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天的技術講座,或者說是研發引導,共開了兩天o
其中第一天,是總結每一種電路,然后評價其優劣、實現的技術難度、成本等等因素,涉及到了已有的所有范例,足足講到了晚上十點鐘,才意猶未盡地暫時中斷o
然而第二天,才是根據總結出來的內容,探討我們該采用哪種電路模式為基準,研發需要的周邊電路o
這一次,莫校長、陳院長都表示公務繁忙,無法與席o
對此大家都很理解o
不過出席會議的人并沒有減少o
不但是昨天三位教授,都帶著他們的研究生們來了,在他們連夜宣傳之下,不少計算機方面的教授只要沒課的,也都來了o
還有部分從事科研課題的研究人員,也跑來旁聽o
能夠容納三十人左右的會議室,一下子涌進來七十余人,連坐都坐不下o
經過重新協調,會議被挪到了階梯教室o
說是研討,沒過太久,白云天就又唱起了主角,成了主講者o
原因無他,實在是他的知識面太廣了!
電路、元器件、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源、數據傳輸、存儲、邏輯……,就沒有他不懂的o
不只是涉獵范圍廣,其深度不說超過在座的專家,起碼也不比他們低o
各種元器件的性能、型號、參數,市面上已有或是剛剛上市的集成電路種類、優劣、需要怎樣的外圍輔助電路,他全都信手拈來,說得頭頭是道o
即便是常年研究某一方面的專家,在跟他詳談之后,都不得不敗下陣來o
就這樣,不知不覺中,主導權就從大眾討論,轉為了由他主講、其他人補充的格局o
在這種情況下,要引導討論方向就變得太簡單了o
通常的研**證會,開個十天半月都算短的,單是查資料就需要這么長時間,還必然會有很多遺漏o
然而在白云天面前,這都不是問題o
某個專家提出一個思路,他就能夠立即將采用這種設計的實例一一歷數,然后在各種實例中,使用效果如何,以及為什么好、為什么沒有達到預期要求,然后予以否決或是認可o
電路所需的各種元器件,只要開個頭,他就能將制造廠家、批次、技術進步說出來,以供大家參考o
到后來,凡是遇到大家有爭執的地方,與會眾人立馬第一時間就看向白云天,等他這個活字典,給出準確答案o處理完這一技術要點,緊接著就毫不停頓地進入下一話題o
提出設想——初步討論——白云天給出評判標準——認可或是否決——重新開始新一輪設想,或是進入下一話題o
一個個技術難點,就在這樣的高效論證中,飛快地被克服o
就如水到渠成,完整的研發計劃就已制定出籠o
當眾人討論完最后一個技術細節,所有人仍是意猶未盡,坐在教室里不肯走o
他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酣暢淋漓的感覺了o
習慣了論證會上,唇槍舌劍、口干舌燥卻誰也說服不了誰,以至于一個會拖一兩個月,乃至好幾個月,仍是無法定稿o實在開不下去了,就不得不申請上級部門裁決,動用行政力量來強壓反對方,最后還是只能用和稀泥的方式,結合多方觀點,搞出一個大而無當的研究項目o
現在他們只用了一天時間,就理清了所有頭緒,并且拿出一份看起來很有實現可能的計劃書o
這種感覺,就好像收音機里不停報道城里各處堵車,但自己卻一路暢通,沿途都是綠燈,居然沒有任何停頓就直達目的地一樣o
既驚訝,又欣喜!
當然,能夠這么快拿出一份完整的計劃書,關鍵還是在于白云天o
不是說他那堪比圖書館的知識儲備量,也不是他計算機一般的檢索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研發投資方的角色定位o
這次討論中,同樣有各種爭執,甚至是爭吵o
某教授說這個電路效率高,另一位教授說那個電路省電,又一位教授說他選擇的電路制造簡單,再一位教授站出來,認為他挑選的電路雖然效率不是最高、制造也不是最容易,但是工藝最容易實現,更適合國內的電子制造業現狀o
這個時候,白云天就站出來了,以投資方角度,來評判這幾種電路,哪個更適合中華制造的需要o
成本、制造難度、對設備的需求、對技術人員水平的需要、是否觸犯國外專利、是否符合各個國家制定的電子標準規范……,等等理由,輕易選出他所需要的方向,當即一錘定音,就此定案o
他給錢,他決策,誰都沒有話說o
而且他還不是大家嘴上常說的,外行領導內行,做了決策也讓下面的研究人員不滿,罵他們沒有眼光o
在座的眾人,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白云天是外行!
白云天都是外行了,他們這些專家是什么?
既然他用讓人信服的理由,說明了他選擇這個研究方向的理由,那么大家就只能尊重他的選擇o
于是就拍板了,定案了!
于是只用一天,一份完善的研發計劃書,就這樣熱氣騰騰地出籠了!
大家都覺得很新鮮o
這就是商業研發與國家科研的不同嗎?
習慣性地,人們陷入了沉思o
是不是國內科研,牽涉到太多地域、部門、科研單位、企業,人事、政治、理念等等太多東西摻雜進來了o這些干擾導致大家無法用純學術的眼光來做理智評判,一些本來明明很清楚的東西,大家也要分個是非黑白,爭個你死我活,最終才使得研究進度一延再延,甚至無疾而終?
而商業研發就沒有這么多利益攸關方o
白云天的選擇很簡單o
他是作為中華制造的技術負責人,來監督研發實施o他的眼中,只有中華制造的利益o
所以他一個人,就可以做出最終決定,其他任何人,都無法影響他的決定o
他既提出了紛雜而龐大的設計思路,又親自一一將不需要的分支剪除,最后只留下了他認為需要的寥寥數條方案供大家選擇o
如此決策,能不快嗎?
或許,這就是商業研究的正確思路:因應市場需要,快速決策,果斷行動o
與會的專家們,感覺從中學到了很多o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