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不過是個不詳之人,那能為人之母阿!”此時,漂母卻有些黯然的說道。 </p>
畢竟幾乎所有的人都稱呼她為不詳之人,自己這樣的身份,哪怕是收養韓信,也覺得自己沒有資格作她的義母。</p>
子嬰從漂母的表情看得出,并非漂母不愿收下韓信,而是有些自慚形穢罷了。</p>
當即對韓信說道:“你可愿拜漂母為義母。”</p>
子嬰說完韓信心中早就已激動莫名,自己父母亡后,對自己最好的人,除了子嬰便是漂母了。</p>
在為自己帶飯的日子里,簡直就是把自己當做親生兒子一般。</p>
子嬰話音剛落,子嬰當即便跪了下來:“韓信愿拜漂母為義母,自今往后愿侍奉左右。”</p>
說完便向著漂母連續磕了幾個響頭。</p>
而見韓信不嫌棄自己,漂母當是老淚縱橫,沒曾想自己年老了還能有一個兒子。</p>
趕忙上前兩步扶起韓信,一把摟在了懷里。</p>
“好孩子!”一邊說著一邊痛哭起來。</p>
好一陣,哭聲才漸漸停止。</p>
見韓信已經安排妥當,子嬰當即告辭道:“時候不早了,我也還有它事,就不打擾你們天倫之樂了!”</p>
見子嬰要走,韓信趕忙走到子嬰身前,行一大禮。“公子恩重如山,韓信銘記在心,他日若有相招,哪怕刀山火海吾定往之。”</p>
“你且住下,明日我派人送一些籍前來,平日里你可以多加研習。”子嬰輕輕拍了下韓信的肩膀,笑著說道。</p>
回道縣城,子嬰沒有立即回到自己的居所,而是首先來到了淮陰縣衙。</p>
那個淮陰縣尉曹當和他的外甥杜橫,應該還在縣衙之中等著自己。</p>
一進淮陰縣衙,沒用子嬰尋找當頭便遇到了這甥舅二人。</p>
只見二人在這乍暖還寒的春天里,光著膀子背上背了幾根荊條,正并排著跪在堂前,給子嬰來了一處負荊請罪。</p>
縣衙內此刻空無一人,想必二人也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將衙內的所有人員打發了出去,淮陰縣令去城外給秦軍押送糧食,恰巧也不在城中。</p>
一見子嬰進來,曹當立馬便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響頭:“曹當無知冒犯君顏,還望長安君饒命。”</p>
曹當哆哆嗦嗦的說道,不知道是凍的還是嚇的。</p>
一旁的杜橫更是早就沒了先前兇神惡煞的樣子,一個頭接一個頭的磕在青石之上,不一會便嗑的鮮血淋漓。</p>
“饒命…饒命…”口中不斷地重復著這兩個字。</p>
子嬰的身份,曹當與他一提實在是駭的他不輕,自己竟然去找一位封君的麻煩,哪怕他再是紈绔,也曉得自己惹下了天的禍事。</p>
可是誰曾想,名滿天下大權在握的長安君怎么會穿著普通人的衣服,在大街上多管閑事。</p>
“這不明擺著坑自己嘛!”杜橫雖然心中有些欲哭無淚,然而此刻卻沒有一點的反抗之心,地位實在是差距太懸殊了,他現在只想子嬰能夠饒他一條性命。</p>
此事若是放在其余的封君那里,單是出言不遜這一點,便早已令他身首異處。</p>
萬幸,他遇到的是兩世為人的子嬰,有著前世記憶的子嬰,雖然被冒犯但卻罕不至于因此就奪人性命,再者這個少年滿打滿算也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這在前世都還屬于未成年。</p>
熊孩子不聽話,多多加強管教也就是了。</p>
記得歷史上,韓信成為楚王之后也沒有復仇,而且還稱其為壯士,并封了他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p>
“你們兩個站起身來!”子嬰吩咐到,聞言二人立馬老老實實的站了起來,一動也不敢動。</p>
“吾之身份不希望韓信知道,你們懂嗎!”子嬰從曹當身上取下荊條,雙手握著持劍狀向著杜橫的脖頸比劃了比劃,繼續言道:“不過若是韓信有什么閃失,誰也救不了你們性命。”</p>
說完,韓信把荊條往地上一扔,便大步流星的走出了縣衙。</p>
“舅父,我們這是沒事了!”杜橫不敢相信的看了一眼曹當,驚喜的說道:“長安君不殺我們了!”</p>
而淮陰縣尉曹當,明顯沒有自己的外甥那么沒心沒肺,他已經聽出了子嬰最后的話語之中的意思。</p>
“若是那個叫韓信的少年有什么閃失,恐怕你才是在劫難逃!”曹當皺著眉頭說道。</p>
曹當這一點明,杜橫方才反應過來:“要不我們派人把他接到縣城,保護起來?”</p>
“這個韓信定然有其他身份,長安君明顯不想讓他得知自己的來歷。”曹當分析道:“你還是去給韓信認個錯,看看能不能化敵為友,這樣也好照顧他的安危。”</p>
回到了住處,子嬰當下便命令夏可同雪姬為自己取來筆墨竹簡等物,開始聚精會神的寫起來。</p>
這一次,他打算臨行之前給韓信再留下點東西。</p>
在淮陰這么個地方,哪怕是漂母給他延請名師,恐怕也沒有多少對兵法戰陣有了解的。</p>
而韓信歷史上究竟是自學成才,還是有高人教之,這一切都是一個謎。</p>
為避免因為自己的出現,改變了韓信的軌跡,子嬰決定把自己腦海中所記憶的幾本兵,寫下來留給韓信。</p>
在蓋聶門下求學之時蓋聶所教甚雜,兵法韜略更是其中的重點。</p>
得益于子嬰過目不忘的本領,當年所學習的兵,如今略一回想依然歷歷在目。</p>
這一日,子嬰徹夜未眠,將自己所記憶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三略》、《司馬法》等六部兵默寫出來,并結合自己兩世為人的一些感悟,在其中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看法。</p>
這些兵法韜略著作,在現在人看來根本無什緊要,這在當時可是法不傳三人的秘典。</p>
不用說是普通人,就連尋常貴族也難得一觀。</p>
若不是墨門這個遍布天下各個角落的龐然大物,數百年來的辛苦搜尋,也難以聚齊如此多的兵法韜略。</p>
任一本若能研習透徹,都足以稱之天下名將,借此馳騁天下。</p>
寫完之后,子嬰便命令夏可親自跑了一趟,親手將這些籍交于韓信,并再三囑托之:“此乃重器,不可與外人言之。”</p>
本來自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