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剛才這番話已經涉及到大明朝這一百多年來最可怕的秘密,那就是太醫院和外朝文官勾結。
太醫,太醫,顧名思義就是給皇帝看病的郎中。表面上看起來,或許這是一個技術崗位。
但其實大家都想錯了,太醫院的醫生僅僅是一個官職而已。
明朝實行的是嚴格的戶籍制度,太醫這個職業是世襲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父親是太醫,那么,你一生下來就注定要給皇帝開方子治病,無論你對醫學感不感興趣,是否有這方面的能力。
國家這么規定了,你就得干,干到老,干到死,然后讓你的子孫接班。
有一句俗話是這么說的:京城有十可笑,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神樂觀祈禳,武庫司刀槍,營繕司作場,養濟院衣糧,教坊司婆娘,都察院憲綱,國子監學堂,翰林院文章。
這固然是笑話,卻也充分說明這些東西的不靠譜。
因為醫術堪憂,一遇到宮里的貴人生病叫太醫院下方子。太醫們首先想的不是如何治好病人,而是一旦出了事怎么推卸身上的責任。猛藥是不可能下的,一輩子都不可能。左右不過是甘草、枸杞、川貝、人參、枇杷葉之類吃不死人,滋味又不錯的補藥。
遇到貴人們傷風,索性一句“多喝熱水”連方子都不肯開。
如此一來,太醫院就充實著大量官僚,真正醫術高明的人也沒幾個。
既然是官僚,必然和官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特別是這一崗位還能經常出入宮禁,接觸天底下權勢最大的人,也必然是朝堂大人們爭相籠絡的的對象。
如果……如果說太醫真要對皇帝不利,實在太簡單了。
朱倫艱難地問:“伯父,這太醫給人開的方子可都是要留檔的。而且,給人下藥之前都要試毒……豈能那么簡單。”
朱希忠:“人和人的身子是不一樣的,譬如有的人身體健壯,內火旺健,下的方子藥性就得溫和,以溫養為主。若是一味用大補之物,難保不陰陽失調。長此以往,身子就垮了。你去查方子,都是人參、鹿茸,這東西可沒毒,你又憑什么治他的罪?”
他繼續淡淡道:“是藥三分毒,何況有的藥本身就有毒性,如何首烏、馬錢子,下藥的時候極是考究。需要臣藥、佐藥、使藥輔助,分量如有偏差,后果就嚴重了。還是那句話,人和人脈象不同,用多少量全憑太醫心意,你也挑不出錯來。”
朱倫一身都冷得僵了,想起孝宗正德皇帝的往事,心中全是可怕的念頭。
正德天子可是敢于騎馬直沖韃靼軍陣,并手刃數名強敵的勇者,他的龍體何等旺健。可僅僅是因為在淮安清江浦落水受了涼就龍馭賓天,這可能嗎?
別說是他,就算是普通人受了涼,只喝熱水,養上六七日就能痊愈。
難道是被人下了藥?
是的,這個可能實在太大了。
正德皇帝可是將整個朝堂的大老都得罪干凈了的,難保大家沒有除掉他的心思。
這其中,內閣首輔楊廷和的嫌疑最大。不然,為什么天子駕崩,他并沒有從正德一系的子侄中選一位藩王繼承皇位,而是選了八桿子也打不到一塊兒,血緣已經很遠的嘉靖天子?
還不是因為當年萬歲年幼好控制。
按說,今上是楊廷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