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原親民愛民的形象,早在均田令實施的過程中,就已經(jīng)在梅州各地的百姓心目中樹立了起來。
雖然有因為自身利益受損而對趙原充滿怨憤的人,但是這個時代,貧苦百姓畢竟占了絕大多數(shù)。
利益受損的一些地主,在使用工坊股子認購券,用一筆很少的錢財在梅州各地興起的各個攻防中占據(jù)了一定的股之后,這個季度的收益已經(jīng)發(fā)放下去。
這些地主,手里還捏著的股子認購券,一下子就成了香餑餑,要不是趙原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股子認購券不能夠交易,可能就憑那些股子認購卷,就能遠遠的彌補掉被均田帶來的損失。
“作為里正,你家的地應(yīng)該是村子里最多的吧,在均田令的時候,沒有埋怨過我吧。”趙原跟著蘇里正朝搬遷到臨河村三家的地走去。
“哪能呢,刺史大人,我家的地,在均田前,也就比別家人均多了三分地,再說,現(xiàn)在就在旁邊不遠的餅干工坊,我家就有著一點股。”蘇里正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現(xiàn)在各個工坊的局面還沒有正式打開,等到以后,你家的占有的那些股子分紅,就能夠遠比你家種地掙得都多。”趙原笑道。
“刺史大人說的話,肯定是對的,不過地還是要種的。”蘇里正笑道。
“你且看著吧,村子里去工坊做工的人多嗎?”
“多,現(xiàn)在農(nóng)閑的時候,不論男女,只要有合適的活,大家都會去做,掙的錢,一家人吃鹽不會愁了。”
“僅僅夠買鹽的嗎?”趙原皺眉。
“對呀,就算還有結(jié)余,也不會太多。”蘇里正理所當然的說道。
“我記得,梅州的鹽賣得并不算貴呀,難道是工錢開得太少了嗎?”
“鹽的價格,差不多是小麥價格的二十五倍,不過鹽用得少,買一斤就能吃好久。工坊里做工,工錢確實開的高,但是工坊的活,太搶手了,一般都輪不上我們。”蘇里正笑著說道。
“刺史大人,那邊就是新搬來我們村三家人的地,他們?nèi)叶际欠N莊稼的熟手,這些地雖然大部分還算是生地,但是莊稼長勢都還可以。”
“是不錯。”
“要不要喊他們過來?”
“不用了,我們在這邊等一下吧,他們一會就過來了。”趙原看著還在田的另一頭,躬著身子忙活的三家人,說道。
“那刺史大人移步到樹蔭下面等吧,我去燒點茶水來。”蘇里正看趙原堅持,說道。
“不用麻煩了,一起到樹蔭下面坐會,繼續(xù)嘮嘮。”
……
梅州刺史府,沒有趙原在這里了之后,這里顯得更加忙碌,特別是要準備近期官員招募考試場地的事情。
“老大,刺史大人不會是去躲懶了吧,自從我們被他忽悠,當了刺史府的長史之后,他做事情,好像沒有以前那么上心了。”
“老三,你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刺史大人肯定是忙著完善刺史府官員招募的考核流程了,肯定得來點與眾不同的。”
“事情鬧得這么大,刺史大人的壓力應(yīng)該不小,這事還必須要快,聽說朝廷那邊,近期會選派大量的官員來我們蜀地。”
“此事刺史大人應(yīng)該已經(jīng)掌握,除了我們梅州,只怕蜀地,還將要另起波瀾。”
“要我說,我們就應(yīng)該擴大工坊軍的規(guī)模,朝廷的軍隊不行,山高路遠,他們鎮(zhèn)不下各地的叛亂。”
“此事牽扯過多,刺史大人的底線,應(yīng)但是我們梅州的商路不要受到太大的影響,不然,恐怕又要到工坊軍出動的時候了。”
“梅州新幣的發(fā)行,只普及到梅州下轄各地,梅州以外,進度也不甚理想,除了與我們有貨物往來的商家,兌換了梅州新幣購買我們的貨物之外,百姓們持有的新幣,少之又少。”
“這是因為刺史大人的權(quán)威,僅限于梅州,而且我們的新幣,還沒有朝廷的年號在,外形又跟以往的銅錢鐵錢,變化有些大,外界的百姓,短時間可能會很難接受。”
“朝廷派來的鐵監(jiān),來的也太慢了,不然,早就可以在我們的新幣上,加上年號了。”
“慢點不是正常的嗎,我們畢竟只是一地,新幣要加的年號,是陛下親筆所書,不然我們自己就能加上了。”
……
在完成刺史府官員招募之前,現(xiàn)在的刺史府各項事務(wù)還是顯得有些混亂,千頭萬緒的事情,各個部門之間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牽扯。
趙原在新趙府一直待了近十天,直到一隊工坊軍精銳,嚴格護送趙原這十天的成果,前往梅州城的梅州報印制工坊,趙原才回到刺史府衙門。
“怎么樣,這么多天下來,我梅州官員招募考核的地方確定了嗎?”
“回大人,已經(jīng)確定好了,截止到報名時間結(jié)束,各地報名的人都不少。由于報名的人過多,各地根據(jù)實際情況不同,都準備了相應(yīng)的考點,由刺史大人親派工坊軍精銳人員前往監(jiān)考。”
“好,考卷的排版印刷,應(yīng)該需要三天,然后要將考卷運到各個考點,那么考試的時間,就定在七天以后。”
“我等這就去安排,確保各地考試順利的進行。”
“對了,刺史大人,朝廷監(jiān)督梅州新幣發(fā)行的官員就要到了,我們是不是的做些準備。”
“可以,以后這位鐵監(jiān)大人,將會跟我們打很多交道,務(wù)必要讓他感受到來我們梅州,就像跟回家了一樣的感覺。”
“大人。”
邵猛給趙原使了一個眼色,趙原明白應(yīng)該是有不方便公布的事情要告訴自己。
趙原的手輕輕往下一按,示意邵猛不用著急,翻看著堆積在自己桌子上的文件,開始了解自己不在刺史府的這十多天,都發(fā)生了些什么事,以及當前,刺史府主導的多項工作的進度。
“梅州各地,新建工坊的一期工程,已經(jīng)全部完工,大部分已經(jīng)開始正常生產(chǎn),少部分剛建成的,也進入試生產(chǎn)的流程。”
“靠著岷江興建的水力織造工坊的廠房,已經(jīng)正式完工,相應(yīng)的設(shè)備,正處于調(diào)運及安裝調(diào)試階段,初期需要的兩百名工人,已經(jīng)召集齊全,進行完了半個月的培訓。”
“趙火工坊,進度相對較慢,應(yīng)為對防火等要求較高,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工。”
……
一條條,趙原都看得很仔細,梅州各地的局勢,沒有出現(xiàn)蜀地其它地方那樣的起義隊伍,所以民間局勢穩(wěn)定。
工坊的進程,完全達到了趙原要求的進度,甚至還有提前完成的。
“還不錯,接下來除了官員招募這件大事,就是嚴防各種自然災(zāi)害,確保秋糧的豐收。”看完文件,趙原對大家吩咐道。
“是,大人。”
七天以后,刺史府主導的這一場官員招募考試,將正式舉行,因為不同于朝廷的科舉考試,趙原將這次招募考試,稱為梅州公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