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的趙雷接上話道:“其三,我知道張仆『射』素與劉皇叔交好,我如果受雇于張仆『射』,也好時時得知子龍與舍妹的消息近況。”
張仁不好意思的抓了抓頭,尷尬的道:“正是如此!只不是知子方兄意下如何?薪酬的事好商量,而且子方兄何時想要離去我也絕不阻攔。”
趙雷無言的思索許久后才道:“這樣也好,蒙張仆『射』不棄,給我個安身立命之處,且此三便甚合我意。只是不知張仆『射』要我在哪里做事?荊襄一帶我是不想呆的。”
張仁想了會兒道:“若子方兄愿意的話,從張路趕去柴桑如何?江東孫權即將攻打江夏,水路在數月間是不通的,只有從旱路過去。只是子方兄你的傷勢……”
趙雷道:“雖未痊愈,卻也并無大礙,只是瞞著舍妹而已。”
張仁道:“即如此,也還請子方兄動身之時先隨我去一趟襄陽城,我會備下車馬與書信,另外再派幾個從人給你。旱路嘛……從江陵出發,東經烏林、張口、武昌便可至柴桑,可能要兩月左右的時間。其中的奔波也只能勞煩子方兄多擔待了。”
趙雷道:“我已攜舍妹奔波三年,再多奔波兩個月又有什么?到是有勞張仆『射』費心了。”
張仁沒再什么,只是看了趙雷許久,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態,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向趙雷拱手道:“希望子方兄能早日解開心結與子龍兄弟相見,介時張仁必會置酒慶賀……天『色』不早,子方兄早休息吧。”
趙雷亦拱手話別,在張仁轉身剛走出房門的時候,趙雷忽然輕聲道:“張仆『射』,多謝!”
張仁回頭望了一眼,卻只是搖搖頭。出房后順手把門關上,抱起雙手心暗罵自己道:“張仁啊張仁,真不知道怎么你才好,現在可還真是越來越卑鄙了啊!別人兄弟失散三年多,你尋到了不是先想辦法勸他們兄弟相見,自己卻利用別人內疚不愿見人的心態挖來當幫手!你******……算了,不了。”
次日一早張仁命人準備好了馬車,本想自己親自送趙雨去新野,仔細想了想還是把這件破事扔給了凌風去辦。等趙雨出發半天后推要去襄陽辦事,暗中讓趙雷藏在自己的車里帶去襄陽。為了辦好這事,張仁連貂嬋都沒帶出來——平時他要是不騎馬改坐車的話,貂嬋都會擠到他車里來,那可就瞞不住了。至于一些『亂』七八糟的雜事,趙雷已經連夜就準備好了,不去提他。
從船工中挑出三個想趕回柴桑的人,張仁又按排了一番后在襄陽城南門送走趙雷。臨別的那一刻,張仁把寫好的書信交給趙雷道:“子方兄,你到了柴桑直接找高順或是張信,他們會對你有所安置的。我曾聽子龍提起過子方兄武藝過人,那么到了柴桑先屈尊當個部曲統領吧,若是子方兄對其他方面的事感興趣可向他二人明言。再就是以后可能我會請子方兄去另外一個地方。”
趙雷接過信收好向張仁拱手道:“全聽張仆『射』安排便是。”
張仁又看看趙雷的隨身之物,護身的東西只有一桿普通的長矛,連劍都沒有,聽是趙雷流浪的時候變賣掉了。當下也沒多想,解下自己隨身的長劍雙手捧給趙雷道:“子方兄,你身無短兵終有不便之處,此劍就贈于你護身用吧。”
趙雷沒有推辭,接過劍后抽出了幾寸過目。這一看趙雷臉『色』微微一變,馬上把劍『插』回鞘中道:“張仆『射』厚恩,趙雷沒齒難忘!”開玩笑,張仁自己身上的劍在當時可不是凡品!
張仁隨意的笑了一下,向三個船工吩咐了幾句,不遠乎什么好好照顧趙雷,到了柴桑必有重賞之類的。隨后就此送走趙雷。
趙雷一走,張仁也沒閑著,一回去就忙著演戲——跑到趙雷的房間故作驚呀的大叫出聲,拿著趙雷留下的信在莊里來回跑動問人,然后又派人火速趕去新野報知趙云與趙雨。兩天后的下午趙雨便趕了回來,趙云卻沒來,聽是劉備正在準備出兵的事,趙云被留守新野,不敢輕離。
張仁把趙雷留下的信交給趙雨過目,自己在那里長吁短嘆。這到不是裝,而是出于幾分內疚。
趙雨把信細看許久,輕嘆道:“大哥還是不肯見二哥啊。”
張仁道:“要不我差些人去尋子方兄?”
趙雨搖頭道:“不必,大哥如果有意躲藏,我們就自然尋不到他。縱然去尋,也不過是徒費氣力而已。而且大哥他既然傷勢已愈,我與二哥也就沒什么可擔心的。只是希望大哥能早日回心轉意,也好讓我們兄妹團聚。”
張仁看看這位年僅十八歲的姑娘(在張仁眼里當然是),對她身上透出的那一份冷靜與穩重著實感到吃驚。
那邊的趙雨靜靜的沉思了一會兒道:“張仆『射』,女子有一事相求。”
張仁忙應道:“趙姑娘請講!”
趙雨的語氣平靜如水:“我想在張仆『射』這里討份事做。”
張仁的嘴巴立馬張得老大:“啊——你、你什么?在我這里討份事做?你大哥……哦不不不,你二哥子龍會答應嗎?再、再你一個未出閣的女孩子家在我這里能干什么?當丫環嗎?再怎么你也是趙家的大姐啊!”
趙雨道:“我來時就已經向二哥明言過了,而且我想做什么二哥也攔不住我。”
張仁猶豫道:“是這么,可是……你、你能干么啊?”
趙雨道:“趙雨雖是女子,但自幼習武,也會些花拳繡腿。若張仆『射』不棄,我想跟在糜姐姐身邊,一則好歹也能護住些糜姐姐的周全,二則我想向糜姐姐學如何行商。實話實,我很羨慕糜姐姐的聰明能干。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只有在張仆『射』這里,我們女子才能學有所用,不似尋常人那樣從不以我等女子為意。”
張仁驚得望定趙雨,下巴再也合不上來,幾乎到了脫臼的地步,大腦也差不多死機。過了好久張仁才回過神來,有些夸張的用雙手扶起下巴合上,再『揉』了『揉』發酸的面部肌肉。一邊『揉』一邊還心中暗想道:“有沒有搞錯?雖然只是平平靜靜的幾句話,我卻感覺這趙雨是我在這個時代見過的女子中最有女權思想的一個女人,真要論起來就是孫尚香只怕都差了她一節!怎么這樣的女人史書上也沒留下半分筆墨來啊!是因為太過離經叛道令那些寫書的人不恥下筆嗎?或者是因為其他的一些事令她……香消玉殞了?”
他在這里想得發呆,趙雨在一旁一直靜靜的看著他。就這樣過了好一陣子,趙雨才輕輕的干咳一聲,這才把張仁徹底的拉回神來。
趙雨的語氣依舊是那么的平靜,平靜到比一個女孩子任何威脅或是撒嬌的舉動更有殺傷力:“張仆『射』,你意下如何?”
張仁只能伸手抓頭,考慮了一下才道:“這個……你去問一下糜貞吧。她如果同意我沒話,她如果不同意的話我們再從長計議如何?必竟你想跟的人是她。”
趙雨頭道:“明白了,那糜姐姐現在何處?”
張仁道:“她在襄陽城的商鋪里。今日天『色』已晚,你就先在這我這莊上住一晚吧,明日一早我送……”
話未完,糜貞慵懶的聲音便從院中傳了過來:“義兄,妹我來啦!來去還是莊上張蘭燒的菜最好吃,最合我口味!哦,一會兒讓人收拾一下我的住房,自晚上我住在這里。”
張仁雙眼一翻,心得,這還真是曹『操』、曹『操』到。向趙雨呵呵一笑道:“你們心有靈犀不成?你過去問問她吧。”
趙雨頭出去,張仁總算有時間理出頭緒,心道:“趙雷去了柴桑啊!那糜貞如果帶著趙雨跑船的話肯定得碰上……不過半年之內出不了船,下次出船又是預定張誠帶隊前往夷州,那按平時的水運時間來算,糜貞與我至少要在襄陽呆九到十個月,有這么長的時間趙雷心結也該解開了吧?唉,不管了,反正出不了什么大事,先放一邊去。”
趙雨這會兒剛走到房門前,忽然回過身來道:“張仆『射』,劉皇叔要我帶一句話給你,是明天就要起兵前往夏口。若你有空,希望你能去夏口走一走。”
張仁哦了一聲,頭腦轉回正事上面。
建安八年五月初,孫權親自帶領三萬精銳水軍攻打江夏。
江夏守將黃祖年老無能,本來早在半月前就收到了情報卻輕而無備,結果是孫權的三萬大軍幾首沒有受到任何的抵抗就順利的從江夏東面的夏口港上了岸。更可笑的是夏口逃回江夏的校官心急火燎的向黃祖稟報此事時,黃祖居然正呆在府中聚起一幫子人歌舞飲宴!等到黃祖驚惶失措的關上江夏城門進行防衛時,江東大軍已經分成兩隊,一隊萬人進『逼』城池,另一隊的兩萬人則在江夏城外掠奪人口與物資。而這時劉備與劉琦的一萬八千余人才剛剛抵達江夏西面與湖陽交界的地方,距離江夏城尚有一日的路程!
黃祖笨歸笨,還知道趕緊派出快馬去求援。劉備收到消息時立刻想下令進行急行軍,本意是想連夜趕去支援江夏,這時徐庶適時的進言去勸阻劉備。徐庶是什么人?他從求援士卒的口中就大致分析出了雙方實力上的對比,認為孫權未必能馬上攻下江夏,而且從孫權一上岸就分兵掠奪人口物資的情況上來看,徐庶也敢斷定孫權的后勤補給沒有完全到位,那么孫權是利在急戰,馬上就趕過去拼只會正中孫權的下懷。而且按照張仁給出的戰略計劃,這一役要么就得讓黃祖掛掉,要么就得讓江夏有失,不然劉琦之后是不能順利接管江夏的,對原定的戰略走向不利。于是暗中勸住劉備,對急于求戰的關羽、張飛則以“我軍自離新野已急行數日,昨日更急赴一百五十里至此,士卒皆已疲困。倉促求戰,軍士氣力未復,于戰無益。且孫權士卒方攻江夏得勢,正值士氣旺盛之時,此消彼長于我不利。不若在此間安營暫歇一日,待我將士氣力稍復,孫權士卒攻城不下漸『露』疲態之時以奇兵擊之,定可一戰而挫其鋒銳。后穩固營盤,徐徐漸進,『逼』其登舟退還回江東可也”來勸。
不過徐庶碰上了麻煩,就是關羽、張飛執意要馬上去江夏求戰,對徐庶的進言根本就不屑一顧。來也是,徐庶今年才二十四歲,本身年輕不,投奔劉備之前又出身貧寒、寂寂無名。若不是徐庶本身的劍術還算不錯,只怕關羽、張飛二人連半分好臉『色』都不會給他看。最后迫不得已徐庶是暗中與劉備細談,把張仁當時提給劉備的一些建議給原話搬出來,這才讓劉備醒悟過來并出面這才勉強彈壓住關、張二人。事后張仁與徐庶閑談時得知此事,一面安慰搖頭苦笑的徐庶,一面心里在偷笑暗道:“來去還是諸葛亮聰明,博望坡初用兵的時候曉得借劉備的劍印來用。從這一上來論,徐庶終究還是差了咱豬哥一截啊。”
劉備在江夏邊界扎營休息了一天,徐庶暗中派出的探子當夜回報江夏還沒被攻破黃祖就想出逃,結果被孫權手下的凌『操』堵了個正著,抓著砍了頭。而江夏城現在完全是黃祖的副將蘇飛在勉強堅守,情況危在旦夕。收到此訊后徐庶立即請劉備與劉琦馬上連夜升帳,先命令張飛帶領全部的兩千騎兵火速趕往江夏支援,也不要求張飛打什么勝仗,只要鬧出援兵已到的聲勢,堅定蘇飛繼續堅守江夏的信心就行,還一個目的就是利用騎兵機動『性』強的特對孫權現有的部分進行『騷』擾,打『亂』孫權現有的兵力配置;另命關羽帶領五千襄陽水軍從湖陽港水路乘船趕去江夏,與主力部隊互為聲勢;最后就是劉備與劉琦帶著剩下的一萬多精銳從旱路趕往江夏。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