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勉已經被貶去杭州大半年了,這大半年不止他的殺手難以混入汴京,就連他本人的一概消息都完全被武植死死的封鎖住了。
汴京上下,皇宮內外,再也沒有人提朱勉這個名字了。
古人常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是有大智慧的。淡如水的交情才最經得起時間和距離的考驗,哪怕相隔萬里,哪怕時隔多年,見面后還是當初那種坦坦蕩蕩的君子之交。
而越是親密的友情,在經過距離的隔閡,時間的消磨后,以及圈子的不同后,越會讓人無所適從,從而逐漸淡忘。
趙佶對朱勉就是如此。
開始一段時間趙佶還時而念叨起朱勉,再后來就越來越少了,直到現在他已經基本忘記朱勉這個人了。
普通人不會這么快忘記好朋友,但趙佶不同,他是皇帝,有很多他喜歡的朋友常伴身邊,而且每天都有無數有趣的人想要和他做朋友。他的生活充滿了豐富多彩的樂趣,一個不再能陪他玩的所謂朋友他自然很快就忘記了。
可謂是,友情的小船說翻就翻。
…………
九月九重陽節。
朝廷前幾日終于確定了進軍燕云的日子,就在九月中旬。對西軍的調令剛剛出京不久,武松那邊的青州軍也已經接到了集結命令。
今天,趙佶乘著御輅,率領百官浩浩蕩蕩的出了皇宮,前往西郊皇陵祭祖祭天!
祭天隊伍不可謂不隆重,五千鮮衣怒馬的御林軍開路,王公大臣,皇親國戚,眾皇子皆穿著盛裝伴在趙佶左右身后,另外還有御樂隊伍吹著笙簫嗩吶,敲打著銅鑼皮鼓,一片喧囂。
出了皇宮就是汴京的御街,兩邊的觀禮百姓密密麻麻,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都踮起腳期望一睹當朝官家的風采。
趙佶乘坐的是天子祭祀專用的玉輅。是木質結構,主要分為輅座、輅亭和圓盤,主色為天青色裝飾。
這種玉輅相當于古代的敞篷大車,輅蓋高將近一米,輅圓盤為金黃色圓頂,鑲玉圓版四塊,因顯要部分用玉裝飾故稱為玉輅。圓盤垂有鏤金垂云,四周貼有三層鏤金云版。幨帷用三層青緞制成,每層繡有金云龍羽紋相間。四根金青緞系帶綁在車軫上。四柱上繪有金色云龍。車門垂珠簾,四面各三。云龍寶座四周為朱欄,以金彩相間涂飾,欄內四周布有花毯。兩輪各有十八根車輻,以金色鏤花裝飾。前有兩根軸轅,兩端分別飾金龍的頭和尾。后樹有青緞太常旗十二面,旗面上分別繡各有日月五星、二十八星宿,旗下垂有五彩流蘇。
所以盡管汴京的百姓們經常能看到趙佶外出,不過玉輅有流蘇遮擋,是以百姓們總也不甚能看清趙佶的相貌,每次眼睛都瞪出血絲了,也不過能模糊的看個面部輪廓罷了。
這種模糊的感覺倒間接給趙佶的相貌平添了幾分朦朧美,難怪百姓們私下里面都在傳當朝官家如何如何帥,帥的出神入化………
相比皇帝的朦朧,祭祀隊伍中十分顯眼的王公百官和皇子們則直接暴露在了公共視野下,難免像動物園的動物一般被百姓們圍觀評頭論足一番,這其中除了眾位神采飛揚的皇子們被眾多百姓注目唏噓贊嘆外,就數武植最引人矚目了。
沒辦法,官員出行站隊都是有講究的,什么品級站什么位置,絲毫不能亂。
武植乃是開封府尹、龍圖閣大學士,怎么算都是正三品的高官,位列祭祀第一梯隊官僚之中,他前面是蔡京王黼童貫等執宰級官員,身旁是六部尚書,身后則是九卿及各部侍郎主事,還有臺諫官員,這些官員雖然在武植眼里都是小官,可放眼大宋官場,甚至整個封建社會都是京城高官,尋常進士混一輩子能在武植身后的官員隊伍中混一個位置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
所以,武植身后站著都是書記市長省長級別的大官,身旁是國家級部長級別的高官,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老!
除了武植,年齡最小的也起碼四十來歲了,普遍五六十歲,再加上武植前面的蔡京已經近七十了,王黼童貫也都五十開外,所以武植這種混在頂級高官隊伍中二十多歲的官員,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那便是咱們開封府的武大人了!”
熙熙攘攘的百姓中,有一家長對騎在肩膀上的小娃指了指武植,對小娃滿懷期待道:“你以后要好好讀書,爭取將來能像武大人一樣,年紀輕輕便可居廟堂之上!”
人群中像這樣的教導十分普遍。
“爹,什么是廟堂?”
“………”
三品以上的官員穿著紫色官服,官服是羅袍裙、襯以白花羅中單,束以鑲玉大帶,再以革帶系緋羅蔽膝,方心曲領,白綾襪黑皮履。這身朝服經過娘子們的微改后,穿在武植身上剛好合身,即彰顯官威,又顯得身板修長,氣質干練。就連那些目不轉睛盯著皇子們的少女也被武植勾過來了大半。
………
按制,祭祀的隊伍必須從汴京正南門出去后,方可掉頭往西郊去祭祀。
隊伍剛出南城門,便有一隊數十人的飛騎在不遠處的官道上迎面飛奔而來。那隊飛騎風馳電摯,氣勢洶洶,雖然隊伍前面有大批御林軍開路,可整個隊伍還是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趙佶以及百官們也滿臉的詫異。
看那隊飛騎身為首一人穿大宋制式綠色官服,身后的兵卒也都是大宋府兵打扮,現在突然出現在汴京城外,莫不是出了什么亂子?
趙佶和百官疑惑不已,而那隊飛騎已經到前被御林軍團團包圍了。
“急報!江南急報!”
前面傳來了上氣不接下氣的呼喊聲,武植微微上揚嘴角:該來的終于來了,來的真是時候啊!
武植有飛鴿傳書,知道江南的方臘早在兩天前就在浙江睦州造反了,這會恐怕已經攻陷睦州了,睦州知州乃是朱勉親信,不知道有沒有被起義軍殺掉!
聽聞是急報,趙佶以及百官都變了臉色,祭祀途中遇到急報,不論急報是什么都是為不詳。
“什么急報?”
趙佶只得將報信人叫到了玉輅邊詢問。
“江南睦州方臘造反了!如今睦州已經被攻陷,睦州知州方大人全家都被反賊殺死!如今反賊勢如破竹,正在集結賊兵向杭州出兵!”報信人聲淚俱下。
“什么?造反?”
趙佶頓時面如土色,百官個個目瞪口呆,武植也跟著裝出一臉的驚駭。
“你所言當真?”
蔡京一步踏出,手指著報信人喝問了起來。
倒是不改多疑的本性。
“千真萬確!下官乃江寧府驛官,是江寧府尹大人派我來京報信的!”
“陛下!事關重大,望陛下暫緩祭祀,立即回朝商討平亂事宜!”
蔡京說完,百官都齊聲應了下。
國家都發生造反了還祭祀個毛線,趙佶滿心的失落,夾雜著憤怒,只好不甘心的下令全體回朝。
“江南向來富庶,怎么會發生造反呢?”
回去的路上,趙佶絞盡腦汁怎么也想不通,越想不通他想的越多。
而蔡京等官員則漸漸鎮靜了下來,他們臉色古怪的變幻著,畢竟是幫趙佶管理天下的官員,有些事情趙佶這個甩手掌柜不明白,而他們卻能懂。
“可惡!”
快到皇宮時趙佶恨恨的握緊了拳頭,一次造反不僅毀了他“一世英名”,而且收復燕云的計劃必將擱置,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就要錯過,趙佶氣急,他暗暗發誓,要將造反的人碎尸萬段!
而且,牽連其中的人不論是誰,一律嚴懲不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