就是16秒時間就能到達目的地。就在這短短的十數秒鐘內,每輛坦克車只能發射10發左右的炮彈,6輛也就是60發,就這點兒炮彈打過去,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既然于事無補,那干脆就節省一點,先停止不發了。
而這十數秒鐘的時間,每一挺重機槍可以打出100多發子彈;輕機槍則能射出30多發子彈。加上坦克車上的,一共有輕重機槍各21挺,輕機槍總共射出了700多發子彈;重機槍則達到了2300多發子彈。兩廂加起來,大概可以擊倒1500名左右的快騎軍{他們跑得快,倒下的自然是跑在前面的他們嘍!},這樣的話,起碼能夠打亂傲神殿這支沖鋒隊伍的節奏。
這樣也就足夠了,賀天辰要的就是此種效果。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就該有1萬5千的大華國鐵騎軍閃亮登場了,這才是賀天辰真正的殺手锏。
1萬5千個鐵騎軍以逸待勞,等到對方的亂軍在離開自家陣地還有20多丈距離之時,便踩著那不變的步伐,是為了配合你的到來,在你慌張遲疑的時候,那么就請跟我走吧!要到哪里去呢?自然送你去閻羅殿米西米西的干活了。呵呵!一著急嘣出的話帶上了小日本味道,實在不好意思了。
繼續敘述故事。大華國的每個鐵騎軍戰力都在400點左右,1萬5千個鐵騎軍就高達了600萬點啊!這已經大大超過那傲神殿的整體戰力了,更何況是這四萬多沖鋒而來的快騎和輕騎了,他們總加起來也不過200多萬點而已。雙方之間的力量對比有著3倍的差距,你說這個戰還怎么打下去呀?
果然還沒有到半個時辰,在2個神槍團,2個雙槍護衛旅,2個別動團的全力配合之下,便把這4萬多的對方騎兵消滅一空,最后滿場亂跑亂沖的只剩下那胯下之馬了。
遠遠在觀望戰場走勢的劉琮源,在剛開始的時候還滿臉都是萬里晴空的;但越是到了后面,那臉色就越發的陰沉,當他看到自己4萬5千的騎士全軍覆沒的時候,整個臉上已是烏云密布,可以預見,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了。
他的這場暴風雨就是,動用手下的人馬全體出擊,一定得把對方囂張的氣勢壓制下去,否則今后就不用在豫州郡的地界上混了。當劉琮源的這道命令下達了之后,就注定離開他和他的傲神殿覆滅的時間已經進入倒計時了。
東晉國的鐵騎軍雖然也稱之為鐵騎軍,但是他們人和馬的身上所披掛的其實就是一層薄鐵皮,假如遇上了匈奴的神弓手,他們就已經抵御不了,何況是輕重機槍,李廣神槍射出的子彈了;另外還有一個劣勢就是,他們的奔跑速度比那輕騎軍還要緩慢。
若是在東晉的境內,傲神殿的這支鐵騎軍或許還是有發揮空間的,但是這次遭遇的是大華國最強悍的現代化武器,那就只有認命的份兒了;此外,傲神殿還有一支引以為豪的隊伍,那便是東晉最厲害的兵種精銳龍兵了。
只可惜只有區區2千名,壓根兒就起不到什么決定性的作用。因為等他們沖到對方前沿陣地的時候,估計已經剩不了幾個人了。在絕對實力面前,任何的抵抗都是徒勞無益的。
這2支最強的兵種都無法抗拒大華國強大的火力,那些州,府,縣兵就更加的不堪了,只要大華鐵騎軍鐵騎錚錚一響,這10幾萬的散兵游勇基本上就會變成這片土地來年的養分了。
劉琮源和手下十幾個副祭司,殿主,分殿主親眼目睹這令人心顫的場景,都看的是目瞪口呆,膽戰心驚,已到幾無能把持的地步了。當看到自己苦心經營了20多年的傲神殿在頃刻之間就分崩瓦解,支離破碎,劉琮源覺得他的整個天都塌下來了,突然他拔出了身上的佩劍,在一眾手下觸不及防的當口,便抹了自己的脖子,直接去向閻王爺報到了。
有3個一直追隨在他身旁的副祭司,東殿殿主看到自家老大就這樣含恨走了,當下也二話不說,接連地橫劍自刎,追隨著他們老大的魂魄一起去閻王那邊作伴了。剩余的8,9個頭領看來對他們的老大還不夠忠心,全部都選擇了放下武器,立刻投降,成為大華國的俘虜。
至此,整個豫州郡的匪事徹底的被平定了。羅云霄在離東晉都城最近的一個州郡基本上插入了自己的勢力,也等于是整個豫州郡已經在大華的掌控當中。
再回過頭去說說那大梁城的情形。東晉國的晉武宗司馬鈺這時已經得到豫州郡10大幫會被剿滅或是被收編的消息,他感到又是心喜又是心顫。喜的是從此以后,自家的都城再也沒有那種如芒在背的憂患了,大梁城可以很安穩,很巴適地過上一段平靜的日子。
而讓他心顫的那自然是大華國實在太強悍了,用了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整個豫州郡的大小山頭全部都梳理了一遍。這種事情若是讓他們東晉來做的話,估計沒有三到五年的時間也是難以做到的,看來這個大華國是絕對不好惹的,現在只要他們提出的要求不是太過分的話,就答應下來便是,能夠隨遇而安地偏安一方就已經是自己和東晉王朝相當不錯的歸宿了。
司馬鈺連忙讓禮部尚書楊大成前往官驛,通知鄒行運他們,就說東晉武宗皇帝要召見。雖然他此時已經有點末日黃花的味道,但是這個譜兒該擺還是要擺的,怎么說自己也是一個九五至尊的皇帝啊!
若是在以往,聽說皇上召見自己,鄒行運定然會非常虔誠,畢恭畢敬前去覲見的。可是他在大華這個民主氛圍很濃郁的國度也待了有些年頭了,現在在他的思維模式里,這皇權已經被磨滅得沒有剩下多少痕跡了,他完全沒有了主觀意識會去對這個所謂的皇帝進行三拜九叩,行稽首大禮。再則說了,他現在是大華國派來的特使,是代表自己國家元首的,怎么可能去向另一國的元首行此等大禮呢?這么做是有辱國家尊嚴的事情。
所以當鄒行運在花千變等人的陪同下,跟隨那楊大成來到了皇宮之中,見到了晉武宗司馬鈺,便只是向其作了一個禮節性的揖,隨后很平淡的說道:“我乃是大華國總統特使鄒行運,在此見過武宗皇帝了。”這個表現相當的不卑不亢,且有理有節。一點都沒毛病。
但是在司馬鈺眼里看來就有些不爽了。當初此人不過是個護衛大將軍,領精銳龍兵指揮使這個頭銜,和自己相差著10萬8千里的距離。現在竟然敢在自己的面前這般的趾高氣揚,著實讓人看得有些生氣。你也太不把自己這個東晉皇帝放到眼里了吧!
可是,轉而又一想,不能為了這么一個又不能當飯吃的狗屁尊嚴而得罪了對方,那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人家都說了,他是大華國總統的特使,是代表總統而來的,反過來說,東晉和大華的國家制度也不一樣,他們好像已經沒有皇帝的這個概念了,今日這么做,也是無可厚非的。算了,且不去計較他了,談完事情后盡快將這些瘟神送離大梁城,省得自己看著他們不僅生氣還相當的郁悶。
司馬鈺在內心深處思量了一番之后,便笑著道:“呵呵,不知此次特使來我大梁城有何貴干,就請特使告訴朕,只要朕能夠辦的到,那么朕是絕無二話的。”開口閉口都有一個朕掛在嘴邊,似乎是在向對方顯示自己皇帝的身份。
鄒行運并不理會他的暗示,只回了他一個笑容,隨后說道:“武宗皇帝,事情是這樣的。這次我們大華國的羅總統前往吐谷渾和敕勒等國,數度與北域的南匈奴遭遇,也和他們打了幾場戰,最終當然是我們大華國取得了勝利。但是,那南匈奴雖然吃了敗戰,畢竟還沒有到傷筋動骨的程度,只需要休養生息一段時日,就又將恢復元氣,從而再度南來的。另外,在南匈奴的北面,還有一個更加兇悍,更加強大的北匈奴;而在南北匈奴的西部區域,還有數個甚至比南北匈奴強悍數倍的國家也正在不斷地向東部擴張,不用去猜,他們遲早都會打上門來的。”說到這里,他便看向了司馬鈺,其意就是你有何想法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