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錯天下 正文 第四十二章 他卻是湘王

作者/十三卦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黃子澄心思極是靈活,早將眼下事看得明白,卻不是相信第五安不愿意留在京師,而是斷定李景隆懷有一山難容二虎的顧慮。

    雖然自己這個遠得不能再遠的侄子未受皇上重用而略顯遺憾,但如此一來,未來女婿則必定更加受皇上青睞。

    略略權衡,黃子澄立刻擇一取之,說道:“陛下,先前所議之事,曹國公定有安排,定當無虞。至于我侄,臣以為遂他心意為宜。”

    朱允炆見黃子澄亦如此說,便不再堅持,只是看著第五安時,仍覺得頗有不舍,道:“既然如此,我便不留義士……日后若是仙緣得盡,可隨時來京師。”又喚人前來,給第五安賞金二十。

    此時第五安心中已是極度索然,向朱允炆等人一一拜辭,甚至賞金都未能讓其心悅起來。

    出得皇宮,第五安駐足茫然,不知該去往何處。之前還想著去北平讓道衍幫著想想辦法,或許能夠阻止朱允炆削藩,但現在知道李景隆的心意,便明白縱是真正的神仙也沒辦法。

    也想著去尋古醉等人,繼續在沿海殺倭御盜,轉念又想著自己那般殺得再多的賊盜,也救不了這邊因為打大仗而要死去的更多的人,便覺得沒有甚意義。

    忽又想著那張蒼白的臉、鮮紅的血,第五安更覺消沉,漫無目的地向前慢慢行去。

    不知多久,第五安忽地一驚,發現自己竟不知不覺出了城。與此同時,四周的安靜讓第五安再意識到一個極為重要的事情。

    卻是腦中那種古怪的念頭與自己的想法似乎不再那么排斥。

    先前在皇宮,第五安由著那種念頭盡情地表達,沒有一絲阻止的想法。細細想來,不知何時開始,自己舉物行事,那些古怪念頭好像也不再譏笑諷刺。

    兩種不同的思想似乎漸漸融洽?

    意識到這個問題,第五安眼神漸漸變得平靜起來,暗道:“既然我自己都不再為難自己,便不怕別人為難我。雖然他比我熟悉歷史,我卻也不能輕易認輸……”

    正在此時,身后傳來招呼之聲,見是兩騎翩翩而來。

    …………

    但凡京師王公大臣,府宅內必有密室。

    此實屬無奈之舉,畢竟早些年錦衣衛太過厲害,簡直是無孔不入。不單外人、下人,便是枕邊炕頭的妻兒,亦有可能是錦衣衛的耳目。

    是以,縱無半分謀逆之心,王公大臣亦須得小心翼翼地說話,如此便有了密室這種私談之所。

    此時,前軍左都督徐增壽便身處密室,眼前則是愛子徐景昌。

    聽徐景昌說完,徐增壽沉思半晌,道:“只能這般處置,既不推卻,亦不應承。呵呵,燕王既在京師留有有十二支人,卻還想你替他看著京師,其心……不好說啊。”

    徐景昌道:“據我探得,十二支人尚存十人,且身份低微,自然不可與我相提比論,燕王招我之心倒也可以理解。”

    徐增壽道:“宮中亦有支人?”

    徐景昌道:“是。”

    徐增壽倒吸口氣,半晌說道:“支人之事你可有向他人提及?”

    徐景昌道:“此事絕密,僅父親與孩子兒知曉。”

    徐增壽面露滿意之色,道:“如此甚好。”想想又道:“你為何要留下煦兒?”

    徐景昌道:“孩兒自小與煦弟交好,想留他多玩些時日,此是本心。再者,我既未推卻燕王之意,便要與之保存情誼,日后若是有變,亦不至顯得唐突。”

    徐增壽點頭道:“不錯,煦兒自幼頑劣,與他交好最不易讓他人察覺我們意圖。既是如此,你且去罷。”

    徐景昌低頭出得密室,然后喚人牽馬出宅。

    行出數百步,見著一騎白馬噔噔而來,徐景昌縱馬上前,笑道:“煦弟果然守時。”

    來者朱高煦。

    因朱元璋駕崩,朱棣遣三個兒子進京師代自己盡孝心。此時喪期已過,朱高熾、朱高燧二人自是回了北平,獨朱高煦受徐景昌之請而暫時未返。

    見著與徐景昌半道相遇,朱高煦勒住白馬,哈哈笑道:“早在城中呆得難受,既然你約我出城賽馬,自然不會誤了時辰。”說罷回牽馬首,與徐景昌一道緩緩出城。

    既出,朱高煦四下打量一番,道:“景昌,賽馬必有輸贏,須得先說清楚,你輸了當如何?”

    徐景昌亦自四下打量,口中笑道:“拳腳不如你,賽馬卻未必是我輸……有趣有趣。”

    朱高煦笑道:“輸贏只與實力有關,卻與趣味無涉。”

    徐景昌搖搖頭,看著前方說道:“有趣的是那個人。”

    朱高煦順眼瞧去,見前方有位藍衫男子緩緩徐行,道:“他是何人?”

    徐景昌道:“第五安。”

    …………

    見二人翻身下馬,第五安微覺意外,抱拳道:“景兄,多日不見。”

    徐景昌微微一怔,笑道:“慚愧慚愧,上回卻是我沒說清楚!第五兄,我名喚景昌,姓卻是徐……這位是高陽郡王……”

    朱高煦道:“叫我朱高煦便好。”

    第五安聞言微怔。

    自想起靖難之役后,第五安便刻意回憶有關此役的厲害人物,但后世所知實在甚少,所以除了李景隆、耿炳文這般赫赫有名的大將外,其他人等一時間能夠想起的并不多。

    但朱高煦是個例外。

    后世蘇安記得朱棣有個兒子打仗蠻厲害,并且多次在朱棣遇著危險的時候挺身相救,此時聽到朱高煦自報姓名,第五安竟然即刻將其對上了號。

    只是,眼前這位男子俊朗又開朗,卻與后世從野史、電視上認知的朱高煦的形象不太一樣。

    第五安再度抱拳,道:“原來是高陽郡王,久仰久仰。在下第五安,蜀中人氏。”

    朱高煦微笑道:“關外易十三,蜀中第五安。既然有幸遇著第五兄,那必然要切磋一下,不然心有遺憾啊。”

    第五安在沿海殺倭御盜大半年,所遇慕名挑戰者數不勝數,但挑戰者太過平庸,令其失望生煩。此時剛剛恢復平靜之心,自然沒有相斗之意,于是婉言相拒。

    不想朱高煦嘿嘿一笑,忽地踏步而前,直拳撲面,竟是不管第五安愿不愿意已然動起手來。

    第五安身形遽然后掠,避得開去。

    朱高煦喝彩一聲,再度縱身上前。人在空中,拳風已呼呼直出。瞬時卷起無數沙塵,如虎生威。

    若是尋常身手,第五安自是避開即可。但朱高煦來勢如此,倒讓第五安眼前一亮,瞬時生出斗志。手指捏出乾象訣疾射而出,身形不退反上,忽地一腳踹出。

    朱高煦但覺頭頂一寒,一道森然劍氣已然透穿頭巾。卻又突感腹間一緊,整個人便倒飛回去,重重跌落地上。

    徐景昌大吃一驚,趕緊上前扶住朱高煦,本以為他會惱,不想朱高煦披頭散發地哈哈大笑,道:“第五兄果然名不虛似,煦佩服之至。”

    第五安斷定朱高煦身手極不一般,是以腳下用得八成力,萬萬不想結果竟會如此,心中不免有些后悔,趕緊說道:“在下不分輕重,望郡王恕罪。”

    朱高煦笑道:“第五兄若是再叫郡王,那我可真要怪罪!哈哈,我和景昌從來都是以拳頭論大小,你也一樣,打得過我,你便是哥,叫我煦弟便是。”

    第五安為難不語。

    徐景昌笑道:“第五兄莫怪,高陽郡王卻與其他郡王不同,最是瀟灑不羈,氣度倒與湘王最是相似。”

    朱高煦笑道:“眾多叔父里,我亦最服十二叔。不過說到十二叔的氣度,倒是與第五兄甚像啊!”

    第五安微笑謙辭,卻又突然一驚:“湘王?豈非正是朱柏?”

    在荊州遇著朱柏時,第五安便隱隱覺得這名字熟悉,但其時尚未記得靖難之役,硬是沒想著他到底是誰。

    此時聽得湘王二字,第五安猛地記著朱元璋那位被火燒死的兒子正是湘王朱柏。腦中想著那日朱柏淡然超塵的笑容,瞬時有些揪心。

    目前不知如何避免靖難之役的發生,但如果能夠讓朱柏免于慘死,或許是自己能夠做到且極有意義之事。

    念頭及此,第五安不顧朱、徐二人挽留,執意離去。

    徐景昌望著第五安漸行漸遠的身影,似笑非笑道:“有些郡王為了籠絡人才也真是煞費苦心,甚至不顧及尊嚴地被一腳踹翻。唉,他也不想想,如此一來,十五神甲的顏面可被丟盡了。”

    朱高煦亦自望著遠去的第五安,臉色極是慎重,并未理會徐景昌的揶揄,輕聲說道:“你永遠不會懂……一百招內無輸贏,若是超出一百招,我必輸。”

    ………….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渡口区| 玉树县| 拜泉县| 宣城市| 香港 | 堆龙德庆县| 九江市| 扶余县| 阿合奇县| 田东县| 永济市| 泽普县| 常宁市| 车致| 鄱阳县| 商水县| 翼城县| 南安市| 巴楚县| 巨鹿县| 丰城市| 巫山县| 澜沧| 和平区| 郧西县| 临清市| 莱西市| 永丰县| 益阳市| 自贡市| 平远县| 嵊州市| 庄河市| 平山县| 阳城县| 兴城市| 嘉黎县| 大埔县| 荔浦县| 宜兴市|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