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兄應該不會在今晚,就拿張某開刀吧?”張殘淡淡地問。
齊俊康搖了搖頭,很直爽地道。“當然不會!正確的事情放在不合適的時間,那就是錯誤。在下只是想告訴張兄此事我們華山派上下,絕不會當它沒發生過罷了!”
名門正派之中,不見得就沒有卑鄙無恥之人。但是至少在大庭廣眾之下,名門正派做事,就一定會講究有理有據。不然的話,就會影響名門正派的聲譽。
聲譽這回事兒你不認可的時候,它一文不值。當你認可的時候,它卻甚至值得你用生命來維護。
張殘知道齊俊康也不可能會在現在動手,便了頭,微笑著:“好的,張某會在合適的時間里,恭候齊兄大駕光臨。”
在齊俊康的身后,還有華山派的四名青俊,看樣子似乎以齊俊康馬首是瞻。
有鑒于此,張殘自然也忍不住猜測,這齊俊康向自己表明立場,到底是為了在師兄弟面前立威一樣表現一番多一,還是他真的想要找自己復仇的決心強些。
你方唱罷我登場,宴饗上前兩步,笑哈哈地。“張兄到底是張兄,無論走到哪里,總能引起人的矚目。
這話更像是在張殘就是那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那么宴兄也有什么指教嗎?”張殘平和地問。
宴饗聞言便面色一冷,隨即哂笑道.“張兄問人之前,怎么不先問問自己,為什么總有那么多人愛和張兄親近?”
張殘再度微笑:“人緣好吧。”
“咯咯”一聲低笑,顧如雨一見張殘和宴同時看向了她,她又止住了笑意,一本正經地做了一個“你們繼續”的手勢。
“張兄是否覺得現在無門無派,無牽無掛,因此在做事之時,也無法無天,無邊無際?”
張殘笑道:“正是在下無親無故,無根無蒂,所以難免會無拘無束,無咎無譽。”
宴饗冷笑道:“但是張兄真的沒有想過,他人在不齒張兄之時,提起張兄的時候,會叫你一聲“浪子張殘”,還是會叫你一聲‘泰山派棄徒張殘”?”
張殘眉頭不由挑了一下。
實話,宴饗這人很不被張殘喜歡,但是他的話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就像一個不懂事的熊孩子,他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其余之人不會疑惑他為什么這么惹人厭,而是首先想到他的父母,是不是疏于家教。
張殘確實脫離了泰山派,但是身上的泰山派的烙印,卻不會那么簡簡單單的就被抹滅,其至,會跟隨他一生。
因此,當張殘每次有“劣行”傳出來的時候,江湖上的人,很有可能都不免在評價張殘的名字之前,冠以“泰山派棄徒”五個字。
白了,張殘自以為孓然一身,實則他還牽連著不少的東西。
話回來,把一個人的現在和他的過去連在一起,是人之常理。然而直到聽到今天宴饗的提醒,張殘才很后知后覺的反應了過來。
這當然不是笨,而是張殘被逐出師門后,他很刻意的規避了他和泰山派之間的關聯。可以,在此之前,他從未想過這一。
宴飧見張殘不出話來,便繼續笑道:“張兄不是能言善辯么?此刻怎么做起了啞巴?”
張殘沉默了許久,方嘆了一口氣:“宴兄所言極是,張某無話可。”
言罷之后,張殘也興致缺缺。他本想離席而走,不過看見曲忘和顧所愿都見到了自己,不管怎么,也得和他們打個招呼再走不遲。
“甚至……””宴饗故意拉長了聲音。
張殘也停了下來,轉身望著宴饗:“什么?
宴饗這才慢條斯理地:“前陣子,華山派的幾位師兄弟慘遭橫死,都讓人誤以為是張兄所為。”
張殘聽了之后,他完全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很自然而然地望了杜媛媛一眼。
華山派的那幾個人的死,在水落石出之前,杜媛媛也以為他們是造了張殘的暗害,當時杜媛媛并不信任張殘,并且還要把這件事情通知給師門以及其余各派。
反正每個門派都有很隱秘的聯絡方式,看來杜媛媛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神不知鬼不覺的已經把她對張殘的懷疑散發了出去。
也正是她的懷疑,才有了今天張殘的被當眾“質疑”般的折辱。
所以,張殘只是從這件事聯想到了杜媛媛,然后是很純粹很下意識的看了杜媛媛一眼,僅此而已。
這一眼看過去,杜媛媛眸中的愧疚和負罪,自然是顯而易見的。張殘本想給她一個寬和的微笑,告訴她別放在心上,然而一見她的手被一個尤其豐俊偉岸的青年牽著,心中不由泛起難以言喻的苦澀。
牽著她的那人,應該就是曹思賢。
曹思賢確實生了一副絕佳的皮囊,而且目光正平,一看就是上等的人選。
無怪乎杜媛媛最終,仍是要選擇曹思賢,而不是張殘。可惜對于她的選擇,偏偏張殘一句話也不出來,因為但凡有理智和眼光的人,都會如此。
張殘沒再望向杜媛媛,而是深吸了一口氣,轉而朝著宴道:“至少這件事,不是已經證明了和張某無關么?”
宴饗冷笑道:“是與張兄無關!但是在真相出現之前,為了此事,弊派上下,又是和同道好友大費了一番唇舌,并奉茶賠罪!”
不用想也知道,這件事傳出去的時候,華山派的人肯定又是氣勢洶洶的跑上了泰山。
一想到門派的那些白發蒼蒼、皺紋斑斑的長輩們,他們修道一生,一直都清心寡欲,超然物外。然而很有可能卻因為自己,到了晚年不得不盡好話,以平復華山派的怒火,張殘除了心中的憤慨,更多的,是對于他們的歉疚。
連拳頭都緊緊地攥了起來,張殘連著了幾下頭,淡淡地:“也是!世上所有不堪入目的壞事,一定就是這些品行不端的人所為。因為這些懷疑,出自德才兼備的公認!”
隨后張殘眼中殺機驟現,一眼盯過去,竟然駭得齊俊康臉色發白,還后退了一步:“等到合適的時機,齊兄一聲吩咐,不論刀山火海龍潭虎穴,張某必會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趕至。”
隨后張殘又冷冷地補了一句:“希望齊兄莫要讓張某久候,在下不是有耐心的人!”
其實對于齊俊康,張殘本來沒這么大的怒氣。但是聽了泰山派的長輩們只是因為自己被懷疑,就遭到了華山派的興師問罪,并且還為自己可能做了一些“奉茶賠罪”的事情后,他的怒火騰騰騰就全冒了上來,壓都壓不住。
當然,張殘也知道宴饗應該在夸大其詞。所謂的“奉茶賠罪”應該是不至于的,但是低眉順目,言盡好話,卻在所難免。
五岳劍派,同氣連枝,互利互惠之余,但是也不排除彼此之間互相競爭的心思。
所以,低眉順目,其實也就是矮了對方一頭。
就算這些不會被擺在明面上,但是兩派的交鋒史上,卻會添上濃濃一筆。
“曲盟主!”
張殘甩袖離開之后,先來到曲忘的面前打了個招呼。
曲忘倒是沒變,招風耳、朝天鼻、尖下巴,而且眼晴還一大一。
相比較“武林盟主”這個名號,曲忘面目的“丑”,兩者的傳播度和普及度幾乎不分上下,難分軒輊。
“剛才我和顧兄在打賭,是否張少俠在遭遇這番質問后,會不會翻臉出手或者憤而離去。”曲忘微笑著。
張殘本來還一腔的怒火,在聽了曲忘這么一句后,竟然散了不少,面且還起了一好奇:“兩位前輩誰輸誰贏?”
如果真有下注的話,張殘知道正常人都會買自己“翻臉動手”或者“憤而離去”。
曲忘微笑道:“我和顧兄的選擇一樣,所以都沒贏。”
張殘不由一愣,旋即竟然生出了一的感激和溫暖,他還沒來得及什么,曲忘輕聲道:“這個賭,我們輸得一也不難過。”
張殘朝著曲忘抱了抱拳,顧所愿也笑著,順勢給張殘讓了一個位置。
見了顧所愿眉宇間總有著談淡憂郁,張殘自然有些忍不住問道:“顧掌門遭受過的質疑,絕對遠超張某,不知顧掌門當時是怎么熬過來的?”
顧所愿似乎早就知道張殘有此一問,低聲道:“唉!固非所愿也!”
口頭禪完,他才悠悠地:“如果我們只知道吃喝睡和繁衍,真的什么都不用去背負的話,那么我們又和動物有什么區別?”
“既然有承擔,那么就該做好有承擔的準備。”
看上去,顧所愿真的是有感而發,他在完之后,好像也陷入了那段暗無天日的回憶之中,皺著眉,久久不能釋懷。
顧所愿告訴張殘的,僅僅是道理罷了。當然張殘也知道,以顧所愿的為人和品性,絕不是那種把受過的種種苦難,會大倒苦水般向他人傾述的。
他一直在咬著牙承受,或許承受得太多太久,以至于淡淡地憂郁,已經深深的鐫刻在他的眉宇間,成了他的標志神情。
其實顧所愿的事情,張殘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了解,但是卻不算難猜。
當時金國滅掉北宋,占據長江以南,將偌大的中原一分為二。
就拿現在的泰山派來,它處于金國的國土之內,名義上也屬于金國。泰山派從未遇過金國的苛刻和挑釁并不是因為泰山派源遠流長,而是因為泰山派牽一發而動全身,牽扯太廣。
試想一下,中原武林好不容易安靜下來,金國要是動了泰山派,屆時整個中原武林恐怕又會鬧翻了天。
因此。泰山派就保持著一種超然和獨立,金國朝廷也不會過分得去為難和逼迫泰山派。
當然,泰山派在形勢之下,也不會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兩者之間,等同于泰山派和金國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昆侖派和泰山派,存在著兩明顯的差別。
其一,是地勢。
昆侖派處于極北之地,遠在塞外。在平時里,昆侖派和中原武林的交集并不是沒有,只能很少。所以昆侖派雖然是中原武林的一份子,卻又因為鞭長莫及、中間橫亙著整個金國這種地勢上的劣勢,一旦昆侖派真的出了什么變故,中原武林對它的幫助,
可能少之又少,甚至完全是愛莫能助。
其二,是人情上。
中原武林的衰落,和當年金國與北宋的那場持續數十年數百年的戰爭有關。
朝廷難作為,馬上無狠人,若非江湖兒女的支持,別北宋滅亡了,南宋能不能建立在世界上,都是個未知之數。
而經過了太多太多的殺戮和消耗,也隨著百年前天下第一高手岳飛于風波亭的隕落,中原武林徹底一蹶不振,最后不得不蟄伏起來,休養生息。
那么,隨著武林的沉寂,本來就交集甚少的昆侖派,近數十年來,更是鮮少活躍于其中。
那么,在幾乎被人遺忘在角落里的昆侖派,倘若有一天,中原人聽到“上下被金國屠戮”的消息后,會不會義憤填膺的為它報仇呢?
絕對不會。
畢竟,大家本來就不熟,何不明哲保身、自掃門前雪!
再者,戰爭的代價是慘痛的。
中原武林出手,無異于南宋向金國宣戰。兩個國家,或許誰都恨不得把對方一口吞掉,但是誰也不會去率先打破這個平衡。
所以,如果昆侖派真的遇到了什么困難,他們必須憑自己去解決,整個中原武林以及整個南宋,都會礙于形勢,很難幫到他們任何。
所以,昆侖派是孤立和隔離的。
好吧,其實張殘也沒有聽到過什么金國兵逼昆侖的消息,或者真的有這種事,但是沒有流傳開來。
反正到了最后,顧所愿不知是被迫,還是自愿,選擇了投誠了金國,被招安了。
當時顧所愿就淪為了眾所之矢,被稱作是金國的走狗、漢人的恥辱。
而且,顧所愿,也確實做了不少有損于中原武林的事情。
最著名的,就是滅門隴西劍派。
當時隴西劍派的掌門,因為得罪了金國的一個權貴,后來不堪其壓迫,奮起反抗。
當然,獨木難支之下,整個劍派上上下下,男女老幼,全都是被顧所愿帶著金兵給滅掉的。
此事一出,顧所愿更是被千夫所指,被所有中原人士切齒咒罵,巴不得顧所愿立馬被天打五雷轟,死無葬身之地。
反正,人嘛,就是這回事。
沒有人會在意你有多么苦難,多么無奈。但是,你既然做出了不該做的事情,那么就得活該接受批判和制裁,活該遭到咒罵和鄙夷。
似乎在常理的認為中,你顧所愿就一定得轟轟烈烈的死,絕不該茍且偷生得活一樣。
好吧,張殘也是曾經的“常理”中的一員。
但是隨著他了解的越多,他也越來越理解顧所愿了。
所以現在,他根本不覺得顧所愿有什么可恥之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