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城外的秦軍更不是當年的燕軍可以比擬,統軍大帥乃是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的秦將王翦和三十萬秦軍虎狼之師。
在廉頗的防守下,子嬰的那點小聰明根本上不來臺面,任是何等計謀,廉頗根本不上當能奈若何。
沒法取巧之下,秦軍也只能揮軍強攻,一次次的強攻看似搖搖欲墜的壽春城,卻一次次的堅持了下來。
只有三萬第一次拿起兵器守軍的壽春,在秦軍三十萬大軍的日夜圍攻之下,卻足足撐了一個多月。
直到二十四年四月中旬,壽春城墻才因為兵力不足被秦軍強攻下。
進入壽春城之后,王翦并子嬰率領著一隊士卒向著楚國王宮奔去,一路上可以說是暢通無阻,沒有受到任何的阻擾。
所有的能戰之士,差不多都已經死在了這一多個月的城墻保衛戰之中。
來到楚國王宮,堂堂楚國的王宮的大門甚至已經直接洞開無人守衛。
王翦子嬰率人一路來到了楚王負芻的寢宮之前。
直到這里,子嬰才遇到了唯一的一波楚軍,約莫五百名滿身煙塵的軍士,死死的守在楚王負芻的寢宮之前。
顯然這些楚都僅有的守衛,應是得知城墻被破之后從其它面的城墻上撤退下來的。
然而站在最前面的卻是一員老的頭發胡須都已經蒼白如雪的老將。
雖然瘦弱,然而眼中的銳氣卻不亞于青壯,其中仿佛隱藏著千軍萬馬。
一個人,一桿長刀站在這里仿佛便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
看到這個人,王翦忍不住瞪大了雙眼。
仔細打量了一番之后,雙手抱拳行一軍禮開口說道:“難怪一個空虛至此壽春城如此難啃,原來是廉大將軍在此坐鎮!后生王翦見過廉頗大將軍!”
軍旅一生的王翦,自然見過廉頗的風采,當他還是秦軍的一名校尉之時廉頗之名便已經威震七國,有不敗之名。
在廉頗面前,他王翦確實是一名后生晚輩,廉頗在時哪怕秦國的傳奇名將白起亦是難以破趙。
子嬰一聽,心中劇震!
這竟然是廉頗!他竟然還活著。
自己前去往趙國之時,廉頗便已經因為郭開的讒言而離趙去魏,故而雖然在趙國多年,子嬰也沒能見過這名在歷史上留下無盡的嘆息的名將。
不曾想,卻在這楚國王都以這種方式見到了。
當下亦是隨同王翦一般,恭恭敬敬的向著廉頗行禮說道:“秦國子嬰,見過廉大將軍!”
雖處不同陣營,但卻可以令敵國之將嘆服,當今之世恐怕也就廉頗一人而已。
“汝二人,吾亦聞之,趙國即滅,即為爾等所為。”聽完王翦和子嬰的話,廉頗皺著眉頭說道:“當年吾不能以死以報君父,今日在此我廉頗不倒,爾等休想前進一步!”
廉頗生于趙武靈王時期,可以說是見證了趙國的巔峰、衰落乃至于滅亡,對趙國的感情可以說是厚重如海。
年老之時哪怕羈旅異國,也一直想著能夠重新披掛上陣,為國效勞。然而在權臣郭開的操作下,徒然給后世留下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嘆息。
滅掉趙國的王翦、子嬰,在廉頗心中自然有著不解之仇。
王翦、子嬰明白,憐憫對這位傳奇一生的老將軍而言無異于侮辱,廉頗也不需要這個。
“擂鼓!”王翦命令道。
“咚咚咚咚……”在這楚國的深宮之中,一陣陣悲涼的戰鼓聲音開始游蕩。
“全軍出擊!”王翦舉起長劍,高聲喝道。
雖然楚軍依然剩下五百殘軍,然而所有的人都清楚,王翦命人擂起戰鼓,而且所有的秦軍將士一同發起了進攻,所為的只是一個年邁的老將。
以一軍伐一人。
而與此同時,廉頗也仿佛回到了年少之時馳騁疆場的時刻,一舞長刀,高聲喊道:
“大趙兒郎,隨吾殺陣!”
廉頗身后的五百楚軍,沒有人在意老將軍恍惚間把他們當做了他故國的部下。
雖然廉頗不是楚國人,然而這一個月以來,在這些人的心中廉頗無疑已經樹立了崇高的聲望。
這五百人不顧自己滿身的疲憊,隨著老將軍前進的步伐,猶如飛蛾撲火一般撲向了秦軍。
雖然剩下的楚軍爆發出了極為強悍的戰斗力,然而他們人數實在是太少了,面對源源不斷的秦軍,跟在廉頗身后的楚軍越來越少。
而廉頗雖然依然勇武,揮刀斬殺一連了三名秦軍之后轉而把長刀刺入第四名秦軍的身體。
然而至此時,老將軍的最后一絲氣力仿佛已經用盡,甚至連長刀都沒有力氣拔出。
趁著這個空檔,當下便有十余桿戰戈,一同刺入了廉頗體內。
“好好的大趙,怎么說亡就亡了。”嘴角流著鮮血的廉頗呢喃道。
一代名將廉頗,最終死在了戰場之上。
廉頗一死,楚王寢宮之前剩下的死士也很快被清理干凈。
子嬰和王翦緩緩地走到廉頗尸首跟前。
雖然身死,老將軍卻依然怒目圓睜,仿佛有著偌大的不甘心。
子嬰從身邊的侍衛手中取過一柄長劍,一甩頭割下了自己的一束發絲輕輕地放到廉頗的身上,王翦見狀也同子嬰一般割下自己的一束頭發放在廉頗的尸首上。
此時儒學尚未盛行,還沒有達到后世“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地步,然自己的頭發卻也不會輕易的割斷。
特殊情況下,頭發也有代指頭顱之意。
“此五百人,尸首焚之拋入大江。將廉頗大將軍秘葬于溫窯靈臺。”王翦起身之后,命令道。
在楚王寢宮之前寧死不降的五百楚軍,子嬰對他們雖然心存欽佩,然而他卻明白王翦的做法確是最為合適的。
正是因為他們寧死不屈,這才不能讓他們留下一絲一毫的殘留。
“秦滅六國,楚最無辜!”這是后世范曾的話語,雖然略有偏頗卻可以看出楚地民眾的心態。
王翦深知楚國民風剽悍,若是不銷毀這五百人的尸首,給楚人留下這么一個緬懷抗秦先烈的由頭,很容易讓當地的民心不穩,甚至一直仇恨秦國都有可能。
至于溫窯靈臺則是趙國歷代先王的王陵所處,廉頗為趙國征戰一生,甚至連死都不忘故國,將他葬在此處,也可見的王翦對廉頗這一員老將的敬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