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上的幾口鍋的水燒開,阿瑤將幾團(tuán)細(xì)面放入鍋中,頓時沸騰的水花沉默,微黃的細(xì)面在水中沉浮。
澄清的湯水逐漸渾濁,不多會,阿瑤用笊籬撈起細(xì)面擱入涼水之中,用涼水沖洗之后,再放入第二口燒開了水的鍋中,去掉那層做面時撒在表面的面粉,待到安靜了小一陣的水重新沸騰,細(xì)面煮好撈起,熱騰騰地擱入放好蔥油和醬油的白底斗雞碗里,最后舀一勺開洋澆頭,夾起兩根熬過蔥油的蔥綠,添在那二兩面上,開蔥拌面做好!
“好了沒,好香。”店里坐著的掌柜伙計們從阿瑤將煮好的面放入蔥油碗,蔥油香味飄出來的那刻,紛紛伸長脖子看向廚房,翹首以盼。
燕窩倏忽被掌柜們逗笑,她嗅了一口,阿瑤這蔥油熬得真香。
“咕”不知道誰的肚子叫喚,陸續(xù)有肚子響應(yīng)。
“來了,開蔥拌面”阿瑤在廚房喊到,把托盤放到柜臺上由燕窩端出去給食客們。
食客們深深嗅了一口便迫不及待細(xì)面左一下右一下又抄起來,將底下的蔥油、醬油和上邊的蔥綠、開洋澆頭拌勻,夾起一小撮往嘴送去。
唔!
好吃!
掌柜們瞪圓眼睛,就連文坊自詡舌頭最挑剔,嘗過一點(diǎn)就放下筷子侃侃而談美食的顧老板都舍不得放下筷子,吹涼面條的時間都嫌長,幾乎扒著碗吃完,吃完意猶未盡,還余下幾顆開洋,被他們沿著碗又掃蕩幾圈,搜刮完蔥油才吃掉。
碗底干干凈凈,什么都沒有。
甜糕店沒有點(diǎn)評沒有說話,只有吸溜面條的聲響。
阿瑤在耳朵高豎,聽不見外面的交談聲,心里七上八下,是不是都走了?她恨不得立刻出去看看,又怕外面慘淡讓她一顆玻璃心碎成渣,借著舀完湯端出去的機(jī)會瞅一眼。
嗯,瞅完一眼就閃回廚房。
食客們陸續(xù)吃飽,意猶未盡,不知道誰摸著肚子發(fā)出一聲喟嘆,熱鬧終于回歸。
阿瑤端著湯出來就見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落到她身上。
“……”發(fā)生了什么?阿瑤的笑容僵在臉上,硬著頭皮問:“這是開蔥拌面的配湯,各位掌柜吃得可好?”
“好極了!”
“真是太好吃了!”
“是啊,是啊,面筋道不爛,開洋吃起來也沒有碎殼細(xì)渣,蔥油是這碗面的點(diǎn)睛之作,我吃過的那些蔥油拌面,不是蔥油不香就是有一股苦澀的味道,這油不僅香,也不苦……冒昧打聽一下,小姑娘,你們家的蔥油賣不?”顧老板搓搓手,問阿瑤。
得到肯定的贊揚(yáng),阿瑤心里樂得開花,臉上僵硬的表情變得活絡(luò),笑容燦爛。她回道:“目前蔥油是不單獨(dú)賣的,以后可能似乎情況,會有贈送或開賣……啊,湯要涼了,掌柜們喝湯喝湯。”
阿瑤的配湯是大地魚、蝦皮和雞熬的上湯,用這個湯還能再做鮮蝦或者鮮肉云吞面呢。
店里供應(yīng)的小吃和主食數(shù)量都比較少,開店之后接下來再看看店里客流的情況再對菜單和每日需要的材料做調(diào)整,盡量控制每天食材不會浪費(fèi)。
“舒爽”
吃飽喝足,文坊街上的人也漸漸多起來,掌柜們告辭回去做生意,臨走前再帶點(diǎn)小吃。“糖棗、水晶蝦餅和開蔥拌面,定勝糕各來一份帶走。”
“好咧。”笑盈盈地送走客人之后,店面安靜下來。
她跟燕窩收拾桌面的碗筷,燕窩跟她說:“你至少得請個伙計,店面要是有三個人同時叫吃的,又有人先后結(jié)賬走,你一個人哪能兼顧?”
阿瑤眉毛都糾結(jié)起來,她不是不想請伙計。
“是貧窮限制我決定。”
燕窩一個爆栗敲下去,“貧嘴,先在我這賒著,待會我們早點(diǎn)去牙行看看。”
過了飯點(diǎn)后,陸續(xù)路過的香客或是過來買文房四寶的書生路過,停在店鋪前從外往內(nèi)瞄了幾眼,繼續(xù)離開,這其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進(jìn)來看了水牌,點(diǎn)一碗杏仁茶暖暖身。
文坊街新開了家甜糕店。
店主是個小丫頭,別看人兒小,可她家的開蔥拌面是整個南潯最好吃的!
文坊街的店主圈都傳開來,反正開蔥拌面也不貴,不喜歡甜食的店主也會去買一份過過嘴癮。
但這口碑并沒有傳出文坊街。
文坊街的街口,那里可有好幾家酒樓和食肆,珍寶軒的顧老板將阿瑤的開蔥拌面吹噓得天下第一,盡管幾家店都距離阿瑤的甜糕店比較遠(yuǎn),算不得競爭,但那些話聽起來著實(shí)讓人不高興,幾家酒樓都派伙計買一份回來讓自家的大廚參詳。
“面應(yīng)該是從謝阿婆面店那里買的,開洋也就是蝦米,用黃酒腌漬去了殼,所以吃起來沒有殘渣,而這碗面的點(diǎn)睛之處在蔥油上面,香,真的香。”廚子嘗過之后沉吟道。
那是,阿瑤當(dāng)時琢磨著光她一個人做原材料的時間功夫能省就省,面可以從外面買來,那其他方面就得做的講究。
選虎口長的小香蔥,蔥白連須切下,有鍋用小火熬,蔥綠整齊碼好三兩刀切成段,等油鍋里蔥香漸濃,蔥白變色,迅速撩起,下蔥段繼續(xù)熬,熬蔥油的時候不時用竹筷撥動避免粘鍋,否則燒焦味道變苦,這鍋蔥油就廢了,見蔥綠變深再次迅速撩起,這蔥油才是做好。
其中的道道,廚子們一時半刻還沒能吃出來。
“那能做得差不多嗎?”掌柜問。
“能。”
“那就從明天開始,酒樓再供應(yīng)一道開蔥拌面。”
這對話發(fā)生在花間書社附近的幾家酒樓后廚里。
第二天一早,幾家酒樓還有食肆不約而同都掛出“開蔥拌面”的水牌,定價比阿瑤的差不多,甚至還有的比阿瑤的要低一文錢。
常來的花間書社聚會的學(xué)子或多或少都發(fā)現(xiàn)幾家店多了道便宜的拌面。
書生:“最近是怎么了,你們幾家店不約而同做起開蔥拌面,這個面有特殊的地方嗎?”
跑堂小二呵呵一笑:“我們師傅覺得添一道拌面在宴席之后,吃起來口感清爽拌面價格低廉味道美,又能果腹,當(dāng)做酒樓給予書社求學(xué)的學(xué)子們的支持。”
阿瑤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的開蔥拌面被人拿走在寒門學(xué)子面前刷了一波好感。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