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4年3月17日,暮西大教堂后禮堂,上午7點30分。
脫下了平時常穿的禮服,難得穿上了過去的騎士鎧甲,哈金斯挺直了脊梁,走到禮堂的門口,輕輕敲響了門板。
“陛下,是時候了。”
伴隨著吱呀吱呀的門軸聲,兩名近衛騎士從內推開了大門,一群身穿白袍的修士拿著經書魚貫而出。
穿著一身月白色圣秩袍的托德,手持代表牧首身份的權杖,緩緩走出了禮堂。
看著一臉平靜的國王,哈金斯自己倒有些緊張起來:“陛下,一切都以準備妥當。”
托德點了點頭,在近衛的護衛下,走向了大教堂的正殿。
暮西大教堂從建設之初,到一期工程完成,耗時兩年半。
雖然這里僅僅只完成了主殿堂和兩座副塔,但到此參觀過的人,一致認為無論是建筑樣式,還是內部裝飾,放眼整個大陸,再也沒有那座教堂能夠與之媲美了。
光滑如鏡的大理石地面,能倒映出人的容貌;美輪美奐的宗教壁畫,仿佛讓人身臨其境;昂貴奢華的桌椅器具,讓人不禁贊嘆暮西城的富有。
當全身圣秩的暮西城國王,出現在殿堂之側時,大教堂正廳中的上千人紛紛起立。
他們中有遠道而來的國王,也有聲名顯赫的貴族,還有受人尊敬的學者和富甲一方的商人。
所有人看著那位被騎士拱衛其中的男子,心中在驚嘆暮西城國王年輕之余,更多的也在揣測所謂的新教,究竟會是什么模樣?
說起泰羅時期延續下來的兩大教派,天父教會和至正教會,二者的內部結構,都以君主制為藍本,設立了諸多層級,頂部以教宗為首。
這樣的設定,有利于宗教發展,但卻被動的將權力集中在一人身上,容易滋生腐敗和濫權。
所以,針對暮西城所建立的新教,前來觀禮的人,大部分心中都存有疑問,這位被稱作圣子的暮西城國王,真的能夠推動宗教改革順利進行嗎?
托德站在布道臺上,面前是高高聳立的十字架,他按照事先排練好的流程,高聲念出禱詞,一絲不茍的完成著禱告的動作。
整個儀式持續了一個半小時,象征著新教的旗幟——保護傘十字架,升起在大教堂的頂端,廣場外傳來了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在場的觀眾,此時才紛紛驚覺,儀式已然結束。
將權杖和圣勛交由修士喬,托德站定在布道臺的桌前,朝著教堂中的眾人點了點頭。
意識到他即將發表即位演說,在場的所有人頓時打起了精神,豎起了耳朵。
“圣經上說,人從出生之日起,就背負著罪孽。在負罪前行的日子里,罪孽也會不斷的增加,只有虔誠和告解才能獲得救贖。”
托德停頓了片刻,舉起桌子上的一張紙片,對所有人說道:“有人認識這是什么嗎?”
眾人定睛看去,那是一張天父教會的贖罪券。
“一張用草灰和木漿做成的紙張,再寫上兩句圣文,蓋上一枚印章,就擁有了洗清一切罪惡的功效。這樣對比下來,你們難道不覺得上帝所賦予人類的原罪,反而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托德放下紙片,繼續說道:“什一稅也好,教會稅也罷,神職人員利用圣經中的只言片語,斷章取義,向信徒廣受錢財,這難道不是最大的罪孽嗎?”
托德的話讓所有人不自覺的點頭同意,人們在欣喜之余卻隱隱約約意會到了新教宗的深意。
托德接下來的發言更加直白,直白到所有人有些無所適從。
“所謂教會,并不是什么高人一等的存在,即便沒有神職人員的引導,只有信徒心中存有上帝,一樣能憑借虔誠的心靈與至高溝通。在我看來,所謂的教宗、主教、神父是什么?他們不是什么上帝的代言人,反而應當是信徒的服務者。”
托德此言一出,四座皆驚。
教會的職責不是代言上帝,而是服務信徒,這樣的理論或許有人說過,但從未出自過神職人員之口。
而在今天,有人說出了此話,而且此人居然還是新教的教宗。
“農夫的工作就在于種田,騎士的職責在于捍衛榮譽。教會的神職人員也一樣,我們的目的就是在于讓更多的信徒能夠更加走近上帝。這種職業不應當帶有任何功利性色彩,更不應該與金錢掛鉤。”托德一手舉起圣經,一手拿著胸前的十字架,鏗鏘有力的說道:“對于上帝的信仰,應當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最純粹的事物,任何世俗的摻雜,只會玷污了這份神圣。”
托德的這一番話深深打動了在座的所有人,穿著白袍的修士們劃著十字齊聲唱起贊歌,臺下的聽眾們站起身來齊齊稱頌起上帝的福祉。
看著眼前這一幕,托德微笑著等待人們的情緒平靜下來,開口說道:“作為新教的教宗,對于本教派,我在此宣布三大宗旨。”
“第一,新教不會以任何方式,威脅或者引誘信徒繳納錢物。”
面對著眾人激動的注視,托德補充道:“新教將廢止贖罪券、什一稅、教會稅等一切宗教性的獲利工具,只接受信徒的捐贈。”
“第二,新教將只承認希伯來語撰寫的圣經,對于圣經歷史上后期的新增文書,新教教會不認可其宗教合法性。”
托德頓了頓,繼續解釋道:“關于這一條,最關鍵的還是我們之前提出的『因信稱義』,我們堅定的認為教會應當是信徒的服務所,是信仰的聚集地。而不是那群高高在上,利用信徒來斂財的藏污納垢之處。新教將竭盡所能為信徒提供信仰方面的幫助,而不是利用宗教力量來打壓和控制信徒。”
托德的這些話,讓在座的那些國王不可思議的睜大了眼睛,只要不是過分愚蠢的人,都聽出了這些話的背后之意——新教將尊重和認可王權。
“第三,新教的圣秩將采用扁平化結構,事務權將由信徒全體來共同管理。”
這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聽的云里霧里,幾乎沒有人能夠明白托德的這些話是什么意思。
按照常理,托德開始解釋:“所謂扁平化結構,就是盡量縮減教會管理層的數量。我打個比方,視新教為敵人的天父教會,有著以下的圣秩階層——教宗、紅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等等……這種圣秩管理方式,不僅僅會催生權力的爭奪,更會滋養腐敗的產生。所以,新教在事務管理方面只會出現兩個階層——牧師和信徒。”
“只要加入了新教的教籍,即為信徒。一個地區的信徒集中起來,進行選舉,選出能夠代表這個地區的牧師。各個地區的牧師定期前來暮西城新教總部,采用民主決議的方式,處理和確定教會中的相關事務。”
有人聽到這里,突然意識到托德的發言中,有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一位坐在前排的國王,突然提問道:“教宗大人,您剛剛提及新教中只有牧師和信徒這兩個階層,但是,您的身份在教會中又如何處理呢?”
托德笑著說道:“身為新教的教宗,我將只會是教派的精神象征,不會干涉任何事務,也不參加任何投票和決策……”
修士喬聽到這里,慌張的走上前去,小聲對托德說道:“教宗大人,我從來沒有聽您說過這些……”
托德先是看了眼急急忙忙的喬,接著對所有人說道:“看看天父教會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吧,我并不認為他們之中沒有一心向善的信徒,但就是因為教宗本人絕對的權力,引發了絕對的腐敗。在教會中,任何權力都必須受到制約和監督,一人獨大的管理,早晚有一天會將教派引向滅亡。”
在場的眾人,聽見這一番言論,紛紛起立歡呼起來。
托德繼續說道:“由牧師們組成的教派議會,將擁有教會的事務管理權、教令頒布權、獎懲決策權、信徒組織權;而教宗,作為教派的精神象征,主要負責對外的外交和對內的儀式。”
說完這些話,托德一邊劃著十字,一邊高聲說道:“以十字圣架號,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新教歸于至高,阿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