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上,明軍戰船耀武揚威,高聳的桅桿,遮蔽江面的竹條硬帆,側舷黑洞洞的炮口,瞄準著淮江北岸。
高義歡看見福建鄭家的船只,眉頭緊皺起來,鄭家是海上霸主,在東亞荷蘭人都得靠邊站,他們幫助朱慈烺,這一戰不太好打啊。
鄭芝龍降清后,鄭氏家族分裂,鄭成功以鄭氏殘部,抗清幾十年,滿清最后費了老鼻子勁,才攻下臺灣。
現在鄭家是個完全體,再加上朱慈烺,想要滅之,怕還是有些艱難。
鄭芝龍這貨現在是南明太師,封了國公,不知道能不能拉攏,如果他出個昏招,朕滅南明就容易多了。
高義歡想了會兒,忽然問道:“有什么辦法對付他們沒有?”
徐黑虎道,“目前只能在北岸架設炮陣,與他們對轟,不過要渡河還是不行。明軍十分狡猾,都是先讓我們渡過去一部分,然后戰船殺至,就算我們架設炮陣轟擊,一時間也無法擊沉他們的船只,而他們只要撞翻我們的兵船,毀掉浮橋,讓過河的兄弟沒有增援,渡過去的人馬就全完了。”
看來徐黑虎是吃過虧,深有感觸,而這還只是淮河,南面的長江寬廣,問題可能更大了。
高義歡沉思一陣,歷史上滅亡東南,大多是從楚地往下打,先打武昌,再破安慶,最后攻取南京,很少有直接從兩淮殺入江南的例子。
歷史上清軍打入江南,得意于左鎮東叛,再加上四鎮投降,江防無兵,才僥幸成功渡江。
另一個比較有名的例子,就是百萬雄獅渡過長江,前提也是三大戰役,國軍精銳盡失的情況下進行,而且那時火炮兇猛,能直接從北岸打到南岸。
現在明軍龜縮江南,兵力雄厚,與上兩種情況不符,還真不好對付。
眼下魏軍要一統天下,滅掉南明,無非從湖廣順流而下,從兩淮強渡長江兩條路。
從高義歡掌握的情報來看,黃得功守衛武昌,可以說是固若金湯,魏軍想要建瓴而下,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而現在看來,想要從兩淮攻擊南京,難度也相當之大,甚至還高于建瓴而下。
高義歡皺眉思索片刻,魏軍想從兩淮打進江南并非易事,不過他并不死心,于是回頭道:“走,去別處看一看。”
~~~~~~
東南半島,升龍城。
西軍占據此地已經有數年時間,孫可望用心經營,逐漸將整個安南地區牢牢掌握在手中。
十二月間,北方下起鵝毛大學,江南也是冷風嗖嗖,而在升龍城,卻猶如暖春。
近幾年中原變化巨大,發生了許多大事,戰爭不斷,東南半島卻相當安寧,經濟和民生迅速發展,已然成為天南中華。
孫可望經過最初的瘋狂擴張后,逐漸感覺到后續乏力,轉而穩定自己的根基,進行土地清丈,提升官員俸祿,開科取士,以及大規模遷徒漢民進入安南,鞏固對安南的占領。
此時在中南半島上,能與孫可望抗衡的勢力,只有兩個,一是西面的東吁國,也就是緬甸,另一個則是南面海島上的荷蘭人。
其實以孫可望的實力,他還能征服更多的土地,只是人口的原因,加上這兩大勢力,堵住了他向西和向南發展的道路,所以限制了他的發展。
東吁國、荷蘭人是外因,人口是內部因素。
這里的人口,并非是指西國的人口,而是西國的漢民。
因為漢民太少,已經讓孫可望感覺到,要控制現有的地區也有些吃力,所以孫可望只能選擇停下征戰,只要周圍的部落和國家名義上臣服于他,將他視為宗主,他便不再進攻。
此時孫可望掌控的人口超過一千五百萬,其中漢民兩百余萬,剩下都是西南少民,以及東南各國的人口。
西軍直接控制的版圖,乃云南、貴族、廣西大部,以及安南,臣服的藩屬有南掌、鄭主、占城、真臘,可以說算是一個大帝國了。
不過地盤大,人口結構中漢人太少,也使得西國政權并不穩固。
此時臨近新年,雖地處天南,年味一樣濃厚,這主要是得意于孫可望下旨,各地都需要與漢民一起慶祝新年。
就像滿清入主中原,以小臨大,沒有安全感,強迫漢民尊滿俗一樣,孫可望占據安南后,雖不斷向安南遷徒漢民,免費賜給田地,吸收了不少漢人過來,但心中依然有些不安。
因此孫可望頒布法令,各州郡都必須使用大西國的歷法計年,官方文書需要用漢字,各藩國也需要過漢民的各種節日,用潛移默化的手段,來同化他們。
清晨,天蒙蒙亮時,一陣陣清脆的打更聲,就在升龍城內的坊間巷子里回蕩,那聲音邊響,還邊伴隨著打更人洪亮的宣唱,“卯時已至,日出有曜,清晨天涼,要備衣袍···”
聲音打破城池的寧靜,升龍城內個個街坊間一下活了過來,許多的小販開始出來兜售,城中慢慢嘈雜起來,聲音慢慢鼎沸。
看這個情形,身處城中的人,仿佛覺得自己在中原的哪座城池,但他其實就是安南的升龍城。
清早,孫可望換上一身常服,同宰相徐以顯走到街道上,兩邊是各種早食攤子,街道上的小鋪和走街穿巷貨的郎身邊,都圍著購買年貨的百姓。
徐以顯道:“大王,臣以為安南人,與我們同文,貴族大多會說漢話寫漢字,習俗也與中原無益,我們應該接納他們,并用利益將其綁在一起,這樣我們立刻多出六百余萬幫手,徹底控制南掌、真臘等地便不是問題。”
孫可望與徐以顯進了一座酒樓,在桌邊坐下,聽著嘈雜的交談聲,問道:“先生的意思是?”
徐以顯道:“參考滿人的八旗制度,吸納一批安南人,借助他們的力量,來統治南掌、真臘,與東吁國作戰。這樣一來,安南人從被統治,便成協助統治,他們獲得了利益,便能減少安南人的反抗。其次,再招募安南八旗時,我們可以設置一些條件,比如必須會簡單的漢話,讓安南人自發學習,從而快速消化他們。”
孫可望微微沉吟,安南用的是漢字,只是說的是土語,如果讓他們用漢子,也說漢話,同時強調他們以前就是中原的一個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穩定了。
“這個建議不錯!”孫可望沉聲說道:“這件事由先生處理!”
這時兩人正說著,一名侍衛卻走了進來,對孫可望一陣耳語。
孫可望臉色一沉,站起身來,“南明的使者到了,先生與孤一起回宮。屆時你先見一見使者,看他來做什么,然后匯報給孤。”
當下一行人回到王宮,孫可望回到書房,而徐以顯則去會見使者。
不多時,徐以顯就來到孫可望的書房,孫可望不禁皺眉道:“怎么這么快?”
徐以顯道:“大王,南明使者帶來兩個事情,一是高義歡稱帝,國號大魏,年號武鼎,南明希望我們能赴行密約。第二件事是,南明想向我們借糧!”
孫可望一下站起來,“高義歡終究還是稱帝了!”
(感謝大家的支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