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一狠心,出聲道,“如今曹操以屠城威懾徐州軍民,固然世家大族心憂身家利害,但曹操乃是世之梟雄,如何能忍徐州士族門閥坐大限制權柄?而久之,則必然要削世家利益,而諸家不甘受削,必然群起反抗。Ww W.』X『S⒉②2.COM這些利害,諸家并非不知,卻是奈何曹軍勢大而不得不從……假若主公能尋一外援能或救于徐州,或攻曹腹背,則彭城世家見有望退敵,必然同心協力,共守徐州!”
陶謙眼中閃爍,卻又徐徐退去光澤,苦笑道,“徐州如今已是內憂外患,何來強援?何況,曹操兇名盛大,還有誰敢輕易惹怒于他?”
陳登咬了一下嘴唇,道,“主公所言差矣,曹操乃猛虎,必然有人不愿使其坐大,天下與其為敵者眾,英雄輩出,曹操固然聲威正大,卻依舊有人能在其上。”
陳登又道,“河北袁紹,河東衛寧,江東孫堅,皆可助主公!”
聞得三家名號,陶謙不禁眼中閃耀,深深吸了口氣,才道,“我徐州并無可動其心之物啊……河東衛寧,河北袁紹固然聲威正大,但曹操孤注一擲來奪我徐州,兗州空虛,也不見兩人有何動作,我若相求,其未必肯動。而江東孫堅,如今攻略淮南,與袁術殺得難解難分,安能有兵來相助?”
“不然!河東如今握有四州之地,雄踞關中,不取兗州,乃是因為前番平定三州之地,擁立天子而養精蓄銳,雖不動刀兵,并非無力而是求穩妥整頓州郡,若為衛寧鞏固四州,必成升龍之態。而河北袁紹,不取兗州,實則是為奪青州,又迫于河東強勢而不敢南下爭鋒,曹操周旋兩家角逐方才有膽孤注一擲。而袁紹固然取青州,但曹操若得我徐州,兩州之地毗鄰,主公莫非忘乎曹操才是名義上的青州牧?”陳登搖了搖頭,一談及天下大勢,便有些神采飛揚,卻讓他看得清晰透亮,便連病弱的陶謙也漸漸開了眼闊,而談到此處,陳登又道,“再談江東孫堅雖在淮南與那袁術爭鋒,看似膠著,以我觀之,恐怕,江東尚未出盡全力,不提淮南地只有孫堅之子孫策主持,而輔之周瑜等人,便是他昔日討董卓南下的數年修養生息,也決然不會這么久還未攻下淮南。恐怕孫堅也是為了坐觀袁術與劉表互相損耗實力,而將眼光放在荊州吧!而正借與袁術顫抖,而暗中修養江東民生,示弱與天下,才是高招!”
“啊?”聽到陳登所言,不驚脫口呼道,“孫堅竟早將眼光放到荊州了?”
“江東……果然不乏良才美木啊!”陳登也是嘆息一聲,雖然能看破江東大略,但卻也是最近才看出端倪,而在此之前,天下眾人皆以為孫堅已盡了全力與袁術爭霸,而這樣的認知甚至持續了大半年之久!若非陳家商賈游走在江東徐州之間,得知江東民生飛展,方看出端倪,否則連陳登也不知道江東竟然有如此雄渾實力。
他卻不知道,江東的大略卻是出自另外一個杰出英杰的手筆,年歲不過十九的天才儒將,周瑜的手筆!
以當時不過十八歲甚至更年輕的年紀,便能有這樣的大略觀,甚至已經做到了要隔江對北方群豪的謀略,不能不談,驚艷于世了。
陶謙看了看眼前這個不過二十四五的年輕人,神采飛揚的模樣,心中感慨萬千,甚至在那么一剎那忘記了身上的疾患。想起自天下大亂起,閃起了多少名震天下的人物,如衛寧,如郭嘉,如荀彧,如孫策,如周瑜,皆是少年成名,便已經建下了赫赫功勛。再想想自己那兩個不成器的兒子,陶謙心中不禁頗為黯然。
而眼前這個年輕人,卻同樣有著高人一等的智慧,足可讓陶謙感到贊賞,或是驚愕。
這個時代終究是年輕人的時代嗎?
好不容易收回心中那感觸,陶謙仿佛松了心中的負擔,很想看看,到底這些驚世的才艷能綻放出什么樣的光彩,“元龍,既然能看破天下局勢,那便不知道,元龍有何計策可救徐州?”
陳登想了想道,“三家諸侯,以我觀之,最能救徐州者第一為孫堅,次為衛寧,最后,方是袁紹!但最可能圖謀徐州的,也是孫堅,次為衛寧,最后,也是袁紹!我又擔憂,若引援來,則使逐虎而又引狼,還需主公定奪!”
陶謙張了張嘴巴,正要答話,卻被陳登揮手打斷道,“主公先行斟酌,不急定奪!且聽在下繼續暢言,稍后再答不遲!”
陶謙便索性思考三家諸侯的利害,便聽陳登又道,“而有外援還不夠,如今我徐州,正值內憂外患之際,存亡旦夕之間,當其沖,便有主公兩位公子爭權奪利,大肆提拔心腹把持徐州官位,如此內耗反使得民心恐慌憂慮而政略混亂,不可不防!”
陶謙當即道,“元龍之言,我自是知道,可我臥病難起,唉……!”
陳登看了陶謙一眼,實際上,談到這個分上了,卻還是沒見陶謙有所表態,心中也涼了許多,終究是人將亡必念其后,陳登也不強求,當即道,“主公若信得過我,最好約束兩位公子于府上,如今大敵當前,就算城破,公子安分律己,也必然不會使曹操生疑,若再驕橫,反使其猜忌……”
陶謙驀然醒悟,這才沒了那護犢之心,勉強頭道,“元龍所言甚是,且等那兩個不肖子來,必使其不得出府院半步!”
陳登了頭,這才又道,“主公如此甚好!此便為一,其二,主公可差心腹之人,于城中散布流言,只道曹操破城,必然削各家門閥權益,弱士族之利,這本為事實,各家大人心中本有數,只是無人破,若大家宣揚,必然加重諸家擔慮。再則,又宣揚曹軍屠城之事于城中,只道曹操放言必屠彭城,使得民心在我徐州,震恐之心一旦拔高則成哀兵,方能眾志成城,若主公能再開倉放糧,收民心為己用,則彭城一時必然穩固!”
陶謙眼中閃亮,正要應允,卻是想到了陳氏也為世家大族,疑惑的看了陳登一眼。
陳登察覺到陶謙的眼神,苦笑道,“家父已經連夜轉移彭城產業送往下邳舊地,而我如今雖諫言主公卻是背著家父,稍遲回家,也自有所打算,但必然不會有害主公便是……”
陶謙了頭,陳登能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為他出謀劃策便已經實屬難得,就算有所后路,也不怪他。
反正已經快一無所有,那再拼搏一下又有什么關系。事實上,若非曹操打著為父報仇的旗號,雖然是個借口,但他陶謙的項上人頭也必然是保不住的,最壞的打算,也不過是壓住病體力圖等到曹操破城,自刎城前祈求曹操放過自己兩個兒子。
“元龍之言,稍后,我必然使人暗中操辦!至于開倉放糧,便由元龍代為執行吧!”陶謙了頭,當即道。
而便在這個時候,陳登又有些猶豫,欲言又止。或是看出了陳登的顧慮,陶謙咳嗽了幾聲,這才寬慰道,“元龍可是擔憂今日獻策,為他人所知,而為難陳氏?”
陳登臉上微微閃過一絲尷尬,事實上,他也并不在意家族的利益,在他看來,在這個軍權至上的時代,若與梟雄爭鋒,恐怕也只是螳臂當車,若再頑固下去,不是低頭,便遲早也是覆滅一途。
也正是如此,陳登方能站在這里為陶謙出謀劃策,但終究心中還是不能放開,若為家族帶來不的創傷,心中恐怕更為愧疚。
陶謙勉力笑道,“元龍既然如此助我,我又豈會做那不義之人?何況此乃機密要事,又如何能宣揚出去?”
陳登剛才倒是失態了,聽了陶謙所言,不由了頭。
而這個時候,陶謙躊躇了一下,道,“適才元龍所言救援殺那家,我已有定論了,便聽元龍見解以為如何!”
陳登眼中閃過一絲希冀,事實上,在他看來,最適合的人已經胸有成竹,不過是給了陶謙一個選擇,而除了那最時候的一家以外,另外兩家的救援若保住徐州,他們陳家受益卻是比那個選擇要多了許多。
卻聽得陶謙出聲道,“如今河東擁天子倡義舉,平三州實力強大,而昔日曹操攻打河東,間接害死衛氏一族無數人丁,我看,便還是求救河東為上!不知,元龍以為如何?”
河東的改革,也不過是在這三個月內的時間里進行的,而消息在衛寧刻意的壓制下,并沒有將具體的東西傳到外界,畢竟任何事物都在初長成時最為脆弱。衛寧自然不會讓他人看出端倪而有機會乘虛而入,正是如此,他當初暗地里挑撥,逼走曹操去打徐州,誘惑袁紹去征服青州,以及后來,挑動劉備,呂布去與袁紹糾纏,就是為了讓這些周圍的虎狼鄰居們不能抽出手來給他使絆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