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直,這次前往江陵由你前往如何?”
“我去?”法正愣了一下,接著道:“主公傳令讓子喬兄前往,我去怕是有些不合適。”
張松笑道:“這次前往江陵,迎接劉皇叔大軍進入川蜀之地,無論何人前去,目的始終不變。子喬留在益州,方便行事,而孝直前去正好與我里應外合,這樣才是子喬真正目的。”
法正皺著眉頭,低聲道:“子喬你想……”
“孝直既已猜到,那子喬也不隱瞞了!”張松開門見山地出自己心里話,低聲道:“子喬此次建議劉璋前去迎接劉皇叔入川,實則是想借此機會建議劉皇叔奪取益州,占領西川之地,此乃大好時機,要是錯過再想奪取益州就十分困難。益州將領雖居功自傲,卻也十分了得,尤其川蜀之地本就易守難攻,只怕沒個三年五載也難以攻占。”
“劉皇叔乃是當今天下唯一能與曹操爭鋒之人,麾下將領眾多,比之曹操不遑多讓,要是一對一也不見得是趙云等人敵手,而且諸葛亮、徐庶、龐統等人俱在,有他們相助劉皇叔大業可成。”
“子喬便是借此機會讓劉皇叔入川,也是為了大局著想,留在劉璋身邊,實在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若是我猜測的不錯,曹操大軍前來攻打,劉璋必會開城投降,決不會迎敵。”
“曹操已經貴為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是如此實則把持朝政大權。如果讓曹操得到西川之地,那天下再無敵手,天下必會落入曹操手中。子喬不愿益州大好河山,被曹操奪走,唯有如此做。”
“子喬你是實在是糊涂啊!”法正無奈的道,“令兄張肅本就反對迎接劉皇叔入蜀,而你又居住在他府上,要是被令兄發現并上報于主公,那你性命堪憂。令兄與你志向相反,你對劉璋已有二心,可令兄卻對劉禪死心塌地。”
“兄長是兄長,我是我,他目光短淺,看不到劉璋此人是庸才。”張松不屑一顧地笑道,“劉璋雖愛民如子,待百姓很好,可他非明主。若是子喬一直留在益州為他效命,難以發揮自己的才能。當初子喬前往荊州與曹操結交,可他覷子喬,子喬絕不能讓他看,必要做出一番功績才行。”
“至于兄長是如何想法,子喬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如果他是有才之人,就看得出劉璋暗弱,在軍閥勢力之中以他最弱。益州兵力喝止十萬,卻拿不下漢中郡,只會在背后做事。如果不是劉璋目光短淺,又怎么會偷襲巴郡,與漢中郡張魯結怨,以致于讓自己陷入兩難之地。”
“漢中與益州乃是相鄰之地,唇亡齒寒。如果沒有與張魯結怨,曹操大軍前來,益州兵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進入漢中郡,又何須如此大費周章。如果曹操大軍攻打益州,張魯也不會坐視不理。”
“雖我與王累此人政見不合已不是秘密,可是子喬佩服此人的忠誠,以及才略。無論是否出自真心,可他還是看出子喬的心中所想,我就是借此機會讓劉皇叔入主蜀地,攻占益州。”
“子喬你可知這樣做就是背叛主公!”法正急忙道。
張松笑道:“如果有才能卻無明主,活得再久也難以施展生平所學,那又何必追求學問?既然子喬有才智謀略,劉璋難以讓我施展生平所學,那我為何不能另投明主?”
“劉皇叔有勇有謀,擅于隱忍,厚積薄發,以他的堅韌性子,就算沒有子喬相助,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攻打益州。因為劉皇叔占領荊州六郡,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危機四伏,只要益州被曹操占領,那么他就退無可退。”
“今日子喬將心中所想悉數告知,不知孝直心中如何作想?”
法正沉默不語,有時候沉默代表著一種默認,張松目不轉睛的看著法正等待他的回答,又看見他沉默不語,沒有反對,那么就是贊同他的建議,直接反叛劉璋,轉而投奔劉備。
若是法正真的不贊同,也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不會沉默,而是將所有的事情都告知于劉璋。張松與法正二人私交甚篤,彼此也曾在一起談論天下時勢,他們心中都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沒有一展生平所學,實在是很遺憾。
“縱然我等愿意投奔于劉皇叔,他又如何看待我等?”法正皺著眉頭嘆息一聲,他擔心的是自己等人效忠劉璋時懷有二心,要是投奔劉備,劉備不可能不防備自己等人,到頭來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張松大笑道:“孝直不必擔心,以劉皇叔的心胸決不會懷疑我等忠誠,也不會覺得我等是那種背信棄義之人。因為劉皇叔的目的便是攻占益州,而我們二人先前都曾與他見過面,孝直應該清楚劉皇叔是什么樣的人吧!”
法正頭,他與張松二人一同前往劉備處與他見過面,這事還是在張松從曹操處受辱以后,張松勸劉璋與劉備結交,最后是他們二人前往劉備處,將劉璋的心意表達出來,所以法正與劉備討論過。
法正對劉備也十分贊賞,又有諸葛亮、徐庶等人在,所以法正、張松都認為劉備比之劉璋,要好的太多,有雄心,又有勢力,還能知人善用,這樣的主公不去效忠,那該效忠何人,正因如此法正與張松二人心中已經有了算計,他們愿意效忠劉備,不愿意為劉璋效命。
只不過他們二人都沒有找到機會,現在時機到了,自然不會錯過!
“孝直,你去見劉皇叔,我便留在益州做內應,以防萬一!”張松再次道,“劉璋此人反復無常,懦弱多疑,要是沒有我在旁邊,怕是很容易受到他人話語影響,所以荊州之刑只能交托于你,你定要勸劉皇叔趁機攻下益州,決不能拖延。”
法正頭答應下來,這次荊州之行只能靠他一人。
最后,張松又與法正商議后面的事情,他們已經決定陰謀叛變,自然不會客氣。如果劉璋是明主,以他們二人本事,益州早已富庶,漢中郡也早已收復,奈何劉璋實在是不堪大用,他們是有心無力,心灰意冷之下他們只能背叛劉璋,轉而投向劉備。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