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四周的城墻、二樓的窗戶上,突然萬箭齊發(fā),喊聲震天,眾人乃大驚,才知中計!手忙腳亂地拔刀上馬,可哪里還來得及?
李由軍軍威森嚴(yán),士氣高昂,幾乎百發(fā)百中,又占據(jù)有力地勢,一刻鐘不到,幾乎射殺得太平軍全軍覆沒。只不過,在混亂中,賊首吳廣伺機(jī)逃脫,除此之外,李由軍大獲全勝,僅憑不足五百人的兵力,大敗太平軍一千兩百余人,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戰(zhàn)役。
經(jīng)過此役,李由也深刻認(rèn)識到戰(zhàn)爭給老百姓帶來的傷害,可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想要在亂流中獨(dú)善其身,又豈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天,李由回到家,問及家丁父親去往何處?家丁回答跟少府令章邯一同進(jìn)宮去了。這個章邯可不是個一般人物,他是李斯的二把手,秦皇陵的監(jiān)工。這層身份別人不知道,他李由還能不知道?
李由當(dāng)即受到啟發(fā),不管外面如何動蕩,地下皇陵卻絲毫不受影響,難道他就不能也修建這樣一座獨(dú)立于亂世之外的世外桃源?
于是,李由開始秘密收集資料,選址建源。至于為何會選巴蜀這個地方,三師伯分析,可能是跟當(dāng)時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有關(guān)——巴蜀遠(yuǎn)離政治斗爭的核心咸陽,又有天險蜀道遙遙阻隔,實(shí)乃一方凈土。
“當(dāng)然,或許還有別的不為人知的原因,既然不為人知,后人也不比過分猜測。”說著,三師伯合上了本子,“總之,李由看上了這個地方,后面的事,石壁上都作了記錄,前面被大伙燒掉的部分,應(yīng)該講的就是這些。”
三師伯話音落了好久,眾人都沒有回過神兒,好像都還沉浸在李由計取吳廣的故事里。
我不由想起阿梨說的那個青銅兵器庫,李由是將軍,戎馬一生,戰(zhàn)功赫赫,又是當(dāng)朝丞相李斯的兒子,憑他的政治、經(jīng)濟(jì)地位,再隨便花點(diǎn)心思從他父親那兒搞來張地宮圖紙(說不定,他也秘密地參與到地宮的設(shè)計當(dāng)中),在自己的墓里建造這樣一座私家兵器庫,也不是不可能的。
阿梨也感慨說:“想當(dāng)年,所有的成年勞動力,不是被秦始皇征集修建皇陵,就是被征兵打仗征走了,無奈之下,李由也只能跑到黑市上購買這些勞動力羸弱的童工充數(shù)。可他這樣做,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心懷百姓?”
那巫婆好像跟阿梨杠上了,只要阿梨一發(fā)言,她就非要也說上兩句:“這也不難理解,那個年代的人,地域觀、等級觀都非常的根深蒂固。李由是秦人,他購買巴蜀的童工,也就是蜀人做苦力,自然不會心懷有愧——順便說一句,這可能也是李由選址蜀地的原因之一;更何況,誠如姑娘所言,這些童工都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貧苦人家的孩子,也就是奴隸,對于一個身份顯赫的公子哥來說,花錢買幾個童工為他效力,那也是看得起這些童工,他們非但不該有怨言,還應(yīng)該感恩戴德才對!”
最后,黃巫婆頗有見地地總結(jié)道:“所以,看待這些歷史人物,不能單純地通過一件兩件事,就劃分為好人還是壞人,好人也可能做壞事,壞人也可能做好事,更何況,評判好壞人的社會標(biāo)準(zhǔn)和個人標(biāo)準(zhǔn)因時因地因風(fēng)俗的不同而不同,我們應(yīng)該用歷史辯證的眼光看待他們,切不可一概而論,以偏概全。”
這是我第一次聽黃巫婆說這么多話,更沒想到的是,以她的眼界,竟然能有這樣一番見地,分析其問題來有理有據(jù),層次分明,跟老喬簡直是一個調(diào)調(diào)!看來,“人不可貌相”這句老話說得真沒錯,或許,我真該好好了解一下“土夫子”這個行當(dāng)。
依阿梨的性子,自是不會吃了這個啞巴虧:“那照您這么說,壞人做了好事就可以被原諒,好人做了壞事就從此萬劫不復(fù)?哼,笑話!好就是好,壞就是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除非你想故意為壞人開脫!”
黃巫婆像被人踩了尾巴,露出極度夸張的表情,急得閩南話都飚出來了:“小姑娘,你可不要把屎盆子隨隨便便往我身上扣啊,你可以嫉惡如仇,我也可以好壞分明,這不矛盾的勒!我又不是國選律師,我怎么能為壞人開脫的勒!老板啊,我的隊伍里可都是好人來的勒……”
“算了算了,都少說兩句!”三師伯不耐煩地一揮手,忽然指著前面說道:“快看,有光!”
眾人一愣,皆是支著脖子看過去,看了半晌,也沒看見哪里有光。大概又過了兩三秒,第一只船上才有人尖叫道:“是個小口!出來了出來了,我們終于出來了!”
緊跟著,我也看到了,前方五六米處,出現(xiàn)一個非常非常瘦長的山口,大約四米高,中間最寬的部分,也就半米,只能容納一人通過,還得不是個胖子。
我也不得不佩服三師伯這老家伙的眼力,我們船上三臺大風(fēng)燈,照得水洞亮如白晝,剛才隔得那么遠(yuǎn),他居然還能分辨得出哪些是自然光,哪些是燈光,倒搞得好像是我們老眼昏花了一樣。
越往近處走,我越發(fā)覺得這小口,連帶著這水洞,這山,真的就跟《桃花源記》中描寫的一模一樣:“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看來三師伯這老狐貍,這回倒是講了一次真話。
正想著,前面黃巫婆突然啊地一聲尖叫,我們尾隨而至,還沒來得及問她啊什么啊(這巫婆平時就神神叨叨的,所以她這聲尖叫并沒有立刻喚起我們的警惕),船就到了小洞口。
只聽三師伯嘟噥了一句:“我靠,不會吧……”說時遲那時快,船頭突然往下一栽,整個人就感到天旋地轉(zhuǎn),好像失重的感覺。
我睜眼看時,冷汗刷地冒了一身,老天!這里居然是一處大瀑布!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