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厲青回到了驪山之中時,驪山老母已經等他許久。
見到厲青降下云端,行至殿內時,大殿盡頭盤坐蒲團,背靠通天教主畫像的驪山老母便開口道:“你身上邪氣盡消,想是把那金蟬吞了!”
厲青笑著道:“師姐好眼力!”
驪山老母輕輕點頭,開口道:“老身見誅仙四劍光華內斂,看來師弟你已經把此四劍孕養至巔峰!”
厲青聞言時,已走到驪山老母身前,而后盤腿坐在地板,抬手把誅仙四劍解開放置在面前,道:“我見人間大地正處亂世之中,群雄割據,英雄輩出,便借著沙場血氣把這四柄劍孕養了一番!”
說道這里時,他笑著道:“卻不想,只憑沙場血氣便已經將四劍的狀態恢復至巔峰狀態!”
驪山老母笑著點頭,道:“這是自然,這四柄劍本就是天道下第一殺器,闡教那幾位金仙就算煉化千年,卻也無法把這四柄劍的靈性磨滅,只能將它們封存劍內,它們本就是殺器,遇沖天血氣,自可恢復原樣!”
厲青了然頷首,而后好奇道:“可是師姐,如果沒有誅仙陣圖的話,這四柄劍便發揮不出原本威力,我就是拿上這四柄劍,也對抗不了那位!”
驪山老母緩緩點頭,而后沉聲道:“就是有了劍圖,你也對抗不了他,畢竟四劍是天道下第一殺器,而不是天道上第一殺器!”
說道這里時她略微停頓,然后才語重心長道:“所以,你要將這四柄劍融入體內,以你僵尸的特點,來使它們凌駕......它之上!”
話落時,她便笑道:“說起來,師弟你可以思考一下,要將誅仙四劍融合在體內何處!”
厲青當即抿著嘴思索起來。
他的身軀本是由許多至寶煉化而成,若是再加上誅仙四劍的話,那么煉化在身軀內的這些法寶,就需要剔除。
可剔除之后,他便無法再向如今這般,對一部分的佛法進行免疫了。
一念至此時,厲青便瞇了瞇眼,腦海中突然生出一個想法。
當即皺眉問道:“師姐,你覺得我將四顆獠牙替換成誅仙四劍如何?”
驪山老母聞言時,便思索起厲青這個想法的可行性。
片刻后,她便面帶猶豫之色道:“可以一試,只是......如果把誅仙四劍與你的獠牙進行替換的話,你以后若是對決準圣,包括準圣以上的存在,只能靠牙咬了!而所有準圣及準圣以上的存在,是不會讓你靠近它們身邊的!”
厲青聞言后便問道:“莫非沒有什么神通或者術法是可以讓準圣以上存在一動不動嗎?”
驪山老母聞言驚愕,一雙老眼驟然瞪大,呆呆的看著厲青。
下一刻,她便失笑道:“師弟啊師弟,既為準圣,那么世上任何神通與術法便皆可信手拈來,還未等你使出禁錮的術法神通,你便已經被準圣的道磨滅!又何談禁錮準圣,乃至靠近?”
厲青聞言時,便愁惱起來。
且在這時,驪山老母則滿是思索之色的說道:“不過,卻還有一個辦法!”
厲青乍聞此言,便焦急問道:“什么方法?”
在他這句問話下,驪山老母臉色一正,沉聲道:“除非你可以找到蚊道人!并將其神通剝奪,而后將獠牙替換為誅仙四劍,方可在瞬息之間無視圣人之道!”
厲青聞言愕然,接著苦笑道:“我該去哪里找蚊道人?它從古至今也只現身過一次!”
驪山老母手指點地,一字一頓道:“無邊血海!”
在厲青聞言挑眉時,驪山老母又道:“那蚊道人當年將西方教主的十二品蓮臺食了三品,便向西方飛去,只是當西方教主歸來后,便欲將其煉化,以補全十二蓮臺,那蚊道人只能身化萬千,逃遁在了血海之中!西方教主恐污真身,便未下血海尋他!”
話落時,驪山老母看向厲青,沉聲道:“你是僵尸之軀,天生便不懼血海,何況又有幽冥戾血棺護身,可下血海尋那蚊道人!”
厲青思索片刻后道:“可血海乃是冥河老祖地界,我若去血海,他定會攔截!”
驪山老母當即一笑,點點誅仙四劍道:“你有誅仙四劍在身,冥河那廝無膽攔你!你此去只需要擔心蚊道人將你境界吸即可!畢竟,那蚊道人可在瞬息間便將龜靈吸干,你的境界要差龜靈許多,蚊道人只需一口,便可將你吸成一具干尸!”
厲青面露思索之色的緩緩點頭,道:“的確如此......”說道這里時他抬起頭看向驪山老母,笑問道:“敢問師姐可有應對之法?”
驪山老母聽聞此言后,便搖搖頭,面露無奈道:“我也無甚辦法,對決蚊道人,只能看你自己!”
厲青輕輕點頭,心道:“連師姐這般人物也沒有辦法的話,我卻也只能與那蚊道人硬拼了!”
一念至此,他便拾起誅仙四劍,并向驪山老母告辭。
而在此刻,靈山之內。
“弟子不才,愿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
觀音菩薩行近蓮臺,禮佛三匝如是說道。
諸佛菩薩神圣聞言時便抬頭觀看,只見那菩薩——
理圓四德,智滿金身。
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
烏云巧迭盤龍髻,繡帶輕飄彩鳳翎。
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
錦絨裙,金落索,瑞氣遮迎。
眉如小月,眼似雙星。
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凈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楊歲歲青。
解八難,度群生,大慈憫。
故鎮太山,居南海,救苦尋聲,萬稱萬應,千圣千靈。
蘭心欣紫竹,蕙性愛香藤。
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觀音!
如來佛主見狀,便頷首笑道:“別個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觀音菩薩雙手合十問道:“弟子此去東土,佛主有甚言語吩咐?”
如來佛主當即說道:“你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許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云半霧: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叮嚀那取經人。但恐取經人難至西天靈山,我贈你五件寶貝。”話落時即命阿儺、迦葉,取出錦襕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對觀音菩薩言道:“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回;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
觀音菩薩當即皈依拜領。
如來佛主在這時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卻各有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觀音菩薩見寶心喜,踴躍上前將三寶接過,且作禮而退,離了靈山,返回了南海珞珈山中。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