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明月剛剛才將師父送走,便是通過護山大陣知道了玄奘等人的到來。
雖然奇怪這時機趕得真巧,但還是急急忙忙的跑了出去相迎。
任青蓮遠遠的見了這兩個童子,卻是一陣蹙眉。
這兩位道童長得都是骨清神爽、豐采異常,但在二人身上,他卻感受到了一股草木精怪特有的氣息。
之所以敢這么斷言,還要歸功于他此前在云棧洞見到過的兩個由草木變化的精怪侍女。只是相比之下,這兩位童子的道行明顯要高了許多,從二人身上,他并沒有聞到明顯的草木異香,故而也就無法判斷初對方的真身來歷。
不過他也沒有糾結于此,在來的路上他就開始思考如何能夠讓自己也吃上幾個人參果,只是一直都沒什么頭緒。但如今見了這兩位童子,腦中靈光一現,卻是有了大概的想法。
在原著中,那唐三藏被人參果的樣貌驚嚇,白白的將鎮元子的一番好意推辭,便宜了這兩個童子。如今,倒是正好讓他半道來個截胡,將這兩枚人參果據為己有,只是具體如何施為,尚需好好計較一番。
想著,清風、明月二人已經將一行人迎入觀內大堂。
一時間,玄奘等人都是被這大堂的裝飾所吸引——進門正對著的墻壁上掛著一副五彩裝成的條幅,上面寫著“天地”兩個古樸大字,下面設了一張朱紅雕漆的香幾,幾上有一副黃金爐瓶,爐邊有方便整香。
玄奘上前拈香注爐,祭拜過后,便是忍不住好奇道:“兩位仙童,怎么不見貴觀供養三清、四帝、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
他雖是自幼出家,但同為空門中人,時常也與道士們打些交道,自然明白道觀里應該供奉些什么。
明月卻是一臉驕傲的笑道:“不瞞老師父說,這兩個字,上頭的,禮上還當;下邊的,還受不得我們的香火,都是家師諂佞出來的。”
玄奘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奇道:“何為‘諂佞’?”
清風已經忍不住解釋起來:“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
猴子早就滿臉不屑,聽了這童子大放厥詞,更是笑得打跌。
豬剛鬣雖然不曾見得鎮元子真容,但也明白似這等仙山洞府,必是高人門下,想到猴子此前多番戲弄于他,故意問道:“猴哥笑什么?”
“沒想到這道童也是個扯謊的高手!”猴子大笑不止,卻是惹來玄奘一陣責怪的眼神。
“仙童勿怪,不知令師何在?”玄奘又道。
“元始天尊降簡請我家老師到上清天彌羅宮聽講‘混元道果’去了。”清風笑道。
猴子見玄奘竟然被兩個童子騙的團團轉,忍不住喝道:“好個不知臊的道童!也不知道你孫爺爺是哪個,扯什么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會請你們這潑牛蹄子去講!”
元始天尊何許人也,自封神之后,人間流傳最廣的大天尊!至高無上的存在。玄奘雖然也有些懷疑這兩個道童是在大放厥詞,但來者是客,倒是不好戳穿。不過見到猴子發怒,怕他與那兩個童子吵架另生禍端,便上前喝止道:“悟空,休得無禮,來者是客,他師父既然不在,你和他們辯解什么……”
說著,忍不住看向了一臉沉思的任青蓮。
說來也是奇怪,猴子雖然怕他念那緊箍咒,但即便用緊箍咒勉強讓這猴子服軟,多半也是面服心不服。相反,對于任青蓮說的許多話,這猴子每次都是可以冷靜的聽完,甚至于改變一些原本的固執己見。
只是任青蓮這時候正盤算著如何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將玄奘不要的那兩枚人參果半道給截胡了,哪里注意得到玄奘的眼色。
玄奘見了,苦笑一聲,只能拿出師父的威嚴,安排猴子去山門前放馬,沙悟凈去看守行李,豬八戒卻解包袱,先將這幾個徒弟打發走了。
清風、明月相視一眼,又看著尚未離開的任青蓮,欲言又止。
他們可是記得鎮元子的叮囑,人參果的事情,不宜讓唐僧之外的人知曉。
玄奘雖然弄不清楚兩個童子賣的什么關子,但卻知道這兩人不愿意讓任青蓮繼續留在此地,當即便是輕輕咳了一聲,總算是讓任青蓮醒過神來。
“哦,大圣他們都出去了,嗯,我這就去幫忙……”任青蓮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知道清風明月二人不會在自己面前將那人參果拿出來,說了一句,便是火急火燎的往外追去。
只是剛剛出了門,便是施展出飄香酒丐的那門縮骨功來。
幾聲輕響過后,便見他的身子變成了豌豆大小的樣子。
飄香酒丐傳授給他的縮骨功原本也就是讓他變成孩童大小罷了,不過此前他被猴子變成螞蟻大小時對于自身血肉的變化進行了一番研究,略有所悟。后來這一路上也求著猴子多次施法,幾經琢磨,總算是找到了一些訣竅,如今已經能夠變成豌豆俠了。
其實要論修仙者對于**的掌控,恐怕還不如武者,但任青蓮得到的武道傳承并不完善,許多訣竅都要自己慢慢琢磨領悟。當然,這個過程其實對于任青蓮武道的修煉也是大有裨益的,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施法之后,身軀雖然縮小,但力量尚存。關于這一點,任青蓮私下里曾多次試驗,倒是沒有驚訝此刻的感覺,淡然一笑,憑虛御風,轉身飛入了屋內。
屋子里,清風和明月暗自嘀咕了一陣子,正好問到玄奘的來歷。
“敢問大師可是大唐往西天取經的唐三藏?”
玄奘回禮道:“貧僧就是,仙童為何知我賤名?”
清風笑道:“家師臨行前,曾吩咐教弟子接待法師。不期車駕來促,有失遠迎,法師先請坐,待弟子辦茶來奉。”
玄奘連道:“不敢。”
明月已經急轉內屋,取來一杯香茶獻上。
做完這些,兩人才暫時別了玄奘回到他們自己房中。
任青蓮一路跟隨,見二人果然拿了金擊子和丹盤,心知必是要去那人參果園,緊緊地跟在后面,關于半道截胡的思路卻是越來越清晰起來。
不久,三人便是來到了一處朱欄寶檻、曲砌峰山的果園。
果園外圍種了一些四時蔬菜,任青蓮暗自查看,也未發現這些蔬菜的神異之處,想來是那位鎮元子大仙閑暇消遣,用來體悟普通人田園生活的。
待過了外圍的菜園,正中間就是一顆大樹,真個是青枝馥郁,綠葉陰森。
任青蓮仰頭看去,暗自估摸,足足得有數千尺之高,神念查看,這地下埋著的根須,也有七八十丈方圓。
趁著兩位童子摘果子,任青蓮便是倚在一處樹枝上,一臉好奇的看著頭頂上那個像是孩兒一般的果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緊接著便是一股難以形容的舒暢感,愜意的差一點讓他呻吟出來。
下意識的將吞天訣運轉起來,很快便是發現,大樹四周絲絲縷縷的木靈之力開始瘋狂的涌入他的丹田之中。
任青蓮依稀記得,原著中曾說這人參果光是聞上一聞,就能活三百六十歲。
如今看來,即便有些夸張,但也相去不多,聞著果子的清香,整個人都多了幾分生機。
而隨著他肆無忌憚的吸收著果樹四周的天地靈氣,在他的丹田中,愈來愈多的木靈力也開始融入到巽卦所在的結晶當中。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他很快便是發現,尚有一小部分的戍土精氣被他從頭頂上的那個人參果中吸攝了過來。
原來,這人參果樹五行屬土,若是煉成法寶,就是一件頂級的土屬性先天靈寶。只是鎮元子已經有了地書這件頂級的土屬性防御法寶,自然不需要再來一件類似的法寶,才將這人參果樹種成了果園。
而作為一顆果樹,人參果的成長就要受到四季更替的時節影響了。
一年十二個月,對應于十二地支,這樣一來,四季中,春季木旺,夏季火旺,秋季金旺,冬季水旺,只有在每個季節的最后一個月才是屬土的。
所以,原著中那位土地公公才會說人參果與五行相畏,遇金而落,遇火而焦,遇水而化,遇木則枯,遇土則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