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至此時,朱允炆心愿已了,十分真誠地體恤卓、高二人,令其早早回宅休息,只留下齊泰、黃子澄。
朱允炆笑道:“此二人若無異議,何愁藩王不削?”
齊、黃二人亦是高興,齊道:“陛下英明!”
朱允炆踱至齊泰身前,輕聲說道:“愛卿始終認為先削燕王為宜,但我卻認為曹公國之言極是有理,先去其羽翼,削了周王等人,如此卻讓愛卿為了難?”
齊泰自朱允炆登位后便被升至兵部尚書,自是對圣恩感念萬分,此時見朱允炆特意與自己如此說,竟似談話交心一般,頓時心中如熾,連說不敢不敢,再不提自己一直堅持的先削燕王之策。
朱允炆見狀甚是心悅,道:“曹國公曾與我言,削藩須得講究策略,尤其要防諸王事前有所察覺、戒備,故而應(yīng)當(dāng)采取非常之手段。對于此等手段我卻是不知,你們可有良策?”
齊泰雖不再堅持已見,卻仍然難釋對李景隆此計的成見,道:“既然曹國公如此說,必然已有萬全的計謀。只是,既然要提防諸王察覺、戒備,若是先削周王,豈不正是令燕王有所察覺,進而戒備?”
朱允炆哈哈一笑,道:“曹國公早已有言,燕王與其他諸王不同,最是擅長兵謀之道。自先帝駕崩始,他必然已有防范之心,然則我卻不動他,而削周、代等王。以燕王之謀,如此以來反倒會再作思量,認定朝廷不會作出如此打草驚蛇之舉,從而認定不會削減他。”
齊泰細細想了起,點頭道:“如此說來,卻也有理。”
黃子澄則與齊泰心思不一,聽著朱允炆之言便緊急思量,道:“陛下,臣以為國公所說非常之手段,乃是一個快字!”
朱允炆道:“請先生詳說。”
黃子澄道:“所謂周、代、齊諸王兵力較弱,乃是與燕王而論,若每至其處,則護衛(wèi)甲士均是數(shù)萬,實不可小覷。依臣愚見,當(dāng)以非常之人攜圣諭突然而至,直面諸王,避其護衛(wèi)甲士借口阻滯。”
朱允炆微微點頭,道:“正當(dāng)如此。御前侍衛(wèi)多有身手矯健者,先生可尋得一些心思活泛者,早作訓(xùn)練。”
黃子澄正欲應(yīng)下,卻又想道:“此計謀實出至曹國公之手,我卻無甚作為。皇上登大位后仍以師禮待我,若不拿些自己的主意來,豈非愧對師之一字?”
念頭及此,黃子澄口中說道:“稟陛下,臣以為此些人等必須忠心可鑒,然御前侍衛(wèi)多是先帝遺部,其間人脈難清,應(yīng)另覓人選為宜。且又說身手矯健者,莫如那些武林奇士。”
朱允炆點頭道:“先生所思極為周全,只是不知可有合適人選?”
黃子澄道:“陛下承天運,自然洪福齊天。若是前些時日,我還真不知何處覓得此等人士,巧則今日微臣遠侄來訪,正在微臣宅內(nèi)。”
朱允炆道:“其乃何人?身手如何?”
黃子澄笑道:“陛下,微臣之前多有提及,正是在沿海一帶殺倭御盜的第五安……也就是沿海衛(wèi)所報奏的落雁門義士。”
朱允炆恍然道:“落雁門的那些義士?先生之前確實多有提及…….卻不知是先生侄子!先生,正所謂舉賢不避親,如此人才,你當(dāng)早早舉薦于我啊。”又看向齊泰,道:“齊卿以為如何?”
齊泰正暗自奇怪:“第五安?這名字何等耳熟……卻是莫病道長的弟子罷?何時又成了他的侄子?”不及細想便聽得朱允炆相問,趕緊道:“既是黃學(xué)士侄子,自然對陛下忠心無二,且此人我亦有所耳聞,身手不僅是矯健,甚至在江湖人氏中都算得上佼佼者。”
朱允炆大喜,道:“如此甚好!快快詔入宮來,我要親眼瞧瞧。”
過得半個時辰,第五安應(yīng)詔入宮。
朱允炆遠遠瞧著殿外走來的那名年輕男子,藍衫白巾、氣度超然,不禁更喜。
…………
第五安乍聽得自己要入皇宮還有些抵觸,覺得盡早去曹國公府才是正事。待回過神來,卻是又驚又喜。
依第五安腦中后世蘇安的念頭,那可是皇帝老子,近距離參觀不給門票,憑啥不去?按今世想法,卻是黃子澄也好,曹國公也罷,總歸不如皇上說話管用。
是以,僅是略略遲疑,第五安便隨宦人而去。
自入宮城,眼中盡是琉璃金瓦、雙檐重脊,雖不至奢侈繁華,卻有一股難言的威壓。至此,第五安腦中到底是今世的冷靜淡然點了上風(fēng),開始思量如何與皇上提及削藩之事,以及如何讓皇上知曉其中的厲害而放棄削藩。
至奉天殿,第五安依禮拜見朱允炆,又與黃子澄、齊泰見禮,行為舉止均是得體。
黃子澄看著自己這個侄子在皇上面前禮而不驚,自然甚是滿意;齊泰也念著莫病道長的面子,自始都和顏悅色以待。
朱允炆倒沒在意禮數(shù),畢竟見得太多,只覺得第五安頗為飄逸出塵,心中再生好感,笑道:“早聞先生說起義士身手不凡,可否讓我瞧瞧?”
第五安一怔,頗覺為難,轉(zhuǎn)頭看到黃、齊二人笑吟吟地看著自己,似是無甚不妥,心頭念起,便腳踏洛書九宮步在殿中轉(zhuǎn)了一圈。
黃、齊二人瞬時驚得無語,朱允炆卻喜上眉稍,只感覺眼前人影無數(shù),又辨不出那道人影才是真實的第五安,傾刻間倒像是自己飄飄然飛騰一般。
待第五安復(fù)至,朱允炆喜道:“義士好身手,前來前來!”竟將第五安直喚至身前。
因距離太近,第五安忍不住向朱允炆瞟上一眼,其后立刻雙眉飛揚,暗道:“原來長成這個樣子,很有點像我的哪位學(xué)弟喃?”忽又皺眉暗道:“皇上面前,切莫忘形。”
黃、齊二人立于側(cè),倒是不察第五安神色。朱允炆近在咫尺,卻將第五安面上變化看了個分明,頓時喜道:“義士這般,卻極似曹國公啊!二人外貌身形俱是出眾,且氣度神色更是相近啊。”
第五安心頭一動,低頭說道:“稟陛下,草民亦早聞曹國公大名,只惜無緣相見。此時斗膽相請,望皇上準允草民與曹國公見上一面。”
朱允炆微怔,旋即大喜,道:“妙極妙極,這卻極有意思!來人,速速詔曹國公入宮。”
第五安心中竊喜,見朱、黃、齊三人話題轉(zhuǎn)至那些漕運雜事后也不著急,反想著曹國公若真是李九江,到時定讓他幫著自己向皇上說說話,那樣必定是事半而功倍。
再過得半個時辰,第五安聽著宦人宣聲向殿外瞧去,只見一名年輕男子翩翩而來,頭戴烏紗折帽、身穿團領(lǐng)長袍,胸前是麒麟、白澤雙獸補子,自有一番不凡氣度。
正是曹國公李景隆。
李景隆遠遠走來,見朱允炆身側(cè)有一名陌生男子,衣型看似官員常服,卻又無補子紋圖,頗有些不倫不類,心中難免覺得奇怪。只是皇上跟前容不得失禮,便目不斜視地拜見朱允炆,再與黃、齊二人含首致意。
朱允炆瞧著李景隆,再看向第五安,笑道:“景隆,你且看這位義士。”
李景隆定眼看去,見那陌生男子相貌如玉,但卻似有些呆滯,更有些無禮地直直瞪著自己。正待開口,耳中卻聽到一道聲音,當(dāng)即怔在原地。
那是一道聲音,但準確地說卻是一句話。然則,這句話卻不是世間任何地方、任何人能聽得懂的。
除了自己。
這句話意思很明顯、很直接,甚至很粗俗,但其內(nèi)涵也很豐富。既可以是惡意的諷罵,亦可為好友間善意無間的玩笑。
這句話是:“你個瓜娃子!”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