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破局,讓之前的默契全部化為烏有,所有的公司都不敢再相信什么約定,價格節節攀升。.org
而日韓廠商,在看到美國代表們不干涉的態度后,也多了幾分底氣,利用自己財雄勢大的優勢,對每一個名額,他們都是寸土必爭。
只有另外兩家美國廠商,在未收干擾的情況下,順利以三千四百萬、三千五百萬的默認競拍上限,拿下了兩個名額。
此后的幾輪競拍,索尼、東芝、三菱、現代,都強行將價格抬高到了七千萬美元以上,最高的甚至達到了一億兩千萬美元,從其他各國廠商虎口拔牙,搶了過來。
至此,日本廠商已經搶下了三個名額,韓國廠商也搶下了兩個名額。
他們兩手,一共搶下了五個名額,與美國廠商到手的名額一樣多!
這時候,幾大美國廠商站了出來,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斥責。
在美國廠商的壓制下,日韓廠商總算是收斂了一點,拍賣價也迅速回落到五千萬美元左右。
在此過程中,他們又幾次偷雞,聯手緊逼,虛張聲勢嚇唬對手,成功搶下三個名額。
總計已經有八個名額了!
而他們的惡意競爭,已經激起了全場代表的憤怒,面對所有人的指責,雖然還有日立、三洋、大宇等幾家公司沒搶到,心有不甘,可其他公司都不再支持,他們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默默接受這個結果。
最終的拍賣結果,美國公司拿下了七個名額,日本公司僅次于他,拿下了五個,韓國搶到了三個。剩下的五個名額分別被英國、德國、法國、芬蘭、加拿大搶到了手。
從出價來看,美國公司的競拍成交價都不高,全都低于三千五百萬美元,總共只出了兩億三千萬六百萬美元。而日韓手里的八個名額,卻是他們用真金白銀強行搶來的,總計支付了將近九億美元的金額。
其他五家歐洲公司,雖然被日韓公司一番哄搶,抬高了競拍價,但在日韓廠商被壓制以后,后面的競拍價又回落下來。總共他們出了兩億五千一百萬美元的價格。
二十個名額,累積給中華制造帶來了十三億八千七百萬美元的專利轉讓收入。
扣除專利轉讓稅,公司一共能得到十一億零九百六十萬美元的凈收益。
約合九十六億人民幣。
看起來很多,但花得也快。
中華制造現在還欠著蘇城市委九百來畝的土地費沒給,按照國家頒布的外商投資土地購置費標準,每畝一百二十萬是最低價,這就去掉了十億。
然后是建設開支。
公司現在建造的高層住宅,每棟的造價就是兩千來萬。兩棟酒店式公寓、公司總部大樓的造價更高,分別達到了兩千八百萬、四千一百萬。
這還沒算上下水改造、線路鋪設、內外裝修,這部分開支至少占到了建筑成本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家屬區的改造,總共需支出四個億以上。
未來高景山腳下的住宅區、以及公司對面住宅樓建設項目,還會建造數十棟三十層左右的高樓,總共的投入預計將達到二三十億之多。
這么一減,就去掉了一半。
剩下來,工廠要更新設備、研究部門也需要更多的實驗儀器、醫院的各種醫療器材、學校的教學設備、舊廠房的改造等等,哪怕全用國產貨,也要花掉十幾個億。
最后落到手,大概也就三十來億。
這都不算什么,關鍵是白云天承諾的晶元廠、芯片廠、封裝廠,連廠房帶設備,如果全部靠購買,就算把剩下的錢全部投進去都不夠。
七十年代,這么多錢足夠建設一個完整的半導體配套產業鏈。但在二十年后的現在,充其量也就夠建一個廠,要么選晶元,要么選芯片,要么選封裝。
想搞一條龍,做夢!
所以制造業發展速度才這么慢,實在是投入太大了。
投入大、利潤率低、回收周期長、技術更新換代快,相對于其他行業,制造業真心是個苦逼的行業。
要不是白云天念茲在茲,都是重返星際時代,他早就放棄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行業,轉做別的去了,房地產、網絡、在線購物、新能源、金融、投資……,玩概念,這世界上誰能玩得過他!
誰會傻乎乎搞什么制造業啊!
專利轉讓的拍賣,到這里就算是全部結束,所有拍賣成功的廠商,都虎視眈眈,等著中華制造簽訂合同。
技術轉讓不是一句話,而是一項培訓。
中華制造首先要向競拍成功的廠商,公開全套技術資料,讓他們了解其技術細節。
其次,各個廠商還會派出技術人員,來中華制造接受實地培訓,進入廠房車間,觀看工人的操作流程,并實際上手,包教包會,以便于他們總結工藝規范。
至于這些技術人員回去以后,是照貓畫虎,還是根據自身設備改進生產線、改良工藝,那就不歸中華制造管了。
未來若是對方在中華制造的工藝流程之上,研發出了新技術,其專利也歸研發企業所有。哪怕是中華制造要用,也要重新跟對方洽談,商討具體購買事宜。
這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了。
當前最重要的,是簽訂技術轉讓合同,等各廠商的費用打到中華制造賬上以后,才會展開。
在眾人注目下,杜煒逸走到臺前,手持著麥克風,緩緩道:“很高興有這么多國際知名企業,踴躍購買我們研發的純平顯像管技術。現在我宣布,第一階段的技術轉讓拍賣,到此結束,接下來,我們將與各廠商簽訂正式的技術轉讓合同……,另外,我們還要拜托各位一件事……”
還有什么事?
各國廠商都被中華制造搞怕了,聽他說還要拜托一件事,所有人都不由的身子一顫,以為自己又要被敲詐了。
杜煒逸裝作不知,笑道:“是這樣的,我們現有的生產線,日產能最高只有一千支。但是我們市的市委書記,卻要求我們必須達到日產萬支的生產能力。所以我們需要擴建廠房,新購生產線。我們希望能夠購入最新的顯像管生產線,最好是只需要兩到三條,就能滿足需要……”
對于中華制造想要擴張產能,大家都不意外。
純平管的利潤高,不愁銷,當然是希望自己的產能越高越好,中華制造不這么做才有鬼了。
日產萬支,一年也就三百六十萬,相對于一億六七千萬的全球需求量,才百分之二的份額,微不足道。
問題是……
難道又要我們給你打白工?
各國廠商代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
“當然,設備的經費,我們會如數支付,只是想托大家幫個忙而已!”杜煒逸知道他們在想什么,笑道。
會場內,傳來一陣大喘氣的聲音。
敲他一筆!
一些廠商代表,心中更是涌上了這個念頭,但轉眼間就將之拋在腦后。
一條生產線,充其量不過三四千萬,三條也才一億多美元,在技術沒到手之前,就此惡了對方實在劃不來。
他們卻不知,白云天心中卻是大痛。
一億美元,那也是八億多人民幣。這次賣專利的收益,還沒到手就又要狠狠被宰掉一截,他如何不心痛。
要不是土地劃撥時,葛書記日產一萬支的硬性要求,他何必花這冤枉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