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步度根北上的時候,卻不知道,早早逃回草原的兩個野心家已經趁著步度根失敗的決策,而收攏了大半對他不滿的零散部落。 Ww』W.『X『S⒉②2.COM原本折損的實力,很快得到了不多的補充。
而面對敵人的一致,使得兩個人很快便達成了共同進退的協議。
等待步度根北上的,卻是整整三萬氣憤滔滔的聯軍兵馬。而步度根甚至不知道,他的蹤跡早就被衛寧毫不留情的轉手賣與了柯比能。
黃金勇士的名聲固然強大,但在現在步度根日暮西山的時候,在他造成了十萬鮮卑族人折戟漢地的時候,檀石槐時代的無敵大軍,在也不能成為有效的威懾。
鮮卑人已經迫切需要一個新的如同檀石槐這樣英明無比的大汗重新帶領鮮卑人走向輝煌?芍S刺的是,現在正是他們將檀石槐的后裔從他們昔日推舉的寶座上,齊心協力趕將下來。
等到衛寧收到北方鮮卑內戰的消息回報的時候,這已經是數天之后的事情了。
而這樣的事情固然重大,但更比不上,幾乎算是這一場戰斗中最為關鍵的一步,而深入草原數月的孤軍英雄回來,值得他高興。
郭嘉的安然得反,黃忠大軍的勝利,兩萬從鮮血和戰火中淬煉出來的鐵血強騎,鮮卑人的內亂開始,這每一件事情,都足夠讓衛寧掃開多日來掛在心頭的陰霾揮散開去。
即便漢軍贏得的這一場勝利付出了太多太多,慘勝是真實的寫照,但,能夠讓鮮卑人元氣大傷,也勢必為了未來中原可能持久的混戰結束換來足夠多的修養時間。
未來,衛寧只需要將目光放到中原之地,甚至,也可以將他的夙愿成功實現。
衛寧站在晉陽老舊高大的城頭,望著遠方地平線上,漸漸冒頭的黑,視線可及的地方,人數緩緩增多,高高舉起,在烈風中招展,高傲堅強挺立的旗幟,那是大漢子民永遠不能忘記的驕傲。
象征大漢,象征著所有華夏子民對外族入侵,不肯低頭,不肯放棄的決心。而在衛寧出現的那一刻,這面旗幟,還多了幾分血腥。
血債只能有血來償還!黃忠與衛三做到了衛寧想做的事情。
隨著兩萬鐵騎的出現,高高舉起的漢軍旗幟,那血火中生存下來的氣勢,城墻上,無數的百姓,高高歡呼起了雀躍的聲音,無數人高聲吶喊著,無數人瘋狂的揮舞著雙手。
尤其,看著那每一名騎兵的馬匹側面掛滿了鮮卑人戰士的頭顱,更是瘋狂莫名。
飽受著外族的威脅,能夠將這樣一個強大戰果帶回漢地,是所有漢民們渴望許久的東西。自衛青,霍去病開始,一直到光武中興,多少年了,漢人有多少年沒有享受過讓蠻夷畏懼的強大?
所有百姓目光充滿了崇敬,充滿了感激,望向城樓最中的主帥軍旗,那一個衛字仿佛也是他們的驕傲一般。
衛寧緩緩閉上眼睛,他能感覺到百姓自內心的歡悅,也許得到百姓的認可,或許能夠減少他在雁門不得不放棄那十萬百姓所帶來的愧疚吧。
“奉都督命!我軍自朔方出,直逼鮮卑王庭高柳北彈汗山!于路,破賊部三十二余!殺敵蠻兵,三萬之眾!斬五萬,擒獲牛羊不計其數,釋被擄漢人兩萬回歸!”
“末將黃忠!”
“末將衛三!”
“請都督親全軍!”
大軍緩緩開到城下,大門大開,衛寧領著趙云,典韋勒馬立在中央。聽著黃忠,衛三高亢的聲音,看著他們兩人風霜撲面的臉色,心中一陣激動。
“兩位將軍!有勞了!眾位將士!有勞了!”衛寧緩緩勒馬跨前一步,取出寶劍直指蒼天,“漢軍兒郎,天下強軍!雖有蠻夷,有何可懼!犯我漢境,雖遠必誅!漢軍!威武!”
“漢軍!威武!”兩萬桿長槍,馬刀,高高舉起,回應著衛寧那難得的歇斯底里的吶喊。
聲浪仿佛沖宵欲破,每一個人內心里的驕傲血脈都迫使他們不要命般將聲音提到最大。
這樣狂喊的高歌,隨著鼓聲的爭鳴,城墻上,城門口,所有觀望迎接的百姓,紛紛面紅耳赤,隨著所有兵勇的吶喊而揮舞起手臂。
“今日!當為英雄啟程,衛寧為側相迎!”衛寧領著眾文官,緩緩退到城門側面,抬手向城門一指,雙眼炯炯有神,充滿了真摯,“眾將士!請!”
所有將士皆是一愣,視線中,那一襲白袍,早已經讓開通往城內的坦途,側在一邊,左手指著寬廣的城門,沒有一絲動搖。
無疑,較之君侯而先入城池,讓君侯在旁守候。
這樣的恩榮,對于他們本身并不高貴的身份來,實在是難以想象的。這樣一個時代,不僅平民,便是所謂的士兵,也不過是當權者心中一掃而過的數字,是他們鞏固權利的墊腳石而已!即便他們用鮮血和換來的功勛也不過是當權者用來揚名的籌碼,而這些勝利,理所當然都成為上位者英明絕武的表現。
真正能做到衛寧一般的,能有幾人!
所有人顫抖著,緩緩收回手中的兵刃,甚至有的士兵因為激動而將馬刀割傷了自己的大腿。
這是衛寧對他們幾個月孤軍遠征的肯定和感激。
“……謝!都督!”黃忠對衛寧的胸壑氣量充滿了尊崇,一直以來嚴肅如霜的臉色,也終于第一次充滿了感激。
“全軍聽令!列隊,不可騷亂!隨我入城!”主帥軍旗高高舉起,金鼓爭鳴,黃忠一馬當先,緩緩向著晉陽那滄桑的城墻而去。
而在越過城門的那一剎那,就要從衛寧面前入城的時候,黃忠猛然跳下馬來,著馬匹繼續向前。
兩萬人馬皆如黃忠一般,沒有任何一個人膽敢在衛寧面前策馬而進,任何一個人都在靠近衛寧之前,匆匆跳下馬來,步行而走。
郭嘉在軍后,看著這一切,那雙眼睛再一次閃起了耀眼的火花。
得軍心,掌強將,五萬兵馬,土地廣闊。聲名顯赫天下,家門貴胄之地。這樣的條件,天下能出其幾人!?而衛寧這樣的氣度,天下者,幾人能與之相比!
從初春開始一直到現在,時隔半年有余的邊境戰爭,卻在這樣一場慘勝當中了結。衛寧并沒有做到,也沒有時間在去謀劃如何盡可能的讓北方的蠻夷們大傷元氣,讓他們上百年緩不過氣來。
這是一場浩大的工程,卻只能是徒然的幻想。中鮮卑的沒落,并不代表東西兩支鮮卑人沒有入侵的實力。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代表王庭,草原最高權利的寶座,中鮮卑人的內耗,有很大可能轉移掉另外兩部的視線。
而衛寧,現在也沒有多少精力在去顧及那群未來引起華夏遍地哀嚎的禍根。事實上,現在掌握了五萬兵馬,北并七郡,衛寧的實力,已經引起了天下諸侯的重視。
可名不正,則言不順,衛寧畢竟還是以楊奉下屬的身份。在講究忠義的這個年代,衛寧的行為,畢竟還是會受到不少人的詬病。
而董卓滅亡的這樣天大消息,自然是瞞不住晉陽方面的眼線、更別提衛寧知道原本的既定走向。
董卓身死,來自雍州的徐榮軍團的威脅,也便是冰消瓦解。在衛寧整頓六郡邊軍的同時,他也終于有閑暇好生觀望一下,南并的局勢。
衛家族人出逃的消息,即便是陳宮再三嚴令封鎖,但終究還是瞞不了多長的時間。而徐榮五萬兵馬的投降,這樣聲勢浩大,更是難以遮掩。
現在擺放在衛寧面前的,不是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攻擊,卻又換成了楊奉對他的敵意。
在經過了歷經半年之久的大戰,強兵雖成,但卻已經疲憊不堪。五萬人馬多,卻終究不能長時間的再經歷一場戰事。何況,晉陽本身的糧草,也在這一場大戰中,耗費了許多。若行兵事,恐怕不等兩軍對壘,便會因為后勤的虛耗,兵敗如山倒了。
這也是衛寧等人最為擔憂的問題。
沒有人害怕戰爭,卻沒有人不害怕時機不當的戰爭。
但徐榮統兵進駐平陽的消息,便好似一根針刺深深扎進衛寧的胸窩。這樣一個聲名赫赫的統帥,確實一塊大石。
楊奉的態度,對于衛寧來已經是至關重要。
卻在這個時候,一騎來自太行山以南的快馬,卻讓衛寧更是舉起難定。
他的妻兒老,竟然已經被盤踞河內的曹操軍所得。
曹操的信使,并沒有明什么,但衛寧卻能從那好似老友相敘的書帛中看到熱切的期盼。
這樣的情況,比起家眷還被楊奉軟禁,更加糟糕。
冀州,袁紹與公孫瓚的戰爭還在持續,雖然目前情況來看,公孫瓚具有壓倒性的實力,但智謀方面的不足,讓袁紹有了漸漸抬頭的事態。
同樣,因為這兩大巨頭的對砍,使得曹操很有余暇趁機壯大自己的實力。而倘若要面對日后可能生的大戰,曹操也就必然要先為自己尋覓到一塊足夠養軍的地盤。
河東自然是選的不二之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