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嘉靖四十一年空明案這場風波在拖延了一段時間之后,終于以刑部尚書黃光升這種完全不講究法律程序和組織程序的方式得以解決。
空明就是一個心腹大患,他一死,皇帝再不用擔心這案子深挖下去,牽涉到裕王和景王奪嫡之爭;徐階也不用擔心自己被人誣陷,以至黯然退出政壇,說不好還會抄家滅門;陳洪和朱希忠也不用害怕事情暴露,被朝廷深究。
他這一死,可謂是皆大歡喜。
唯一不滿的就是科道這方最喜歡刷存在感的勢力了。
言官本欲借此案發動對廠衛的進攻,如果能夠給陳洪一個狠狠的教訓,甚至能因為限制廠衛的勢力,那可是文官政治前所未有的勝利。
可惜,人犯這一死,一切都是白搭。
科道便將怒火發泄到黃尚書頭上,于是,彈劾折子又像雪片一樣飛去內閣,參劾黃光升置《大明律》于不顧,專橫、跋扈、違制。
搞得黃大司寇很是狼狽。
這個時候,徐階已經重回內閣,他還能說什么呢?
老徐和袁煒經過這一場合作之后正處于蜜月期,自然是一通駁斥。另外一個大學士李春芳雙拳難抵四手,保持了沉默。
折子送去司禮監之后,皇帝直接留中不發,來個不予理睬。
這下,科道更來勁了。
就在這個時候,皇帝下旨讓朝臣公推內閣首輔一職。
經過一番折騰,眾望所歸的徐階終于成為宰執天下的首魁,袁煒也順次進位次輔之職。
同時,高拱也入內閣做了相爺,算是將內閣四位大學士補齊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天子再次下詔,說內閣人手不足,準備再補兩位閣老,讓大家議一議。
明朝內閣的人數一般都在四到六人之間,沒有一定之規。人數最少是在仁宗朝三楊開泰時代,只有三位閣老。
入閣為相可是明朝文官的最高政治理想,尤其是在內閣眾相合議擬票的情況下,權柄比起以往卻要大上許多。
一時間,有資格入閣的部院大臣,甚至有過巡撫一方履歷上沒有問題的侍郎們也動了心。
整個京城到處都是各位大人幕僚活動的身影,縱橫捭闔,利益交換,打擊對手。
這其中,掌握著輿論的言官清流們自然在各方勢力爭取的目標。
經過這件事的沖擊,科道們注意力得以分散,也再沒興趣去糾纏空明案。
這段時間,京城流言四起,一系列相關人等的名字被人津津樂道。很快,大家就排出了未來可能入閣的官員的名字。
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落下,整個京城都被覆蓋在一層厚厚的白色棉被中。
時間已經到了十一月中旬,再過得四十日就是春節。
這一日,周楠從西苑當值出來,也不忙著回家,先去了一家叫《竹里館》的酒樓去見一位客人。
說是《竹里館》其實,也就是后面的院子里種著一叢可憐巴巴隨時都有可能死去的斑竹。但這里的廚師手藝非常好,據說以前在臨清州的一位漕運官員家幫過廚子,做得一手濃油赤醬的魯菜。
我們的周舍人平日里侍侯茹素的嘉靖天子,回到家里又是不喜葷腥的荀芳語,別說嘴里淡出鳥了,只怕連洪水猛獸也鉆出來了。
今日無事,肚子里的讒蟲兒再遏制不住,索性就到這里來犒賞一下自己。
剛進酒樓,厚棉布門簾兒一掀,就有熱氣撲面而來,肩頭的雪花就融了,濕漉漉頗不舒服。
史文江忙走過來,接過他解下的大敞,笑道:“三賜先生來得可早了,客人還沒有來,你我早早兒地在這里等著,未免太抬舉人家了。”
周楠斜眼道:“文江,什么三賜先生,坊間笑談你也拿來埋汰于我,再這樣我要翻臉了。”
史文江在周楠面前隨意慣了,繼續調侃道:“周大人出入公主殿下的府如如無人之境,別說三賜,就算是三十賜也是有的。但凡你有用不著的東西,不妨送給我,宮中的用具那可是花錢都買不到的。”
周楠苦笑:“文江,這事……可不好亂說。你都是做官的人了,自有俸祿銀子,怎么還問我要東西?天兒太冷,咱們還是見進雅間喝幾杯酒暖和暖和身子。”
史文江:“好,咱們上樓去。”
前一陣子,周楠在徐階那里提出想給自己的幕僚史文將謀個官職。
周楠現在是徐階手下的得力干凈,他說的話,徐閣老自然點頭。就讓補了史文江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