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堂門,望著初升的旭日,他心情既高興又澎湃,今天是卓劍山莊的大事,也是日后卓劍山莊的繁榮的初始,所以其象征意義很是值得紀(jì)念。
“爹!”
“卓莊主!”
眾人見狀,連忙上前迎道。
卓嵩微微點了點頭,對他們說道:“大家不要拘禮,我們辦正事要緊。”
說完,領(lǐng)著四人向鍛造閣走去。
鍛造閣內(nèi),那口熔煉飛天隕石的熔爐,此時依舊在熔煉著那塊充滿神秘力量的石頭。
卓嵩望著它,眼角露出微微笑意,已多次熔煉,還熔煉如此之久,想必今日就要大功告成。
他緩緩走上前,探頭去觀察熔爐及飛天隕石,臉上準(zhǔn)備了期待已久的喜悅之情,仔細(xì)觀去,卻赫然現(xiàn)那塊隕石并沒有熔化掉一絲半毫。這讓卓嵩非常詫異,煉熔這么長時間,竟然還是完好無損,在他幾十年的鑄劍生涯中,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就連父親鑄成渦煌劍所用的時間,都不及這熔煉飛天隕石所耗費的時間!
“如此匪夷所思,還真是咄咄怪事!”卓嵩有些驚魂未定,更是有些黯然神傷。
卓亦凡聞言,連忙跑了過去,擔(dān)心道:“爹,你沒事吧?”
“凡兒,我們家真是的再無出頭之日了嗎?這偌大的家業(yè),難道就要毀于我手上?”他雙手搖晃著卓亦凡的雙肩,悲憤道:“爹不甘心啊,爹不甘心啊!”
“爹,你冷靜冷靜,事情沒有那么嚴(yán)重。”
“爹無能啊!我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啊!”
“爹,難道您就這樣放棄了?”卓亦凡安慰道:“爹,你不是說事垂立而輒廢,功未成而旋去,是你經(jīng)常這么教導(dǎo)我的啊!難道你忘了嗎?”
“凡兒,爹真的盡力了,這塊石頭已經(jīng)第三次熔煉了,時間也這么久了!難道上天真的要我卓嵩成為卓家的罪人,卓劍山莊就此隕落?”卓嵩垂泣聲道。
“爹,這還不是最終的結(jié)果。知之難,行之惟難,行之難,終之斯難。”卓亦凡行腔咬字道。
望著卓亦凡少見的認(rèn)真模樣,其余三人都睜圓了眼睛望著他,真不敢相信,這樣的話是從他嘴里說出來的。要知道,他平時可是個油腔滑調(diào)的家伙,不說是荒誕不經(jīng)吧,那也得算不著邊際。眼下認(rèn)真起來,還真讓人不適應(yīng)。
“亦凡大哥真牛!”虎牙眼里流動出一抹佩服的目光。
林清怡美目始終停留在他的英俊的臉頰上,含情脈脈的看著他,顯得很是享受,就連郁清秋目光,此時也變得溫柔起來。
卓嵩抬頭看了看兒子,他平復(fù)了一下悲戚的心緒,苦笑道:“凡兒,你真的長大了,爹真的很高興。平常都是爹在教育你,今天爹反而需要你開導(dǎo),爹有愧啊!”
“爹,你別這么說,你擔(dān)負(fù)了太多的責(zé)任,把鑄劍看的太重了!”卓亦凡寬慰道。
卓嵩深吐了一口氣,嘆道:“鑄劍之事,既已如此,還是先把你們的是辦了吧。”
卓亦凡見父親心情有些好轉(zhuǎn),就趁機(jī)說道:“對啊!爹,你得幫我們把禪杖熔掉了。”
卓嵩點了點頭,神情落寞的向放置神農(nóng)鼎的地方走去。
卓亦凡跟在后面,只見此鼎呈青綠色,鼎口雙耳,口小腰圓,附有上古圖騰,鼎下有三足,有龍紋盤曲而上,猶似直上青云。
鼎腹暗紅,內(nèi)壁刻有百獸千草,走近鼎身,一股旃檀的清香環(huán)繞于鼻,讓人神清氣爽,直達(dá)心肺。
“這鼎怎么如此之香?”卓嵩驚嘆道。
郁清秋走上前,嫣然一笑道:“這是神農(nóng)鼎,原本是煉制百藥之鼎,所以有股藥香。”
“神農(nóng)鼎?”卓嵩吃驚道:“在古書上,倒有過記載,神農(nóng)煉制百藥的古鼎,沒想到今日有幸能見到如次罕見之物。”
“它起初是用來煉制丹藥的,不知是否能把金屬之器煉化?”卓嵩懷疑道。
“卓莊主,不必過濾,此鼎雖是煉制丹藥之物,但皆因由此,從上古至今,積聚了無數(shù)仙草靈石之氣,其中更是帶有無法言明的神秘力量,可以熔化世間堅硬無比的方物,它也因此成為我們巴山弟子無比珍視的什物。”
“真是沒想不到,你們巴山原來這么厲害,我只從那些跟我們山莊做寶劍生意的江湖人士經(jīng)常提起蜀山。”卓嵩由衷贊嘆道。
郁清秋聽后,默然不語。看得出,受清風(fēng)道長的影響,她對蜀山派現(xiàn)在的恣意妄為也甚為不滿。只是礙于情面,她沒有對卓嵩進(jìn)行反駁
少頃,按照廬陽真人告知的方法,郁清秋將神農(nóng)鼎開始進(jìn)行置放。
她走上前,伸出纖細(xì)的手指輕拂鼎口處,把沉積在鼎沿的灰塵擦去,這時鼎沿上顯現(xiàn)出兩圈小字。
最大一圈小字,也是最外層的一圈,刻有南,西,北,東。
第二圈也就是最里層的一圈,與外圈的字依次整齊對應(yīng)著則是火、金、水、木。
下面的鼎腹有大段文字,所記鼎文內(nèi)容清晰可見:
中生土,皆為鼎底,匯東南西北中,至木火金水土。
以五位對五行,五位環(huán)行,以五行繞五位,五行環(huán)生。
轉(zhuǎn)其位燃異火,異火既四火,四火為尊,皆為焚天紫火,幽冥鬼火,六丁神火,萬靈古火。
四火異位而生,也以異位而滅,五行相生,亦有五行相克。
卓嵩按照郁清秋放置的要求,擺好鼎位,然后按其對五位與五行的位置,轉(zhuǎn)動鼎身。
因鼎口有字,遂擺放的很是容易。
五位與五行就位,禪杖屬金,五行中火克金,選用五行火性,五行火性對應(yīng)方是南,遂鼎耳正對南。
鼎位按五位與五行擺好,放置禪杖于其中,用熊熊大火燃之即可。
卓嵩將黑石和石質(zhì)水置于鼎的下面,并點火燃燒。
少頃,鼎身通紅,猶如傍晚的夕曛,伴隨著滋滋的聲音,像水激在燒紅的鐵塊之上。
望著這一幕,眾人皆是往后一退,神農(nóng)鼎口不斷露出火頭,黃芯藍(lán)焰,像是藍(lán)色的海水,從鼎口奔涌跳躍。
堅硬的禪杖,在鼎中矗立著,隨著鼎身的赤紅,神農(nóng)鼎猶如即將迸的火山口,里面不斷傳出沸騰咕咚的聲響。(未完待續(xù)。)8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