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閉嘴之后,劉備也沒有離開話,而是緊緊皺著眉頭,正如荀彧所言,雖然那些儒家子弟圍住了蜀王府,聽上去好像是很嚴重的事情。但這些酸秀才能有多大的傷害能力?更何況,蜀王府內有甘信這些年訓練出來的親兵近衛,還有跟著諸葛亮一塊回來的藍翔特種兵,有他們在,甘信的妻兒應該不會有什么危險了。而現在劉備所要做的,卻是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好應付眼前這個麻煩!
隨著劉備一直保持沉默,議事廳內的眾人也都是漸漸安靜了下來,誰也不敢再亂開口,以免打擾了劉備的思路。就這樣足足過了有三炷香的功夫,劉備這才抬起頭,瞇著眼睛掃了一圈眾人,沉聲道:“行了!這件事必須要孤親自出馬才行!來人啊!準備車行,孤要親自前往蜀王府,會一會這些儒家子弟!”
劉備突然想出這么一個辦法,也是讓在場眾人都是不由得一驚,有些人立馬就想要出言阻止,可回過頭一想,卻又是現,似乎眼下這個辦法卻是最好的一個辦法了!一時間,竟是沒有人能夠出言反對,而劉備也是一甩衣袖,站起身便是徑直朝著外面走去。至于那些文武官員,也是紛紛起身,緊跟在劉備身后。
在眾人當中,劉禪自然也是緊隨其后,只是當他抬起頭,望向眾人當中的郗慮的時候,卻是正好與郗慮的目光相對應,卻是看到郗慮望向自己的目光中透著古怪的笑意。當即劉禪就是身子一顫,像是明白了什么,臉色頓時就是慘白一片!
從大將軍府到蜀王府,其實距離并不長,這是因為身為大將軍夫人的甘梅特意提出來的,無非就是想和自己的弟弟一家人多多親近。所以劉備帶著一干文武官員從大將軍府一出來,就能隱隱聽得遠處傳來的一陣陣喧鬧聲。
聽得這喧鬧聲,劉備的臉色也是越難看了起來,畢竟被圍的,那可是他的心腹大將的宅院!雖然劉備不想與士林為敵,但卻并不代表劉備會真正害怕那些酸儒!站在大門口的劉備當即就是冷哼了一聲,隨手一擺,拒絕了正要攙扶他上馬車的軍士,一個箭步上前,直接找了一匹戰馬就是翻身上馬,一甩韁繩,喝道:“孤當年縱橫戰場,從未臨陣退縮!難道今日還會怕這些酸儒不成?駕!”
完,劉備喝了一聲,便是縱馬朝著那蜀王府的方向趕去,而聽得劉備的呼喝,一眾將士也都是不由得熱血沸騰,紛紛吆喝起來,學著劉備那樣翻身上馬。就連一些文官也都是一個個面紅耳赤,臉上冒著熱氣,會騎馬的忙是騎馬,就算是不會騎馬,用兩條腿跑也要跟著劉備過去!
劉備一馬當先,自然是第一個趕到蜀王府,不過劉備卻沒辦法靠近蜀王府,只能停留在距離蜀王府還有一條街的街口,因為從這里到蜀王府的大門,放眼望去,全都是人!清一色的身穿書生袍的儒生將整條街都給堵得嚴嚴實實!不光是這條街,還有通往蜀王府的其他幾條街也都是一樣,粗略估算著,至少也有個幾萬人圍在了蜀王府!
看到這一幕,劉備的臉色也是越難看了起來,如今的劉備可不是當年剛剛從梧桐村起兵的毛頭子,這么多年過去了,劉備自然也是成為了一個合格的領袖,他立馬就是看出來了,這些儒生的背后,肯定是有人指使,要不然,絕對不會有這么多儒生同時出現在這里!遠遠望去,那些儒生一個個都是朝著蜀王府涌去,是不是喊出口號,大概都是什么“嚴懲兇手”“報仇雪恨”之類的。
“哼!‘報仇雪恨’?”劉備冷哼了一聲,瞇著眼睛看著這些儒生,眼角里已經是蘊含著濃濃地殺意,而在他的身后,很快就是那些戰將、親兵都趕來了,為一人,正是十年前青州一戰投效劉備的前黃巾軍戰將周倉!見到劉備竟然被這么一群儒生給擋住了去路,周倉立馬就是惱了,提著大砍刀就要上前驅趕,卻是被劉備給伸手攔了下來,只見劉備一臉鐵青,卻是緊緊盯著前方,冷哼道:“我倒要看看,這幫子酸儒要鬧到什么時候!放心!士虎那子怎么可能連自己的家都不照看好?”
似乎是為了印證劉備的話,就在劉備這話的話音剛落下的時候,前方一群儒生已經是不耐現狀,開始沖擊蜀王府的大門。可就在他們剛剛撞上蜀王府的大門時,突然,之前還是靜悄悄的蜀王府,猛地響起了一連串的戰鼓聲。而一聽到這戰鼓聲,剛剛還在喧鬧的儒家子弟全都是嚇了一跳,加上那鼓聲震天,立馬就是震得那些儒生一個個捂著耳朵,差沒被這鼓聲給震聾了。
對于這戰鼓聲,劉備這邊卻是一反應都沒有,一來,劉備那可是在戰場上廝殺多年,這戰鼓聲他是聽得再習慣不過了,二來,他所在的位置,距離蜀王府大門還是有些距離的,至少不會像那些站在大門口的儒生那樣吃不消。而聽得這戰鼓聲,劉備先是一愣,隨即卻是失笑道:“士虎這個臭子,竟然在自己家里弄了一面戰鼓!他倒是練兵都練到自個家里去了!”
聽得劉備的話,在后面一一趕到的文武官員,也都是忍不住跟著劉備笑了起來,當然,其中有多少是真心,有多少是隨聲附和,那就不得而知了,而這笑聲未定,前面又是再次起了變化!只見隨著那戰鼓聲漸漸落定,突然一聲暴喝聲從蜀王府的大門后響起,緊接著,之前還是空無一人的蜀王府圍墻上,突然齊齊地站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兵,這些士兵一個個都是手持弓箭,挺直了腰,就這么蹲在圍墻上,刷的一聲,竟是齊齊地彎弓搭箭,那動作整齊的,就仿佛是一個人一樣!
這些圍在蜀王府周圍的儒生,那都是一些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讀書人,平時也只知道埋頭苦讀,哪里見識過這樣的陣勢,頓時就被震住了,全都不敢動彈,生怕自己成了對方的箭靶子!而緊接著,就看到一道身影噌的一下就是跳到了蜀王府大門上方的屋檐上,全身穿著精良鎧甲,手中提著鋼槍,用槍尖指著外面那些儒生,大聲喝道:“你們膽敢沖撞蜀王府,那便是犯了大不敬之罪!我府中府兵,便可格殺勿論!誰敢來犯?”
“是甘洛那子!”劉備遠遠看著那跳出來的身影,立馬就是笑了起來,了頭,隨即又是轉過頭,朝著身后問道:“孤若是沒記錯的話,甘洛應該是跟在士虎身邊一起南下了才是?什么時候回長安的?”
“主公!”聽得劉備問,剛剛趕到的諸葛亮也是連忙上前回答道:“當日屬下返回長安的時候,甘將軍特地命甘洛帶著藍翔特種兵跟隨屬下一塊返回長安,好讓藍翔特種兵助屬下一臂之力!這段時間,甘洛一直都在幫屬下查探有關賊人事宜,所以沒有能夠及時告知主公!”
“嗯!”聽了諸葛亮的解釋,劉備這才是了頭,也不再繼續糾結這個問題了,而是轉過頭,繼續看著前方事態的變化。
此時,甘洛依舊是直挺挺地站在那屋檐上,身子穩穩當當的,俯視地看著下方那大片的儒生,目光猶如利劍一般在那些儒生當中掃來掃去。至于在甘洛左右,那些士兵也都是手中緊握弓箭,握住弓箭的手始終保持著平穩,那長弓都被拉成了滿月狀,似乎隨時都能將那箭矢給彈射出去!
“諸位!”就這么停頓了片刻,突然,從儒生當中響起了一把喊聲:“他們不過是虛張聲勢的!我們都是圣人子弟,他們豈敢對我們動手?我們上!不要被他們給騙……”
“咻!”就在這把聲音的話還未完,突然一聲尖銳的破空聲響起,緊接著,只見一道黑影瞬間從圍墻的那些士兵手中飛射了出來,穿過長空,直接就是沒入了那些儒生當中!隨著一聲慘叫聲響起,被沒入箭矢的那片儒生也是紛紛驚呼,直接朝著周圍散開,再看那空出來的地方,一名儒生雙手緊緊捂著自己的咽喉,而剛剛射出的那支箭矢,已經是直接貫穿了他的咽喉,血光四濺!那儒生只是張大了嘴,想要喊什么,卻是喊不出來,深吸了口氣,就這么直挺挺地倒下了!
殺人了!竟然真的殺人了!不光是周圍的那些儒生紛紛驚呼起來,就連劉備身后的大部分文武官員也都是一個個瞪大了眼睛,一臉不敢置信的樣子!誰也沒有想到,這蜀王府的人竟然真的敢出手!就算是這些儒生再怎么惹人厭,但畢竟都是代表了士林,可蜀王府的人竟然敢對士林出手,難道他們就不怕留下千古罵名嗎?而劉備也是不由得緊皺起了眉頭,轉過頭望向了甘洛,這個自己以前一向很看重的侄子,今日怎么會如此沖動?
而再看那甘洛,見到有一名儒生已經被射殺了,臉上卻是沒有半驚訝,反倒是微微一笑,扭過頭,對著左手邊,剛剛射出這一箭的士兵直接豎起了一個大拇指,嘿嘿一笑,道:“干得漂亮!給你記上一功!到時候少不了你的獎賞!”
對于甘洛的稱贊,那名士兵則是憨厚地笑了笑,手下卻是利索地從后背的箭匣中再次抽出了一支箭矢,彎弓搭箭,再次做好了隨時射箭的準備。緊接著,甘洛也是轉回了腦袋,臉上再次恢復了冷傲之色,冷笑著喝道:“你們都看到了?這就是下場!你們可千萬別想挑戰我的耐心!我的耐心可是不足的!”
“你,你竟然真的敢動手殺人?你,你們,你們果然是殺害孔老大人的兇手!兇手!”過了好一會兒之后,終于是有人忍不住了,沖著甘洛就是大聲喊了起來。而聽得這儒生的喝罵,在他周圍的同伴全都是下意識地往左右一跳,離得他遠遠的,誰也不敢靠近他,怕是給自己惹來危險!
不過這次,蜀王府圍墻上的士兵卻沒有一個人動手射殺那儒生的,甘洛只是看了一眼那儒生,冷冷一笑,哼道:“我們蜀王府明人不做暗事,若那孔老頭真是我們殺的,我們才不會睜著眼瞎話呢!不過,若是有人想要栽贓嫁禍到我們蜀王府的頭上,那也是做夢!”
完,甘洛便是轉過身,直接從屋檐上跳了下去,沒入了蜀王府之中不見了身影,而那些士兵卻是始終保持著彎弓搭箭的姿勢,瞄準著外面的儒生,沒有半放松。
甘洛就這么跳進了蜀王府內,可在外面的那些儒生,似乎已經是完全被甘洛剛剛的狠辣手段給鎮住了,竟是沒有一個人敢繼續往蜀王府沖擊了。甚至連之前喊打喊殺的模樣都沒有了,一個個面面相覷,竟是沒有一個人敢有其他舉動。而要這么離開,這些儒生又不甘心,只能是就這么原地站著了。
在街口,看到這幾萬儒生,竟是就這樣被甘洛給鎮住了,劉被身后不少的文武官員都是忍不住驚呼、嘩然起來。同樣是以前當過黃巾軍戰將的杜遠見了,也是忍不住嘆道:“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甘將軍的大公子年紀輕輕,竟然也能有這樣的氣魄,實在是令人感慨!真不知道甘將軍平日里究竟是怎么教導的,我家的子,和大公子那可是完全沒得比!”
“呵呵!”聽得杜遠的話,劉備也是呵呵一笑,臉上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笑著道:“甘信那子本就是個怪胎,他生下的兒子,自然也不是什么普通人!看來,這蜀王府有甘洛護著,應該是沒問題吧?”
“主公!”見到劉備似乎有離開的意思,這個時候,從眾人當中又是站出了一人,卻是謀士郗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