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這一提議可是引起了不小心的爭議,殿上朝臣一臉疑惑者有之,義憤填膺者有之,泰然處之者亦有之。
氏可以理解為姓的一個分支,同一個姓的子孫往往繁衍出無數(shù)個分支,這些分支往往在保留姓的同時,取一個特有的符號作為自己這一支的標(biāo)志,這便是氏。
而往往會為自己的分支以氏命明的一般都是那些“混得比較好”的分支,故而多以國、以封邑、以官位為氏,甚至有些氏直接傳承自上古圣王,故而氏代表了一個人的出身貴賤,甚至可以說是貴族所獨有的。
一稱××氏就自然代表了出身于某個諸侯世家,家世淵遠。
而姓不過是用以區(qū)別婚姻而已,同姓不得通婚。
這一點從男女的稱謂上也可以看得出來,男子一般稱氏+名而女子則不能稱代表自己祖先榮譽的氏,畢竟嫁出去之后就是別人家的了,只能稱呼姓+名。
就拿秦國王室而言吧,嬴姓趙氏,贏姓的始祖乃是顓頊帝之孫皋陶,被舜帝賜予贏姓,此為贏姓之始。皋陶十世孫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趙城,故而造父的后人以趙為氏。
秦國王室之祖秦非子與趙國王室之祖叔帶都是造父的子孫,故而秦趙兩國可以說是同宗同源同姓同氏。
一說自己乃是趙氏,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造父的后人秦趙兩國王室,而說是贏姓則不會聯(lián)想到這么多,畢竟贏姓是我國上古、車同軌、度同制、立郡縣、廢氏稱姓……等等每一項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
朝會結(jié)束后,不多久朝堂上商定的諸多事項便被有司一件件的分解安排了下去,于此同時子嬰受封為鎮(zhèn)國王的消息也隨之傳遍天下。
子嬰府邸長安君府的匾額也被摘了下來換上了威風(fēng)八面的鎮(zhèn)國王府的招牌。
始皇帝的態(tài)度是人都看得出來,并沒有半點意思封子弟為王,而且郡縣制設(shè)立之后,后世子孫恐怕也沒有任何的封王希望,子嬰這個有名無實的鎮(zhèn)國王,恐怕有可能是大秦后無來者的唯一一個王爵了。
子嬰受封王爵,長安君府中自然是歡騰一片,一眾軍中將領(lǐng)同子嬰在饒陽時的一些老下屬,也紛紛到過府相賀。
秦王的一眾公子,對子嬰的爵位雖然是羨慕嫉妒的流口水,然而有了將閭的前車之鑒,卻也沒有任何人敢于對子嬰有所動作。
至少從表面上看去始皇對子嬰的重視遠遠高于對他們這一些公子們。
在朝堂上始皇賦予了子嬰開府之權(quán),按照慣例鎮(zhèn)國王府可以自設(shè)王府丞、王府長史、參軍、主簿等職位。
王府丞秩比千石、長史八百石、參軍及主簿享六百石。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