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沒反應過來,趙云微驚道:“張仆『射』可是擔心袁尚會向異族示好借兵,再放其入關?”
張仁仰天長嘆道:“沒錯,這就是我最擔心的事。一但袁尚借兵入關,無異于引狼入室,只怕當年的長安之『亂』又會再度上演。”
糜竺不是北方人,對這些事的體會不深,只是楞在那里不話。趙云與張仁則搖頭不已,嘆氣連連。不約而同的抬起頭,口中出的也是同樣的幾個字:“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張仁心道:“也不知道曹『操』這會兒在干什么,還在裝病嗎?差不多是不是也該動手統一北方了?不過袁氏內斗未起,冒然出兵絕不是時候,搞不好還會讓袁氏三子迫于危勢同心聯手,那仗可就要打得更久了。老郭的回信上是袁譚已經派了辛評來許昌上表,也就是袁譚已經準備對袁尚下手,那么距離曹『操』出兵統一北方的日子也不會遠了吧?”
三人又沉默了一陣,糜竺先開口道:“理會不了,理會不了。千里之外的事我們管不到也就別再費心了。聽我許都曹賊的消息吧。”
張仁與趙云也收回心神,繼續聽糜竺的消息。
糜竺先是喝了口酒潤潤嗓子,拭去酒痕后道:“不知道這個算不算是好消息,那就是許都曹賊病了,而且病入膏肓。據整日在床上翻來復去的大呼頭痛,召來的群醫也都束手無策,可能命不久矣。我就在想,這也許是天助我主劉皇叔成事。只要曹賊一死,許都必『亂』,那時主公大可揮師直下許都,漢室可興矣!我打算馬上就派人去報知主公知曉此事。”
這個張仁其實比誰都清楚,因為這病是他建議曹『操』裝的,只是沒想到曹『操』能裝得這么像。不過趙云他們可不知道,趙云還興奮的磨拳擦掌道:“好好好!馬上就差人趕去江夏報知此事。”
張仁心得,那邊的事沒解決,這邊又想開打?想了想用力的咳嗽了一聲引起趙、糜二人的注意,見二人齊刷刷的望向他,隨即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笑臉道:“二位,恕我直言,你們可能高興得太早了。曹『操』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袁氏三子內斗將起不起的時候病,你們難道就不覺得曹『操』這一病也病得太巧了嗎?”
趙、糜二人同時一楞,張仁卻趕緊的在那里編排合理的詞……
“二位,恕我直言,你們可能高興得太早了。曹『操』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袁氏三子內斗將起不起的時候病,你們難道就不覺得曹『操』這一病也病得太巧了嗎?”
糜竺跑商回到新野,帶回來的消息中就有曹『操』“病入膏盲”一事。旁人不知就里,張仁卻知根知底,因為曹『操』裝作病重并想借此引發袁紹三子之間的爭斗這一計有他一份,甚至可以就是他給曹『操』出的主意。在趙云與糜竺興奮的想馬上派人去報知劉備的時候,張仁自然是出言阻止。
他背起手在廳中來回轉圈,心中編排合理的詞,可趙云與糜竺哪里知道?還以為張仁是有什么“遠見高識”,自然是靜靜的等張仁想好什么再話。
張仁當初想下這個計策的時候,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讓歷史回歸一原本的軌道,至少要讓曹『操』順利的統一北方。只要曹『操』順利的統一了北方,那么北地異族那里的事就不用擔心什么,這是張仁的初衷。
其次,劉備也被張仁順利的引導去了江夏發展實力,短時間內這對梟雄宿敵也沒什么碰頭的可能。最主要的是張仁想讓劉備順利的接管荊州,那樣的話劉備就暫時有能和曹『操』對抗一陣的本錢,也能為日后入蜀早做準備。起來張仁到是有考慮過,就是當初自己在曹營任職時必竟搞出了不少本不該在這個時代出現的東西,曹『操』的經濟實力比起原本歷史的走向要強上許多,搞不好一南下會打得劉備連棄新野、戰長坂的機會都沒有。
但是現在曹『操』裝病裝出來的效果值似乎也太強了,傳到荊州讓劉備想蠢蠢欲動那就有不太妙。遠了不,要是劉備現在就和曹『操』打起來,誰輸誰贏先姑且不論,一但北方的袁譚、袁尚在這個當口上開戰,曹『操』被劉備牽制住就會失去統一北方的大好機會。
而且真要打,張仁也認為劉備的勝面不高,那這一打無疑就會讓劉備好不容易才恢復的一些壓箱底的老本損失一盡,對劉備不久之后就要奪取荊州的事不利。當初聽徐庶的出仕,張仁也只是擔心徐庶的戰術能力給曹『操』后方造成的破壞會對曹『操』統一北方的大業有很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因為曹『操』目前的主要城池丟失而急急回軍救應,統一北方的大業也會功虧一簣。但就總體層次來還只是定在“搗『亂』”這一個級別上。另外的還有一個前提是徐庶會把諸葛亮給扯出來解決劉備方一向戰略與內政、經濟能力不足的問題。
出于對曹、劉兩方面的考慮,張仁什么也不能讓他們現在就打起來。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張仁不干脆的幫哪一方到底,讓他們一統華夏了之。其實張仁的想法簡單也真的很簡單,一是張仁擔心不管哪方統一后會馬上搬出變味的儒家學去愚民,那么他想逐步去改變大眾思想的想法就會落空,唯有借助殘酷的戰爭,讓強者與強者之間的爭霸迫使他們不得不去重視每一種能夠真正利國利民、富國強兵、增強實力的辦法。而這些只要做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會引發中、下層百姓們思想觀念的漸漸改變。再進一步,當統治者們發現無法繼續愚民,爭霸又確實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后盾,那么張仁打算讓這些霸主們把眼光放到漢時疆域以外的地界上去的想法也就有機會實現。而這種向外擴、掠奪的事一但出現,那困擾了華夏千年的北方異族這個外患很有可能會掉個個兒,轉變成華夏為了國力擴張先拿他們開刀。到那時只怕這些異族反到會成為漢時國人們的“獵物”。
第二也很好解釋,就是張仁真的很怕統一后的無上皇權會再次“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換句話張仁當初就感覺到曹『操』已經有些太過偏向于功利心的走向,而根據書中的記載,曹『操』早在赤壁之戰的時期就大權在握,到中、后期已經漸漸喪失了原本郭嘉提出的“十勝十敗”中的大部分優。而失去的這些優基本上都是與曹『操』在初期沒有大權,隨時隨地都能夠聽從部下們合理的建議有關。這或許就是“絕對的權力”所帶來的一些惡果。也許曹『操』是比較賢明、比較清醒,所以“**”得并不深,但誰又能保證他的后人會如何?曹『操』是如此,劉備、孫權也是如此。
因此,張仁想依舊完成漢末三分天下的想法,就是想讓這三者之間互相制約,間接的完成一種互相發展督促。哪方要是敢**一下,結果只能是走上滅亡一途。而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上,魏蜀吳三方的后人都是因為絕對的權力帶出了**而導致國家的滅亡。劉禪不用去太多;曹睿本來也是挺賢明的一個君主,可還是一副“老子最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們管不著”的思想大興土木,直接『性』的敗壞了魏國原有的國力,大權也慢慢的掉落到了司馬氏的手中;原孫皓更過份,人家曹睿好歹還聽得進幾句話,容得了直言忠臣,可孫皓根本就是對你不滿就殺。
基于這些原因,張仁生怕曹、劉、孫這三氏的后人都有些靠不住,最好還是趁三方最出『色』的君主在世時就把自己想做的一些事給做出來。但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如何不浪費他們有限的生命也是件必需要考慮的事。就拿眼下來,曹、劉一但打起來,會浪費的時間絕不僅僅是雙方交戰的時間那么簡單,像內政恢復、統一北方、袁氏在此期間國力漸漸加強這些連索反應會帶來的后果可不是鬧著玩的。
越想越多,越想也越煩,張仁漸漸的自己都快把握不到他到底是要想些什么。一時著急也忘了這是身在新野府衙的大廳,而不是自家書房,隨口道:“取紙筆來,我理到一頭緒卻抓不住,要記下來!”
趙云與糜竺愕然的對望了一眼,但看見張仁閉目沉思、雙眉緊皺的神態卻都不敢大意。廳中開始為趙云、張仁書記的書吏此刻并未離去,趙云此刻便向那書吏稍稍頭,書吏會意立刻展開紙筆道:“張大人請,人記下便是。”
好在這一聲問話提醒了張仁是身在何處,張仁急忙睜開眼向趙、糜二人歉意一笑道:“沉思太過,不覺失禮之甚,二位見諒!”
趙云道:“依張仆『射』適才所言,曹賊病重一事可能有詐?”
張仁又低頭沉思了一會兒,理出頭緒來后走到書吏旁邊,接過筆在紙上寫了兩行字。一行寫的是“曹『操』之病如何”,另一行是“曹、劉交兵是否妥當”。其實這是寫給旁人看的,張仁真正想的是“如何服劉備一方相信曹『操』是在裝病”與“萬一劉備相信曹『操』病重準備揮師北上又該如何去阻止”。
看著這兩行字張仁又想了許久,最后結合看過的書總算編排好了詞。走回自己的座席倒上一杯酒喝下肚,這才緩緩道:“二位,我必竟曾在曹『操』手下為官六年,對曹『操』如何行事的個『性』還是了解一些的。從大勢上來,曹『操』自官渡、倉亭兩戰大勝后聲威大振是不錯,隱約間有天下無人可與爭鋒之勢。實際上北方袁氏未除可謂心腹之患未去;南有劉荊州與劉皇叔聯手亦不敢令曹『操』輕視;江東孫氏至今已歷三世,這是近年境內山越作『亂』暫時成不了什么氣候,但只要境內稍寧那曹『操』所占據的廬江、合肥也無疑會生出隱患;最后是長安以西的涼州也不見得平靜。總的來,曹『操』其實還是四面受敵,一個處理不當就會召來覆滅之滅。”
趙云遲疑的問道:“張仆『射』所言斯是有理,可是與曹賊之病又有什么關系?按理,曹賊若真是如張仆『射』所的那樣危機四伏,更應該時時向眾人展示其身體康健,好教眾人不敢輕動啊。”
張仁笑道:“適才我不是過袁紹三子之間遠不如表面上那么和睦嗎?糜兄,你應該有打聽到袁譚向許都上表襲爵一事吧?在我看來這就是袁譚想暫時與曹『操』休戰,并借此機會攻襲袁尚的一個舉動。記得原先也曾聽過,袁紹素愛這三子袁尚,本有將爵位官職傳于袁尚之意,連帶著我想那袁尚怎么著也會以袁紹的承襲之人而自居吧?而如今袁譚依位襲爵,又把袁尚趕去了幽州,換作是誰心里都會有所不平啊。更何況我曾與袁尚面對面的打過交道,此人心『性』之高,斷然不會屈于其兄之下。”
趙云微微頭道:“那張仆『射』言下之意,曹賊是有意詐病,想讓袁譚與袁尚認為冀州之患已去,從而挑起二子之間的爭斗,到時好坐收漁人之利?”
張仁道:“正是!不然曹『操』在危機四伏的情況下,若是真病只怕反而不會張揚出去。以曹『操』的御下之才,他真想瞞住什么事難道還會做不到嗎?”
為了讓趙云與糜竺相信曹『操』是在裝病,張仁結合了以前在曹『操』手下為官與書中記載對曹『操』的認知、曹『操』整體形勢的分析等等編出來的這些詞還是不錯的。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