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覺得這生意沒辦法談,沈崇簡直變態,蠻不講理。
這哪里是談生意,搞得像菜場買菜。
哪有你這樣漲價的,喝湯一樣,動不動就溢價30%!
這是六十億,不是六十塊!
你當水果攤賣水果呢!
他們當然氣憤不已,不過結合沈崇一貫的行事風格之后,好像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大約可以將其理解為氣話,沒事,找個能牽線搭橋的和事佬,直接到他面前去與他面談。
但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就坐不住了。
三家規模不小的歐洲投行團隊突然空降蜀都,直撲科甲信大廈,擺明車馬的找沈崇要談融資事宜。
這還不算完,這三家投行幾乎同時對外宣布對這跨國業務的興趣,大有勢在必得之勢,甚至都通過官方渠道發布了公告。
此事在全球投資界引發地震,在三家投行團隊下飛機時,便傳遍了整個華國商界。
四家版權公司與兩家巨頭起初以為是假消息,是石錘科技放出來的煙霧彈。
但這事很容易求證,三家投行各自官方站的頁面上就掛著公告。
他們去掃蕩一圈,還真看見這些公告。
同時新派駐在石錘科技附近的負責人回稟過來消息,說是人已經進科甲信大廈了,這下不信也得信。
官方公告可不是私下里的戲言,一旦公布出來,等若上市公司的公示,會直接引起股價震動,輕易不能妄言。
更讓人震驚的是,三家投行直接把估值范圍寫了出來,折算為人民幣,在230~280億區間。
在剛看到這消息時,兩家巨頭掌舵人甚至想罵投行人傻錢多。
可更讓他們不能接受的卻是,隨著消息被公布,三家投行的股價竟應聲而漲。
很顯然,石錘科技這樣的硬核科技公司受到海外資本的追捧。
這些年,伴隨著華國互聯行業略顯畸形的蓬勃發展,涌現出一大批打著科技的幌子,實則壓根沒有核心科技的偽科技企業。
這類公司圈錢為實,科技為虛,利用華國市場與政策漏洞很是圈了不少錢,不過往往海外上市最終都以慘淡收場。
這情況層出不窮,導致華國互聯企業在海外資本面前不怎么受歡迎。
但石錘科技卻不一樣,夠硬核,資本結構也單純,沒有華國互聯企業常見的弊端。
這家公司的掌舵人更是在歐美商圈備受追捧的那種,擁有絕強的技術實力,但卻沒有商人的銅臭,堪稱加強版喬老爺又或是蓋茨老爺,簡直是完美的合作對象。
所以,在林知書通過個人關系介紹過去之后,這三家投行中人聞風而動。
老林甚至都沒怎么賣人情,掙錢的事,誰不愛?
不過他們的報價估值比國內偏高,還有另一層原因,那便是一旦石錘科技接受了海外資本入股,再要打通海外銷售渠道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
這個報價范圍直接便是出海成功之后的數值了。
今天是星期六,欣欣不上學,但沈崇的確只能在辦公室里候著。
他也沒辦法,別人從萬里之外飛過來,還算帶著人情,他再不見面就很不妥當了。
他索性把欣欣的美術課調到今天,拜托封吹雪上午早早到潤雅苑帶欣欣畫畫,又另行拜托李鴻牧帶著安保團隊呆在附近。
其實這事他不說李鴻牧等人都會做,只不過沈崇讓他們距離靠得更近些。
他沒把話說透,只講了一旦有任何情況,要求李鴻牧等人能在五秒鐘之內趕到。
當天上午,沈崇與三家投行來人相談甚歡,雖然并未真個達成共識,但他起碼親自把人送下了樓。
這些事他都做給別人看的,其實他不可能答應這三家歐洲投行入股。
原因很簡單,海外資本這些年在華國栽的坑太多,沈崇只稍微試探,就發現他們完全不可能接受自己的一個重要條件。
那就是對公司資金的絕對掌控權。
不管對方投多少錢,他得按照ab類股份來區分投票權,他自己的投票權占據絕對優勢。
他的意思很簡單,投錢可以,按照估值來占股,分紅也可以。
只要有盈余,該分就分。
但是,公司里的錢如何支配,如何開銷,他可以提供報表,也接受審核,但不接受任何干預。
一旦引入這三家,意味著他多了很多掣肘,更不利于他的下一步計劃。
這事是雙方底線,談不攏,但沈崇并未急著完全暴露,只稍微試探一下便淺嘗輒止,免得把人又嚇跑了。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他等的是別的魚。
果不其然,下午時那四家公司的新負責人便又來了,這次更帶著兩位巨頭掌舵人的授權書。
他們終于做出讓步,表示愿意接受沈崇260億的估值。
不僅如此,他們還帶上了直管的工信委領導站臺,希望沈崇拒絕海外資本,石錘科技這種新興重資產應該留在國內,放任海外股份進入,不利于國內互聯安全什么的。
沈崇只笑而不語,并終于暴露絕對掌控權這個生硬得不能再生硬的條件,差點沒把人打懵過去。
他們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
有沒搞錯,是你要融資,我們送錢給你用,你一點兒發言權都不給我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