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起來這還真是難得啊!平時的會總是有人在外未歸,人還從來沒有這么齊過。”
張仁笑著把一塊糕扔進口中,大嚼下肚。而他的上手坐著劉曄,必竟劉曄是夷州太守,這個主位張仁主動的讓給了劉曄去坐。
此時的劉曄也不知是從哪里弄來了一個水晶鏡片的放大鏡,正好奇的用放大鏡去觀看手中的書本。聽見張仁這么,抬頭看了下廳中已經到齊的眾人,笑道:“世清,差不多了吧?”
張仁擺擺手道:“一般也沒我們什么事,讓他們去爭。”
劉曄放下書本與放大鏡,沉『吟』道:“爭來爭去,主要都是想多爭幾個人丁吧?”
張仁苦笑道:“沒辦法。現在夷州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特別是青壯男丁勞力,太少了。”
著張仁取過郭弈交給他的圖冊,看了幾眼便一個勁的搖頭。有人會問張仁既然有一定的海運實力,又地處夷州這么個中心,去四方搶人來當奴隸不就行了?其實張仁不是沒有過這樣的想法,也可以這是他早先定下的策略之一,但實際上想這樣做還有不的難處。
首先是張仁當初定為掠奪人口目標的東南亞、南亞、三韓、倭島情況并不明了,自己這里又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遲遲的沒有派出過探查船隊,冒然而為與浪費時間、人力、財力無異;二是張仁手邊的船隊看上去是很龐大,到現在有各類大、中、船只過百艘,實際上六成要用來保持與柴桑、樂陵的海運貿易,三成可以是甘寧的專屬探險船隊,平時是調動不到的。甘寧現在正吵著要去地中海,張仁苦口婆心的勸了很久,這才讓甘寧答應只是先到錫蘭附近,期限是訂在兩年;三是張仁一直在想辦法先從中原一帶抽調人口來夷州,主要就是想保證一定的漢族人口基數,而這么做的目的可能有些讓人不知所謂——他是想避免外族人口過多反到會導致夷州的漢人被外族給同化掉……
“唉……難那!”
劉曄看著張仁在那里不停的搖頭,最后蹦出來這么句話,笑道:“世清,可是在為人丁不足之事而憂心?”
張仁頭。
劉曄道:“你一直是在從河北、徐州一帶收攏流民并轉運至此,另外也有想過以夷州出產之物去曹公那里交換降俘,此計本無不可。只是海路轉運千里,往返常常就要半年時間,且海運人口終究有限,現在至多不過一趟三千。而且流民的收攏也比較難,一般來北地流民都會遷往內張的青、揚、荊這幾州求食,真正會遷往沿海一帶的少之又少。如此算來,一年能從北方遷到此處兩趟四千人都很難得了。”
張仁道:“是啊,這確是我的失策。”
劉曄道:“智者千慮,終有一失,世清也不必介懷。我這里到有一策,世清要不要聽聽看?”
“哦——!”
張仁趕緊用力的拍拍桌子,讓廳中眾人都安靜下來,大聲道:“太守有何良策,我等洗耳恭聽!”
劉曄見廳中眾人的目光都投向自己,干咳兩聲清清喉嚨,心里也知道這是自己獲取大家信任的一個機會。
“我不能讓世清總是護著我啊!”
且劉曄在例會上打算為夷州人口一直不足的問題獻上一策,這會兒廳中安靜下來,劉曄不是馬上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向張仁問道:“世清,你一直是從北方轉運人丁至此,那為什么沒有想過就近去南海、山越等地招納人丁?”
張仁連連擺手道:“嗨——我怎么會沒想過?你當我在泉州立的港岸是個擺設啊?興霸上次也在泉州附近招納了兩千多人過來的。只是我遲遲不在南海、蒼梧、山越這些地方下手也確有我的苦衷。”
劉曄道:“愿聞其詳。”
張仁整理了一下思緒道:“這幾處地方要人丁是能招納到不少,但主要是以山越部族為多。山越部族與孫權交兵數年,對我漢人心中有仇視之意,只怕是人還沒有招到什么,我們就已經先和山越打起來了。其次嘛……真的,我一直不在山越、南海諸地著手,就是不想引起孫權的注意。萬一夷州漸漸富足的消息傳到孫權那里,讓孫權留下心,掃平山越諸『亂』之后發兵來襲,我這里就什么都完了。”
劉曄頭,卻跟著又搖了搖頭:“世清所慮固然有其道理,但你不覺得你慮之太過了嗎?”
“慮之太過?”
劉曄道:“正是,世清你慮之太過了。其實孫權與山越諸族交兵,雖能平,卻難治,充其量不過就是與之相安無事而已。想要真正把山越、南海、蒼梧等地歸入治下,不費上個十年之功只怕根本不行。而在這十年中,世清你能做多少事了?”
(按:根據《三國志吳書.張遜傳》的記載,張遜出仕后先任海昌屯田都尉,之后孫權采納張遜的建議,讓張遜去平定山越諸『亂』,這打了多少年的仗書中沒有記載。不過張遜回到建業與呂蒙圖謀荊州時已經是建安二十四年。如果按張遜于建安九年出仕,十一年去山越平『亂』來算,前后連打仗帶治理有十二到十三年的樣子。)
“這個嘛……”
劉曄接著道:“我自離開許都,按文若的指去柴桑尋張氏宗族,等你的商隊載我來夷州,之后好歹也在那里住了三月有余,閑暇無事之時我有暗中窺視過江東水軍,也打聽過不少江東與山越間的消息。在夷州住了幾月,我又仔細考較過你這里的船只。我認為,孫權的水軍精銳盡在長江、鄱陽一帶,而其戰船舟舯只適何江河水戰,若論海戰爭鋒卻難有其利……甘興霸,你縱橫馳騁于水上多年,可認為我得在理?”
甘寧是水戰的行家里手,聞言捋須沉思許久后道:“江河水戰我是打過不少,可這海戰我卻還真沒打過。不過從艦船的『性』能來看,你的確得很是在理。尋常的江河戰船槳多人眾,意在盡快接舷搭板施以白兵,雖都載有巨弩強弓,卻只是為了壓制對手。這種戰法真要是在廣闊的海面上怕是無用武之地……”
一旁的馬鈞掃上話道:“行軍打仗我不懂,不過我聽你們的話好像聽出門道。那個戰法在于船速夠不夠快,如果船不夠快就難和敵手接舷。不是我馬鈞自夸,上月新建造出的三只中型‘海鷗’采用的是船尾螺旋槳結構,與同等大全槳全員的船只相比較,船速要快上一倍有余……”
甘寧立馬就蹦了起來吼道:“什么?你新式船只造好了怎么不告訴我?馬上調過來給我用!”
“不行不行,還在試航!”
“那不正好?讓我帶出去當是試航!”
“停停停——!”張仁用力的拍了幾下桌子讓他們暫停爭吵,接著向劉曄問道:“子陽,你的這些好像和招納人丁之事相差甚遠吧?”
劉曄道:“不不不,我只是想提醒你一下,不十年之期,至少你在五年之內根本就不用如此擔心孫權,人丁只管放心大膽的去招。張戰你無兵無將,自然不是孫權的對手,但真要是論海戰卻可是以你為尊。而且我料想孫權意在問鼎中原,沿海一帶調不出什么兵力戰船……也可他就算想調也不敢調,曹公平定河北就會南下,荊州劉備亦野心勃勃,孫權必須在長江沿岸屯駐重兵。剩下的那兵馬,還要去平定山越諸族,他又哪里會得閑來顧你?而夷州有這數年的時間,多招人馬多造戰船,介時城防已成兼有海戰之利,孫權豈敢窺視此間?”
張仁默默頭,劉曄看到了太多張仁所沒有看到的地方。
劉曄抽空喝了口茶,潤潤喉嚨后接著道:“世清你可能還是有所擔心……其實我們去招幕人丁不一定就直接要打出夷州的名號,大可施一瞞天過海之計。”
“瞞天過海?子陽的意思是……”
劉曄道:“世清,你可還記得你當初失陷于袁尚的蔣氏莊園一事?”
張仁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抽調幾個得力之人,去泉州附近以豪族之名建莊招人,這樣就可以避過孫權的耳目!”
劉曄神『色』中閃過一絲得意:“正是如此!若是如以往那樣直接打出夷州的名號,一則是很容易引起孫權的注意,二則百姓不明就里,心中猶豫不決之下也會望而卻步。以豪族之名去招納人丁完全可以避開這些軼事,山越一帶強招青壯納為部曲的豪族多如牛『毛』,多一個少一個,又有幾人會留意得到?”
甘寧道:“這到是!我前幾次去泉州附近招納人丁的時候,有不少人想來,可是聽是海外夷州后就退縮回去。”
張仁若有所思的取出地圖看了半晌,與劉曄商量道:“就先在泉州附近立起幾個莊園如何?泉州城可算是出自我手,大部分都掌控在我手中,而且與夷州相隔不遠,往來的錢糧調撥很是方便。有錢有糧供給這些個莊園,應該不怕招不到人丁。”
郭弈道:“師傅,到那時我們可以用辦事之名先帶部份人丁來夷州,教那些人看到夷州的富庶,回頭再帶他們回去眾口傳,自然就會有人愿意遷來夷州生活。”
“嗯……”
劉曄看見張仁面『露』微笑,又在地圖上指出一塊地方來:“世清,如果你擔心山越部族不好掌控的話,不妨對這里也動手腳。”
張仁看了一眼呀道:“交州!?”
劉曄道:“確切的是交州東部諸郡。交州士燮也算得上是一方賢良,其地處交州西部的本城交址附近可謂十數年無戰『亂』侵擾,百姓雖稱不上富足,但也可是民盡安樂,交州東部則不然。早年為躲避黃巾、董卓之『亂』而避入交州東部的百姓極多,散居于此間勉強求生而已,我們甩出大把的錢糧,不愁招不到人。而且因為地處偏僻,士燮與孫權都顧不到這一片地域……世清,這其實就是上蒼留給你的一塊好地方。”
張仁聞言心這句話怎么聽著和豬哥《隆中對》里的那句“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差不多?不過笑歸笑,劉曄的提醒的確讓張仁腦子活絡不少。頭表示贊同劉曄的這些個建議,目光卻漂向了甘寧。
甘寧見張仁的目光向自己瞄過來,大手一擺:“世清你別看我,我要出海去錫蘭!去泉州建莊園招納人丁的事我沒興趣。”
史阿在一旁站起身來道:“大人,您看由我史某去辦這件事如何?”
張仁沉『吟』不語,又目詢劉曄。
劉曄頭道:“史先生的確是最佳的人選之一。于世史先生有劍技宗師大名,建莊立業招納人丁任誰都不會懷疑,且借宗師之名對招納人丁大有益處,尋常的山賊草寇也不敢輕犯。”
甄宓接上了話:“史先生可能不擅治家理財之事,女子不才,家中到有幾個頗擅治家的下人,可以調給史先生聽用。”
史阿一抱拳道:“多謝甄宗主。”
張仁問道:“那……史先生打算去哪一邊?交州還是山越?”
史阿道:“交州吧。交州一帶臨近珠崖,帝師王越也曾到過那一帶,不定我還有機會能碰上他。
“好吧,我抽調兩百部曲與史先生,記得初時不要離泉州太遠,不然錢糧供給可能會出問題。”
“史某記下了。”
張仁看看地圖又犯了難:“興霸要出海去錫蘭,那山越這邊誰去啊?”
黃信搶著出聲道:“大人,我去!”
張仁瞪了黃信一眼道:“你?你平時要和張放一同打理夷州的城防,哪里走得開?”
張放道:“大人,現在的夷州比較安定,周圍的大部族也都與我們交好,并無甚危險。我一個人就能應付下來,就讓黃信去吧,多招些人丁來充實一下軍力有益無害。”
張仁道:“是這么,可是你我都清楚黃信的『性』子……黃信,不是我貶低你,這一類的事你擅為輔卻只怕難為主,因為你機警有余,沉穩不足。”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