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后來,任青蓮實在有些受不了玄奘喋喋不休的佛禪至理洗腦,便以傷勢在身為由,打算暫時與鐘戒庵兩人分道揚鑣。
他心里清楚,大唐境內的這段路程,玄奘可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路上都有沿途的官吏僧侶出城相迎,好不威風。
玄奘已經從武僧們那里聽了昨夜惡戰的兇險,也沒多想,只是打算先將馬匹讓給任青蓮騎著,三人好繼續趕路。
任青蓮謝絕了玄奘的好意:“大法師不必擔心,短則兩三日,長則三五日,子必定能夠追得上兩位大師的!”
鐘戒庵這時也道:“任友已經是宗師武者,日行千里都不在話下,咱們在到達河州衛前,少也還得五的時間,足夠他追上了。”
玄奘這才作罷,叮囑任青蓮好好調養。
任青蓮再次拜謝,同時心中暗忖:“雙叉嶺遇妖就是因為這三藏法師起得太早,正巧撞上了妖怪們出去打牙祭的時間,我若是拖上個一時三刻,會不會能夠避開這一劫……”
想著,他目送玄奘二人離開,自己卻是往另外一個岔道口行去。
此地距離吐蕃極近,龍象般若功后面的修煉法門,他自然要去碰碰運氣。
更何況,按照飄香酒丐給出的那個山谷的位置,從吐蕃這邊過去,反倒是抄了捷徑。
這三五日的時間,足夠他來將實力再次提升一番。
……
黃沙漫漫,在陽光下反射出—層混沌而迷蒙的霞輝。
遠處,兩條人影飛快地移動著,朝著南端若隱若現的蓮花寺飛馳而去。
人影漸漸顯現,當先的是一個滿臉虬髯、熊背虎首的中年大漢。
只見他仰首望了眼色,回頭道:“宇文師弟,看來咱們運氣好,能夠在黑之前趕到蓮花寺了!”
在他身后,略顯消瘦的宇文輕輕一笑:“江湖傳言這蓮花寺隱沒在沙漠當中,非有緣人難得一見,可見也是空穴來風!”
“不定是師弟你有佛緣吧!”虬髯大漢打趣道。
宇文搖了搖頭,一臉疑神疑鬼的道:“這幾日我面壁思過,無意中倒是夢見過廣成子仙師,要有緣,也是道緣才對!”
傳黃帝曾經問道于崆峒山的廣成子,所以,崆峒山上的道觀極多。而崆峒派對于道家也是極其推崇,弟子們平日里對于道家仙緣,還是極其向往的。
虬髯大漢點了的頭,轉而笑道:“也不知道那蓮花大師會不會是師父的對手!”
“自然不會是師父的對手,師父他老人家清靜無為,若非那些番僧三番五次的上門挑釁,咱們師父才不屑下這戰帖呢。”宇文微微蹙眉。
“我倒是對這一戰十分向往,兩位宗師武者的戰斗,多少年不曾在江湖上出現了,日后必定會成為一段佳話!”
兩人著繼續向前行去,身子在黃沙中拉出長長的影子。
吐蕃國師這次前來大唐,一則傳揚他的密宗佛法,二則就是弘揚他蓮花寺龍象般若功的威名。
目的自然不言而喻,既能在這上面為自家贊普討回面子,又可以借助中原的人杰地靈,為蓮花寺尋找一些根骨不凡的弟子門人。
而作為大唐西陲最負盛名的武林門派,崆峒派自然也就成了吐蕃武者挑戰的對象。
飛虹子常年閉關潛修,知道這種情況的時候,門內的弟子們已經是不耐其擾。
為了一勞永逸,也為了借助比試來突破自己的武道,飛虹子便提出了與蓮花大師以武會友之事。
這一次宇文二人前往蓮花寺,就是來下戰帖的。
驀地,一道青色光影在淡淡黃沙煙塵中飛馳而來。
宇文兩人臉色一齊大變,雙目注視著那快似電光的身影。
“是你!”忽然,宇文看清了來人面孔,一臉震驚的叫道。
來人哈哈一笑:“宇文兄近來可好!”
著,他已經縹緲自如的停了下來。
虬髯大漢眼中閃過一抹驚駭:“收放自如,宗師武者!師弟,你認識這位前輩!”
雖然眼前這人年輕的令人嫉妒,但江湖上不乏一些精通養顏之術的高手。
宇文一臉復雜的道:“他便是任青蓮!”
“你不是……”虬髯大漢道一半,就被宇文打住。
只見他一臉羞愧的向任青蓮道:“來慚愧,當初長安一別,我一直耿耿于懷,現在才知道,原來當日公子便已經手下留情……”
宇文這段時間被罰面壁思過,但越是細想,就越是覺得自己是被任青蓮給算計了。他平日里和他這位交好的師兄也常常提及此事,直言那任青蓮是個卑鄙狡猾的家伙,真正的實力都是吹噓出來的。
任青蓮大概能夠猜到宇文的想法,見他微微有些垂頭喪氣之意,不由笑道:“宇文兄不必妄自菲薄,崆峒武學名震西陲,我也不過是得了皇極丹的便宜,才有今日成就!”
宇文眼前一亮,皇極丹能夠增加武者內勁修為,但終究是借助外力而已,自己踏踏實實的修煉本門武藝,終有一日也能達到這種境界,而且,根基穩固,將來能夠達到的成就也只會更高。
任青蓮見他二人似乎也是要去蓮花寺的,不禁好奇心大增,問道:“兩位可是要去蓮花寺?”
“不錯,任少俠也是要去蓮花寺的嗎?”虬髯大漢對他好感大增,也是問道。
任青蓮點了點頭:“兩位能不能給子一這蓮花寺的情況?”
他來的匆忙,沿途也只是打聽了一下具體的方位而已,如今正好遇上了這兩位崆峒派的高手,順便打聽一下寺中的情況,也算是有的放矢。
虬髯大漢笑道:“這你還真是問對人了!”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這短時間他們被吐蕃番僧們弄的煩不勝煩,對這蓮花寺也刻意去了解了一下。
當即,三人邊走邊,很快就將整個蓮花寺的情況大致了一遍。
蓮花寺這一代的掌門方丈叫做蓮花上人,多年前已經是宗師武者,他的坐下,還有所謂的“密門六童”。
藏土佛教信奉靈童轉世之,每一代都會從吐蕃各地挑選六個最有可能的是轉世靈童的孩子作為弟子培養,這六人,便被稱之為“密門六童”。
吐蕃如今的國師,便是這密門六童中的一員,他們也是蓮花寺中實力僅次于蓮花上人的六位弟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