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襄陵城的第三日,秦翼接到斥候回報,牛輔張濟用了一天時間攻下雒陽城,袁術派至雒陽的三千守軍敗回豫州。
同天,趙云、楊隨各帶一千騎兵離開襄陵縣城,進駐射陽山和姑母山。
隔了一日,秦翼再接斥候報告:牛輔派華雄、李肅領三千騎兵為先鋒,轉道北上,從其行軍方向判斷,正是往襄陵城而來。
接到這個消息,秦翼當即召集眾將議事。
“諸位,襄陵城離雒陽有四百里,華雄率領的全是騎兵,每日能行軍百里。若是不惜馬力,每日行軍二百里也不在話下。因此,秦某推斷,華雄最多行軍四天便能抵達襄陵。斥候交替傳送消息,已用去一天時間,也就是說,華雄最遲三日之后便會抵達。如果行軍速度快,兩天后便能到達襄陵了。”
聽秦翼介紹完情況,楊奉便說道:“華雄既為前鋒,應該不會立即與我軍開戰。再說,他帶的都是騎兵,也不利于攻城。但前鋒既出,想必牛輔的主力也會隨后起行了。”
秦翼點點頭:“楊兄說的極是!華雄既奔襄陵而來,那牛輔也必然會走這條路。因此,我們應全力應對。”
李樂接過話,說道:“大帥,我們也要防止牛輔聲東擊西,李某建議,通知天井關的兗州兵馬,讓他們加強監視河內郡動向,同時做足應戰準備。”
“李長史思慮周全,某也認為要防止牛輔聲東擊西。”戲志才附和道。
秦翼便道:“那此事便有勞軍師,派人聯絡曹仁。”
“諾!”
“那我軍該如何應對華雄?”楊奉問道。
秦翼看向戲志才。
戲志才沉思片刻,便道:“某認為,不管華雄會不會主動與我軍開戰,只要他進入襄陵縣境內,我們都應該給予迎頭一擊,爭取一戰將其擊敗!”
“對,趁著華雄兵少,我軍集結一切力量,將其擊敗,以此提振士氣,滅敵威風!”徐晃當即附和戲志才的話。
秦翼看向楊奉和李樂:“司馬和長史以為如何?”
楊奉道:“某的大刀早已饑渴已久,剛好拿華雄祭刀!”
李樂也點頭道:“某也贊成先擊敗華雄。”
“那好,便先擊敗華雄!”秦翼一拳砸在桌面上。
楊奉起身,道:“大帥,某請戰,愿迎戰華雄!”
秦翼看著楊奉微微一笑,搖頭道:“此戰,本帥欲親往。”
“不可!”楊奉和李樂同時出聲。隨后,兩人對視一眼,李樂就閉嘴不言了。
楊奉說道:“大帥身負三軍安危,豈能親自帶兵出戰?”
秦翼笑道:“楊兄,你也是一郡太守,你不是也請戰了?”
楊奉被秦翼噎了一下,隨后就辯解道:“現在是在軍中議事,只談軍中官職,不談郡中官職。”
“楊兄,某之所以想親自應戰華雄,并非爭強好勝。而是,在討伐董卓之時,某曾與華雄有過數戰,他每次都敗在某手下。因此,若他得知是某親自率兵應戰,必生怯意。”
“哦,原來你是想嚇唬華雄啊!”楊奉恍然大悟,隨后便道:“大帥親自出戰也行,但是,你只需坐鎮中軍調度,用你的名頭嚇唬華雄便是,沖鋒陷陣的事情,就交給楊某吧!”
楊奉的話音剛落,徐晃就起身說道:“殺雞焉用宰牛刀,楊司馬,華雄還是交給某收拾吧。”
楊奉還想再爭辯,秦翼一擺手說道:“二位不要爭了,此戰,你二人皆隨同本帥出戰便是。”
“諾!”徐晃和楊奉都樂了。
隨后,秦翼就轉身盯向地圖,說道:“戰場該選在何地呢?”
戲志才起身,走到地圖跟前,一指襄陵南部一個地點,道:“此處甚好!”
秦翼一看,戲志才所指之處名為桃谷渡,乃是汾河上的一個渡口。
“為何選在此處?”秦翼詫異的問道。
戲志才道:“昨日,某與李長史南下查看地形,便覺得桃谷渡很適合打一場阻擊戰。”
李樂也起身說道:“桃谷渡乃連接汾河兩岸的重要渡口,兩邊皆是平坦的河灘,能夠擺開大軍。同時,這個季節河流很淺,不需坐船便能渡河。華雄若帶軍來襄陵,必走桃谷渡,我們可以半渡而擊。”
“正是如此!”戲志才說道。
“那就這么定了!”秦翼點頭道:“某率城中剩余的兩千騎兵,再加兩千步兵出戰。由楊司馬率領騎兵,徐都尉率領步兵。戲先生和李長史留守城池。另外通知趙云和楊隨,用心留意桃谷渡戰事,隨時出兵支援。”
“諾!”
………………
第二日一早,秦翼又接到一波斥候的回報,說是牛輔的主力已經離開雒陽城,行軍路線與華雄相同。
秦翼便率領四千人離開襄陵縣,去往桃谷渡。襄陵縣內,就只留下兩千人守城了。
行軍一日,傍晚時分,秦翼的大軍便趕到了桃谷渡口。
汾河是襄陵縣的一條大河,由北向南貫穿襄陵縣全境。但在桃谷渡這里,汾河恰好轉了一個彎,形成一段約有十多里的東西流向河流。自襄陵城南下,或從汾河南岸北上,必經桃谷渡。
豐水季節,桃谷渡是一個渡口,但眼下正值春天的旱季,汾河水流變得很淺,即使不用船,行人也能趟水而過。
桃谷渡兩岸皆是平坦的地勢,秦翼在北岸選了一處離河床約有七八里的地方扎下大營。
當天晚上,他又收到斥候報信,說是華雄已行至距離桃谷渡百里處,預計明日天黑前就能趕到桃谷渡了。
接到這個消息,秦翼有些感到意外。華雄行軍的速度太快了,按說,作為先鋒,應該與主力保持一定距離,不能離得太遠。華雄行軍如此快,豈不是已經把牛輔的大軍遠遠甩在后面了?難道,是他立功心切,想憑借這三千人馬拿下襄陵城?
秦翼與楊奉商量過后,認為己方應以不變應萬變,反正華雄要走桃谷渡,不管他打的什么主意,就在這里等他好了。
轉日,午時過后,秦翼的軍隊便傾巢而出,趕至桃谷渡北岸,擺開了陣勢。
華雄的軍隊來的比秦翼預計的時間早了半個時辰,半下午時分,斥候就回來稟報,說是華雄已至桃谷渡南岸十里處,并停止行進,似乎要扎營。
“看來,華雄是打算先休息一晚,明日再渡河了。”秦翼對楊奉和徐晃說道。
楊奉點了點頭,道:“華雄不傻,長途行軍疲憊,他自然不會立即與我軍開戰。”
徐晃道:“也要防止華雄是故意示弱,說不定,他會在晚上渡河呢。”
“有道理,咱們今晚就枕戈待旦,與他耗上了。”秦翼說道。
“那……我們是不是留下部分兵力監視華雄,主力回營休息呢?”楊奉問秦翼。
秦翼想了想,便道:“再等等吧,離天黑還早。”
秦翼的大軍繼續保持戰斗隊形,在北岸等候。為了讓士兵保存體力,秦翼命他們就地坐下,只保持隊形即可。
又等了一會兒,忽見對岸有一騎奔來。秦翼忙命一隊約十人的親兵上前,監視來者的舉動。
那騎士涉水渡過汾河,與秦翼派到河邊的那隊親兵接觸過后,又調轉馬頭,渡河回轉。
過了一會兒,那隊親兵返回,隊正將一封信交給秦翼,說道:“主公,是華雄派人送信給您。”
秦翼接過信,展開細看。
看完信之后,秦翼便轉交給楊奉,道:“華雄居然想勸降我。”
原來,華雄寫給秦翼的是一封勸降信。信中,華雄先與秦翼套近乎,說是在去年就與秦翼相識,對于秦翼的謀略武藝,他極為佩服。隨后,他便說,即使秦翼再厲害,卻也擋不住牛輔的上萬大軍,與其與牛輔開戰徒增傷亡,不如秦翼歸順牛輔。華雄說,他會向牛輔舉薦秦翼,讓他繼續擔任上黨郡太守。
楊奉看完信就火了:“這華雄太目中無人了,只知勸降秦賢弟,卻絲毫沒有提及楊某。”
“啊?某非他若勸降楊兄,楊兄就會投降?”秦翼有些哭笑不得了。這個楊奉,居然還吃醋了!
“某自然不會投降。只是,華雄也太看不起某了!”楊奉仍舊憤憤不平。
秦翼道:“華雄就是一莽夫而,他恐怕根本就不知道楊兄的威名。楊兄何必跟這種人置氣!”
楊奉也冷靜下來,問秦翼:“那該怎么回復華雄?”
秦翼想了想,忽然問徐晃:“大哥,華雄不認識你吧?”
徐晃道:“某雖然在洛陽宮中當過差,但除了見過董卓、李儒和呂布,西涼軍其余將領,皆未與某謀面。”
“那好,你扮作普通士兵,渡河去一趟華雄那里,告訴他八個字,要戰便戰,不戰便回!這便是秦某的答復。”
“哈哈哈,說得好!”徐晃大笑。
楊奉眨了幾下眼睛,茫然道:“送句口信而已,何必要讓徐都尉親去?”
“哈哈,我二弟這是想讓我順便探察一下華雄的虛實啊!”徐晃說道。
秦翼點頭道:“知我者,大哥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