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天用了一周時間,仔細考察了漫河及沿岸,并進入山區,實地了解了礦區的情況,才返回登陸點。
回來才得知,登陸點已經東移兩公里。
原來登陸的亂石灘,雖然是個不錯的登陸點,但在隨船的工程師勘測以后,發現整個亂石灘表層幾乎沒有土壤,全是裸露的各種亂石。再根據附近山巒裂口處一道道凹深的槽痕,和下雨時水流匯聚的情況,判斷這里應該經常有山洪暴發,非常不安全。
正是山洪,才將表面土壤全部沖走。而隨處可見的大量鵝卵石,也明顯是水流沖刷形成。
事實上,這些天雨水密集,山上不斷有水流出,在亂石灘上形成了一條條彎彎曲曲的溪流。這都證明了這塊亂石灘,絕不是上佳的登陸點。
經過不斷測量水深,輪船向西移動了兩公里,選擇一處石巖的邊緣作為了新的停泊地。
力波這片平地,是雨水和山洪,將山中的泥土席卷而來,經年累月堆積而成。
這些夾帶的泥土,不但將山腳至海岸的數公里地帶,堆積成了平地,多余的泥土還被沖到了海里,將沿岸地帶的海底越堆越高。
根據測量人員乘坐小船,沿岸測量水深,確認漫河河口東側的海岸,泥土已經堆積到與岸齊高,并且已經沙質化,變成了海灘。
只有河口處,由于有漫河水常年沖刷,泥土無法淤積,才形成了水深五到七米的天然深水碼頭。
他們當初那個登陸點,也是時常有山洪暴發,卷走了水底的淤泥,才達到了五米的水深,讓客滾輪可以直接靠岸,放下跳板進出車輛。
如今也因為這里時常會有山洪暴發,他們不得不轉換登陸點,重新尋找合適的錨地。
新找到的這處錨地,其實是一處高出海面的巖石海岸。
沒有哪一個島嶼,周邊的海岸都是一般高,總是起起伏伏,如同褶皺一般。
他們找到的這個新泊地,就是一段長約兩百來米的巖質海岸,隆起處高出海面三十余米,形似斷崖。正是這處隆起,讓雨水、山洪只能從高地兩側流入海中,沒有它們帶來的泥土,使得這處海岸的水深達到了七到九米,最深處十二米。
可是有利自然也有弊。
因為高坡的遮蔽,讓這處海岸保持了原始風貌,沒有大量泥土堆積。然而也是因為保持了原始的風貌,這邊海中密布著大量的礁石,水下還有數不清的暗礁存在,讓船無法靠岸。
費盡心思,反復探測,他們才在這處海崖的東側邊緣,找到了一個勉強可以靠岸的地方。
這里是海崖的東坡,坡度較緩,有四十來米的海岸,水深從六米到四米,只要用倒車的方式,將船尾對準岸邊小心停靠,足以讓船靠岸。
這對船長的技術要求較高,水平差一點,就有可能與東側的海底接觸,造成局部擱淺。
還有一個不好的地方是,這里雖然已經是海崖的坡底,可也高出水面八米。這個高度,讓客滾輪無法將跳板直接搭在岸邊,供車輛物資出入。
白云天出去考察的這幾天,客滾輪先是從原來的泊位,放下了幾輛工程車輛,繞過來,對高高的巖岸進行削低作業,以改造為碼頭。
可是實際操作起來,難度比他們預料的要大許多。
首先這是石頭海岸,不像泥土那么好挖掘。其次這還是巖漿巖,具體來說就是安山巖,雖然密度不如花崗石,可也比普通的頁巖、砂巖堅硬多了,普通的挖斗鏟上去只能發出鏗鏘的撞擊聲,濺出一溜火星,根本挖不動。
就算是動用鉆機,也非常吃力。
挖了兩天,工程人員就不得不改變方法,決定采用鉆孔、填藥、爆破的方法,將巖石一塊塊炸碎,再一點點清理出一條斜坡。
兩天的爆破,炸掉了一千五百立方的巖石,總算硬生生挖出一條與海岸并行,三十米寬、進深十米的海邊平臺。平臺漲潮時距離水面兩米、落潮時距離海面三米五,足以讓鉸鏈跳板二十四小時打開。
光是有這么一個平臺還不行。
因為這只是在海岸邊挖出了一個長方形的坑,車子就算從跳板開了上去,五米的高度差也讓它上不了地面。
工程人員繼續向東,炸出了一條二十七米長的斜坡,才算是解決了車輛登陸的難題。
炸出來的登陸平臺和斜坡,自然是粗獷無比,到處都是坑坑洼洼,平臺壁同樣是凹凸不平,許多地方還留著鋒利的石棱。工程人員以碎石為填充物,就地取材使用挖來的泥土作為黏合劑,對碼頭墻壁、地面、斜坡進行了一番修整,趕在白云天返回時,開辟出了一個簡陋的碼頭。
白云天回來時,就正看到一輛輛貨柜車,聽從指揮人員的口令,從斜坡駛上來,等待裝卸。一塊經過簡單平整的平地上,被辟為了露天堆場,一輛重型吊車,正在將一個集裝箱從車上吊裝起來,放置到堆場上。
貨場上用油漆劃定的堆放位置上,已經放了數十個集裝箱貨柜。
不時有裝載車從內陸方向開來,將一車車樹干從車上卸下,以備待用。這些樹干最細的也有五十公分以上,大都在七八十公分上下,最粗的目測有可能達到了一米,一看就是生長了上百年的大樹。
在西面的高坡下面,工程人員搭建了一個簡易的木工場,正在忙忙碌碌,對這些原木進行分解,切割為一塊塊木板。
旁邊半坡上,也有數十人在用打孔機對巖石地面鉆孔,隨后將碗口粗的樹干插入深孔,填實固定作為支柱。再用分解出來的木板,快速搭建著板房。
放眼望去,約三千來平的斜坡上,已經搭建了十幾間相連的板房。
看地上用石灰畫的線,這批板房將有三排,每排二十間左右,正中位置還留出了一條五米來寬的通道。在坡頂,似乎還將建設一排板房,根據畫線的寬度,比下面的板房還要寬,估計是作為庫房或是辦公所用。
顯而易見,這塊坡地,被作為了臨時營地進行建設。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