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崖峭壁,白云腳下,草木不生,飛鳥罕至,清絕空幽,遺世獨立。
今朝劍氣縱橫,擊長空,激云霄。
地是思過崖,人是幽星夜,演劍翻飛,翩然如鴻。
良久,
方停。
引劍歸鞘。
重重吐息,舉步崖洞邊上,拄劍而立,面壁沉思。
明月天始終靜坐在一側青石之上,或旁觀,或養神,或吐納。
凌不亂這段時間一直在尋找柳清風,不僅派出弟子找,本人也時常去各峰間轉悠,只是這幾日被屈不就等人來山之事給耽擱了,而等事告一段落,來華山的各派高手受了幾日招待,也陸續回程,便又繼續開始找尋之事。
如今“不”字輩的師兄弟們也在,這種事自然瞞不過他們。
其實日前凌不亂便與他們提過要尋找柳清風之事了,但并沒有坦白這是寧清華所要求,甚至連寧清華尚在人世也都還瞞著未報,對他們的說法是華山式微,青龍門難保不會卷土重來,便希望請柳清風再出江湖,一來坐鎮師門,震懾宵小覬覦他真的現身人前,總比天榜上一個名字有威懾力多了。二來則是希望他能指導后輩劍法武功,以期更好地培養門人。
徐不動幾人暫還不急著回去,見他又興此事,便加入其中,幫忙在山中尋找柳清風蹤跡。
幽星夜也在其中。
她是華山眾人風風火火找柳清風兩日后加入的,一來,確定為少掌門之后,她又去藏書樓待了兩天,連日憋在里面,不悶是不可能的,的確也該好好透氣,再來,也更重要的是,這位傳說中的天榜第一,華山劍圣,她當然很有興趣會一會,見識一番是怎樣風采
她早從凌不亂口中得知,當初風不狂是死在柳清風手上的。
當時凌不亂身負重傷,意識模糊,兩人交手又太快,他甚至連看清楚都做不到,只記得從兩人碰面到分勝負,只是一眨眼功夫,便有了風不狂被柳清風一劍穿心的結果,雖然沒有當場身亡,還反而讓他逃下山去,但這么多年毫無消息,早已因此而死大概是毋庸置疑的。
當初風不狂釀下華山血案之時,已是單是內功已至大周天八重,甚至以他自己所言,那時候他殺絕頂高手已如等閑,武功之高實是深不可測,但饒是如此,尚且抵不住柳清風一劍,華山劍圣的實力,可見一斑,而今,已將近三十年過去了,他尚且在世,無疑只會更加恐怖。
單以此事論,她便一點不懷疑柳清風這天榜第一有沒有水分,甚至反而懷疑,這天榜第一有沒有被百解樓低估了。
好在這恐怖的華山劍圣是自家先輩,并非敵人,不僅不用擔心,甚至還可能收刮一番,看看有沒有好處能得她有些懷疑,獨孤無沖所言莫名其妙就會了的刀劍歧途,跟這位柳師叔祖是不是有關系。
來思過崖尋找,則是因為凌不亂提過,三十多年前,柳清風退隱之后,便索居此處,至于是崖上崖洞深處,或者崖下兩丈那貼壁而走的鐵索棧道盡頭,所謂“勾玉天臺”處的洞室,或者兩處換著住,他那時又不需要弟子每日送飯上來,也就不得而知了。
此地凌不亂早已來尋過,并無所得,才將目光放至其余諸峰,柳清風三十年不挪窩的可能說大不大,說小也并不小,幽星夜是來碰運氣罷了。
當日一番搜羅,崖洞里是無什么收獲,但待去崖間那處洞室時,卻有驚人結果這結果并非找到了柳清風,而在于洞壁那些痕跡。
所謂站得越高,看得越遠,武學之道,亦是如此。
時隔數載,那些以往屢屢所見,只當不知是誰窮極無聊劈出的普通痕跡,此番再看來,卻隱隱醞釀了一種神意。
那是劍意。
鋪滿洞室的每一道痕跡,都是劍痕,而每一道劍痕之中,都醞釀著劍意,對每一名已生通玄武感的劍術高手而言,皆是無價瑰寶的劍意,讓這十步見方的小小洞室,成為一座遠離塵世的劍道寶藏。
這些劍意軌跡交錯,編織成網,深邃,莫測,以及無雙鋒芒。
經不起仔細觀摩,經不起凝神感觸,卻不是那劍意,而是幽星夜……以她如今的劍法領悟,對那些劍意只是稍加細感,便已心神巨震,仿佛被千百劍劈中,被生生從某種劍意感悟之中強行劈出來,精神毫無疑問遭受到不輕創傷。
隨后躲入那隧洞,一連休養三日,方才恢復元氣。
她到思過崖上,凌不亂與寧為玉是知曉的,雖然沒有再回去,也只當是沒有收獲,順便回百花谷去了,有他們幫忙遮掩著,幽星夜上山不回失蹤數日一事,也沒在門中生什么亂子,只是對她這“不告而別”,等事后回去,被寧為玉好一通埋怨,也是到這時,才知道華山眾人因連尋多日,皆毫無所獲,已都放棄,在前一日時,已經由屈不就帶路,前往他找到風不狂遺書遺信的山谷查探,凌不亂亦跟隨其中,如今華山上只剩下了寧為玉和文不書兩個“不”字輩高手坐鎮看顧。
回來與寧為玉報過平安,幽星夜當日便又火急火燎上了思過崖,這回她不敢貿然去感受那些劍意,而是枯坐養神,打算將精氣神提足到巔峰,再舉試探,結果還沒等再冒險感悟,第二天先等來了興師問罪的明月天。
原來,當日約好的半月時間已過,明月天見她還不回谷,便親自來找她了,因為走得是勾玉頂這邊的路,直接便在這里和幽星夜撞上。
弄明白事情,明月天倒是沒有再怪罪了,她不精劍道,亦不感興趣,便上了崖頂,不做打擾。
所以說,她是幽星夜的福星無疑。
她在崖上沒多久,便于崖洞旁發現了另一道劍痕,并不明顯,若不細看,便很容易漏過,時有所感,便叫幽星夜上來觀摩,結果發現,這劍痕中,竟也蘊含劍意。而且這劍意與下方洞室那些似出同源,但強而柔和,絕無那般鋒芒迫人,正適合參悟,以此為基,觀摩感悟,增進劍法修為,當能推開下方洞室中的劍意之門。
此后她便心無旁騖,日夜面壁參悟,若有所獲,便拿上劍演練一兩遍,過后又復觀摩,連日不輟,沉迷其中,比原先觀看紫氣玄功還要投入,若無小饕餮功早先在體內積攢的事物精華時時反哺,使她幾若辟谷,說不定劍法沒領悟成,人就要先餓死了。
反而明月天雖然想要在旁相伴,無奈人鐵飯鋼,每日需要回去補充食物與水。
就這般如癡如醉,沉迷劍中,恍惚間便到了今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