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四大圣地】
佛教四大圣地,佛教是在印度產(chǎn)生的,卻在印度沒落了,留下了四大佛教圣地分別是蘭毗尼,在印度同尼泊爾交界處的菩提伽耶、薩拉陀(鹿野苑)、拘尸那羅。
【藍毗尼園】
藍毗尼是著名的佛教圣地,為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位于尼泊爾西部蘭毗尼專區(qū)的魯潘德希縣。蘭毗尼是梵文“可愛”之意。這里原為古代天臂國善覺王夫人蘭毗尼的花園,因而得名。相傳公元前623年,附近的迦毗羅衛(wèi)國凈飯王之妻摩耶夫人,在尼歷正月月圓之夜,歸寧途中,在蘭毗尼花園里的娑羅雙樹下,手扶娑羅雙樹,生下悉達多(釋迦牟尼是尊稱,為“釋迦族圣人”之意)。在釋迦牟尼誕生處,今建有白色方型兩層的摩訶摩耶夫人廟,莊嚴(yán)肅穆。廟旁有一泓池水明澈如鏡,相傳是摩耶夫人沐浴處。池邊長著一顆娑羅雙樹,樹身粗約十三、四米,倒影水中,姿態(tài)華敷。
中國高僧晉代法顯和唐代玄奘分別在公元405年和633年到此瞻禮,在《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中均有記述。法顯是最早來此訪問并留有真實記錄的第一個外國人。由于歲月悠久,勝跡淪堙,正是憑借他們的記述,近代才得以勘明蘭毗尼的原址,并加復(fù)建。原池邊的娑羅雙樹,在玄奘來訪時已“枯悴”,現(xiàn)存此樹是后人補種的。附近有公元前249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來此朝圣時所立石柱。廟南有新建的佛塔和佛寺,寺內(nèi)有釋迦牟尼的巨大塑像。佛堂墻上繪有反映釋迦牟尼生平的壁畫。此外,蘭毗尼現(xiàn)在還建有文物館、中學(xué)、賓館、馬亨德拉國王紀(jì)念碑等。
每年尼歷正月望日釋迦牟尼誕生日,這里要舉行盛大廟會,佛教徒云集朝覲。尼泊爾王國政府為了保護歷史古跡和發(fā)展宗教旅游,從1968年開始了蘭毗尼的復(fù)興建設(shè),擬建面積約為七、八平方公里的蘭毗尼花園,周圍有65平方公里的陪襯地帶。
【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佛陀伽耶是印度佛教的圣地,位于印度東北部恒河支流帕爾古河岸,比哈爾邦中部格雅城南11公里處,東距加爾各答約150公里。因相傳這里是佛祖釋迦牟尼成佛之地,故這座小城遂成了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圣地。據(jù)說,城內(nèi)著名的佛塔寺為阿育王所建。佛塔寺它是一座下方上尖的佛塔,高50米。底層是邊長15米的方形,從中部開始,層層上縮,頂部為圓柱狀,上立一銅制螺旋圓頂。塔身第一層四角有四個小塔,形似主塔,呼應(yīng)而立。塔上供有形態(tài)各異的佛像。寺內(nèi)供有金身佛像一座,光彩照人,佛像不是很大。大菩提寺盡管在印度寺廟中算不上巍峨博大,但其獨特的構(gòu)制充滿了莊嚴(yán)和壯麗。
在塔寺西面不遠處有一棵菩提樹,樹下有一紅砂石,即佛教的“金剛座”。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在這棵樹下悟得真諦,創(chuàng)建佛教的。周圍有中國漢地及西藏地區(qū)、日本、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國佛教組織和僧人修建的寺院。附近有村女善生供奉乳粥遺址和釋迦牟民留影窟遺址。近代曾在此發(fā)現(xiàn)五方北宋前期的漢文碑刻,現(xiàn)存加爾各答博物館。
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到過這里。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內(nèi)寫道:“昔佛在世,高數(shù)百尺,屢經(jīng)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
【鹿野苑】
鹿王古字為沙朗那(Sarangnath)后簡稱沙那(Sarnath)。鹿野苑系中文意譯。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道后,首先來此傳教并收度了5個門徒。
當(dāng)然,鹿野苑之所以成為佛教勝地,并不只是因為這一傳說。佛陀在離此地不遠的菩提伽耶證了正覺之后,首先來到這里進行他第一次傳教,并在這里為第一批五位弟子宣經(jīng)**。佛陀也是從這里開始,住世說法四十五年,凡講經(jīng)三百余會,化度弟子數(shù)千人。從那時起至今兩千多年來,他所倡導(dǎo)的佛教教義已經(jīng)傳遍全球,全世界的佛教徒已經(jīng)超過5億人之多。
據(jù)說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來過此地,鹿野苑當(dāng)時的勝景在法顯的《佛國記》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中都有記載。玄奘描述這里是"區(qū)界八分,連垣周堵,層軒重閣,麗窮規(guī)矩",他在這里還看到了30所寺院,3000名僧人,以及真人般大小的佛祖銅像。
鹿野苑現(xiàn)在的主寺正門是座菩提伽耶式的現(xiàn)代建筑,四周配以花圃草地樹林和鹿園,是個花園式的寺院。據(jù)說最早的寺院修建于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笈多王朝時曾于重修,莫臥爾時期阿克巴大帝曾于再修。現(xiàn)在的寺廟建于1931年。寺廟東北面有一棵碩大的菩提樹,樹高數(shù)丈,青蔥而濃密,據(jù)說還是從菩提伽耶的那棵大菩提樹上折枝移植而成的。傳說佛陀當(dāng)年就是在這棵樹下第一次向5位弟子講經(jīng)的,現(xiàn)在樹下有一佛陀向5弟子講經(jīng)的群雕,周圍掛滿了信徒們送來的花環(huán)、流蘇。主寺西南有一座大圓桶似的高大建筑,這是這里僅有的露出地面的古跡----達曼克塔。此塔高33米,下層石筑,上層磚砌,內(nèi)為實心。唐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記》中描寫此塔時曾寫道:“精舍(即寺院)西南有石翠堵坡(即達曼克塔。),無憂王建也。基雖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即阿育王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潤,鑒照映徹……。”
許多亞洲的佛教國家在這里建有寺廟,中國的中華寺也是其中之一。原來是這里唯一的一位中國僧人。他叫羽清,自稱是青海塔爾寺人。36年前與人結(jié)伴來印度取經(jīng),不幸半路得病,留下這半身殘廢。由于行走不便,通郵又不便,他與國內(nèi)的親人失去了聯(lián)系。他36年來一直住在鹿野苑,既沒有回過中國,也很少見到中國人。他說,中國使館曾經(jīng)派人看過他。只是他年歲已老,沒有想頭了,只望客死他鄉(xiāng),與佛陀為伴了。
【拘尸那迦】
庫耶那迦(Kushinagar)是印度的佛教圣地,佛祖釋迦牟尼圓寂之地,位于印度與尼泊爾邊界附近。
佛在80歲時自知已得重病,便同弟子從毗舍離城向西北走。從方向上看是想回家鄉(xiāng)(今尼泊爾的爛毗尼)。但走到拘尸那羯羅,病情加重。涅盤的那天,他在河里洗了澡,在一個長滿娑羅雙樹的小樹林里安了繩床。他枕著右手側(cè)身臥著,頭朝北,腳朝南,背朝東,面朝西,離世而去。所以,后來的臥佛雕像臥的方向都是這樣的。佛涅盤后火化剩下的骨灰叫舍利,當(dāng)時有8位國王分了佛的舍利,各建塔供奉,佛舍利塔就是這樣起源的。
中國唐朝高僧玄奘曾到過迦夏。據(jù)記載,他渡過佛祖洗澡的阿恃多伐底河,到了婆羅雙樹林。他還在那里見到阿育王建的涅盤塔,雖已傾陷,尚高200余尺。如今,這座涅盤塔已不復(fù)存在,代之以1923年由緬甸佛教徒集資修建的新塔,塔頂部呈饅頭形,上有傘蓋。塔前有座小廟,里面有佛涅盤的雕刻。
【中國佛教四大圣地】
文殊菩薩道場--山西五臺山,觀世音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普賢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四大名山隨著佛教的傳入,自漢代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xù)至清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受到國家的保護,并對寺院進行了修葺。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游勝地。
【五臺山】
中國佛教第一圣地。位于山西省五臺縣境內(nèi),方圓五百余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huán)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臺,故稱五臺。漢唐以來,五臺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后歷朝不衰,屢經(jīng)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余座,規(guī)模之大可見一斑。目前,大部分寺院都已無存,僅剩下臺內(nèi)寺廟39座,臺外寺廟8座。現(xiàn)在五臺山是國家級重點風(fēng)景名勝旅游區(qū)之一。寺院經(jīng)過不斷修整,更加富麗堂皇,雄偉莊嚴(yán),文化遺產(chǎn)極為豐富,舉世稱絕,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羅睺寺。
【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fēng)景旅游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跡的小島,在中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普陀山位于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約12.5平方公里。普陀山的風(fēng)景名勝、游覽點很多,主要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這是現(xiàn)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濟禪寺始建于宋,為山**奉觀音的主剎,建筑總面積約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禪寺始建于明,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慧濟禪寺建于佛頂山上,又名佛頂山寺。奇巖怪石。著名的有盤陀石、二龜聽法石、海天佛國石等二十余處。在山海相接之處有許多石洞勝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九華山】
位于安徽省青陽縣城西南20公里處,距長江南岸貴池市約60公里。方圓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為黃山支脈,是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九華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臺、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群山眾壑、溪流飛瀑、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奇麗清幽,相映成趣。名勝古跡,錯落其間。
【峨嵋山】
位于中國四川省峨嵋山市境內(nèi),景區(qū)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fēng)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岳型風(fēng)景名勝。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名錄》。相傳佛教于公元1世紀(jì)即傳入峨嵋山。近2000年的佛教發(fā)展歷程,給峨嵋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chǎn),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嵋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圣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約300人,寺廟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頂華藏寺、萬年寺等。
;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