淯水兵敗,使得曹操賠上了一個蓋世猛將,賠上了一個至親骨肉,外加一個拉皮條的侄子。『Ww W.『X S⒉②2.COM卻又成就了幾人威名,不提算無遺策的賈詡,于禁臨危不亂也走入了眾人的視線。
“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典韋在三國之中雖然沒有和哪個有名有姓的人物大戰過幾百回合,但逐虎過澗,力舉千斤牙門旗巍巍風中屹立不倒,便是被亂箭射死之后,也無人敢近他身前,一個“猛”字,無人敢出他右,早已深入人心。
不得不提,熟讀三國之人,每每看到此處,皆為那古之惡來扼腕不已。如此猛將不能走完三國這場曠世史詩,確是一場天大的遺憾。
淯水此名,讓人記憶猶新。一個蓋世梟雄,也曾經在此地倒下過一次,更遑論,那個草寇出身的張曼成了!
秦頡過江之時,曾暗中調撥兩千軍馬,讓黃忠隱于暗處,沿江暗中急行,伏兵于淯水上游。
幾日前,秦頡讓親衛帶信前去,那親兵果然幸不辱命,正所謂節流而,書絹所令,正是讓黃忠多取沙石綁袋堵住水勢。黃忠早率軍而伏,不明就里,現在得到秦頡之令早是喜出望外,經過幾日布置,水勢顯然已被黃忠部控制在手。
如今初入冬季,已過秋水泛濫之期,水位下降本屬常情,更有黃忠心囑托,不可截斷水流,張曼成雖然起疑,卻也根本沒有想到,這幾日早已有伏軍在上游動了手腳。他反倒慶幸水位下降,輜重糧秣運送更加輕松,過了淯水,安營扎寨,次日,便派人前去打探消息,期望魯陽一地能夠截住官兵退路。
魯陽之變,迅捷而隱秘,不提衛寧與秦頡早做通氣,魯陽與宛城相隔百里,層層攔截,后有追兵,前有秦頡封鎖,潰逃而出的敗軍幾乎全數伏誅,便是有人趁亂逃走,一時間,也難以將消息帶回張曼成處,而決戰也即將到來。
衛寧一個多月的布局,層層相疊,便是為了張曼成鉆入其中。
而準備妥當之后,便只需將張曼成引入自己為他內定的葬身之所淯川口。
有探馬連連相報,張曼成得知官兵依然不曾東進,雖未收到魯陽消息,但一想官兵既然未曾逃脫,自然該是魯陽功勞。當下只加緊催促士卒行軍,定要趁魯陽未破之前,追上官兵。
卻不知道,如今楊奉五千大軍早過魯陽,暗中早于秦頡大軍合兵一處。
而秦頡也終于如愿以償得見那個讓他贊不絕口的少年,相比同齡之人,衛寧的確明顯消瘦許多,蒼白只有些許血色的俊俏臉龐,腳步略微虛浮,與幾乎所有人一樣,衛寧給秦頡的第一感覺便是酒色過度的紈绔子弟,這不經讓他心中升起少許失望。
河東衛家在士子中也算頗有名氣,衛家歷史要追述到西漢丞相,建陵侯衛綰,然后是精通儒學而奉旨遷徙的衛暠,順帝時期的又有護羌校尉衛瑤大敗羌軍,算起來,衛氏一門還能與儒將掛上邊。
自古,只要一個家族有過顯赫的過去,而家道又不曾沒落,在所有人眼中,它就具有足夠的分量。所以衛寧作為一個世家子弟,家族中又出過將軍,如此紈绔子弟的尊榮確實讓許多人看了頗有些不恥。
好在很快,秦頡也明白了個中緣由,心中又不禁略微有些感嘆,“唉……可惜了一塊良玉……”
當然衛寧并不覺得如今有什么不妥,至少自己命保住了,對比二十四咳血而亡,如今已經是天大的喜訊。
兩軍合兵,少不了一場噓寒問暖的酒宴,楊奉現在的職位乃是東漢六校之一,虎賁校尉之職,比上秦頡南陽太守高上了半階,自然便該坐主位。
不得不,漢軍能夠勝過黃巾,很大程度上其實也在于那等級森嚴的階級制度之上,令行禁止,權位分明,不比黃巾,誰的兵多誰是老大,互不相服。
一場酒宴,不清誰是賓主,反倒人人盡歡。秦頡在歷史上雖然也只是曇花一現,出彩處,便是將如日中天的張曼成斬殺宛城,為了漢軍平定南方取了重大作用。
想到此處,衛寧又不禁多看了幾眼那個頗有儒將風范的南陽太守。不過尤其讓衛寧興奮的更是聽聞黃忠在秦頡帳下任職,左顧右盼,不得見到,忍不住出口相詢,才得知截江斷水派的正是黃忠,當下又不免有些遺憾。
“人言黃忠六十依然可敵關公,壯年豈不是強如呂布?”衛寧一時間突然很想讓這兩人較量一番,三國中最讓人振奮的正是武將單挑,生死相搏,黃忠前半生幾乎毫無建樹,許多猛將云集的戰場都少了他的身影,不免也讓人有些遺憾。
搖了搖頭,衛寧看了秦頡一眼,觀帳中酒正酣時,舉盞拱手環顧左右道,“南方用策,不可謂不險,子初涉兵事,大膽妄為,雕蟲技,漏洞連連,若非秦頡大人相助,又舉兵鼎力而來,恐是一場徒勞……既秦大人再此,且滿飲此杯,聊表敬意!”
一口而盡,毫不拖沓,縱觀大帳,皆是行伍軍人,除開衛寧那副孱弱模樣,豪爽的舉止霎時還是贏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秦頡淡然一笑,舉盞共飲而盡,少不得又是一陣贊嘆。
衛寧這時早已恍,“明日便是決戰之時……如今依然還未收到董卓接替盧植的消息,看樣子南方戰事進展順利,朱雋,皇甫嵩大軍既無后顧之憂,又有河南之兵相助,董卓就算搞出事來,也可無懼!”
想了想,衛寧不禁握緊了拳頭,“這場該死的黃巾之亂終于快結束了……看樣子是該回家了!”
淯川口地處魯陽以西數十里處,本是一處狹隘低勢之處,若以平時來較,狹隘谷口本是適合屯兵防守,但行軍作戰,一地一險,本是生路瞬息也可轉為死地,只在乎人謀而已。
孫子兵法中,便有地形篇。若以此而論,張曼成大軍所據之地,大道平易,正為“通”,而淯川之口,是為“隘”。
通行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隘行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
兵法六行,張曼成占盡其二,據此而行軍,頗有進而得攻,退而得守之勢。一時間,即便張曼成不通兵法,在如此環境之下,也覺得勝券在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