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戰(zhàn)國野心家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三章 衛(wèi)鞅與商於(上)

作者/最后一個名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這場關(guān)乎天下戰(zhàn)略的戰(zhàn)役雖然重要,但戰(zhàn)斗的過程卻并不激烈。

    濰水一戰(zhàn),齊國在東線的七千常備軍全滅,大量的臨時征召的農(nóng)兵投降。

    消息傳到臨淄后,在臨淄監(jiān)國的齊太子喜驚慌失措。

    墨家的斥候甚至有跑到臨淄附近的,臨淄城中一日三驚。

    太子喜只得一面即刻派人前往洛邑回報,一面意圖組織臨淄城的防御,根本不敢輕易派兵出征,或者說湊不出一支可以野戰(zhàn)的機動部隊。

    消息傳到洛邑的時候,諸侯亦是震驚,均道墨家野心已不遮掩,不可以不死戰(zhàn)。

    話是這么說,可到底怎么戰(zhàn),卻難以商量出來個結(jié)果。

    齊侯剡欲要回軍,卻有大臣進言道:“此時回兵,正中鞔之適計也。”

    不少齊臣在這一點上達成了共識。

    但是,在不回援的情況下怎么辦,倒是有了分歧。

    有部分齊臣認為,墨家從齊國身上搶走的,齊國從魏韓身上搶回來,割魏韓以補墨家所攻。

    不如和墨家媾和,割讓濰水以東,而齊國則趁機對魏韓開戰(zhàn),割讓魏韓的土地以補償齊國的損失。

    或者,直接和秦國合力,做掉魏韓,以洛邑為界,東西稱霸。

    然而齊相田鞠卻反對,他道:“大軍多在平陰、泰山西南,若是回援臨淄,所需時日極多。”

    “不若攻敵之必救,墨家既攻膠東,君上可讓大軍南下攻宋。”

    “如今墨家野心昭然,諸侯深知利害。衛(wèi)國力弱,獨自難以抗衡,君上卻攻宋,衛(wèi)必從之。”

    “宋地之戰(zhàn)若敗,則韓魏也不能獨存,是以韓必從之。”

    “如此一來,韓軍可出數(shù)萬、齊軍尚可動四萬、魏衛(wèi)及天子之師可出三萬,號三十萬,攻宋。”

    “若下商丘,墨家必然回援。即便不回援,主力也不敢輕動。主力不動,以膠東一地之軍,難破臨淄。”

    “臨淄雖不如彭城堅固,但也修整數(shù)年,銅炮亦多,糧食足夠,城中多有技擊之士,只要肯花錢便能雇傭,總還能守住。”

    “若是回援,則正中墨家之計。到時候若墨家又攻平陰、泰山,齊國首尾必不能相顧,屆時更險。”

    “況且,若膠東墨家有能力數(shù)日破臨淄,待君上大軍返回時,恐怕臨淄已破。若膠東墨家不能數(shù)日破臨淄,君上是否回去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是故我說,不如趁此機會攻其必救,拖韓、魏、衛(wèi)下水與之決戰(zhàn)。勝,則齊可存;負,齊固亡矣,韓衛(wèi)亦不得存。”

    諸侯聯(lián)合作戰(zhàn),最大的問題不是共同的敵人多能打,最大的問題永遠是盟友。

    有時候,防備盟友要比防備敵人更重要。

    現(xiàn)在諸侯還未準備就緒,墨家忽然來了這么一手,打亂了諸侯的部署。

    進言的齊國大臣很清楚,這時候攻宋并不是最佳的選擇,倉促之間各國不能湊出最完美的陣容和默契的配合。

    一旦決戰(zhàn)失敗,諸侯也就完了。

    但好處是如果失敗,可以拉著韓魏衛(wèi)一起死,而不至于說齊國被蠶食吞并而韓魏尚存。

    齊侯剡權(quán)衡了一下割魏補齊之策和拼死一搏要死一起死的策略,說道:“相言甚合吾心。”

    遂派人前去聯(lián)絡(luò)韓、魏、衛(wèi)等國不提。

    秦人館舍內(nèi),得知了齊國如此動作秦人的意見幾乎一致,齊國這是背盟的行為。

    齊國這么做,制秦人于何地?

    為了反墨的大局,秦軍放著在西河那么大的優(yōu)勢不打,坐下來和魏韓談,就是因為秦國知道一旦讓墨家做大、穩(wěn)定了南陽和江漢,北方諸侯都沒有好果子吃。

    這時候應(yīng)該是如當年齊桓公尊王攘夷時候一致對待南方楚國一樣,最起碼要齊心協(xié)力。

    齊心協(xié)力不是說說就行的,而是要互相配合做到。

    齊國要單拉著韓、衛(wèi)攻宋,秦國在商於之地和西河問題上就很尷尬。

    假使齊韓聯(lián)軍勝了,秦國得到了什么?

    南陽墨家的駐楚軍團的所有壓力,都要秦國來撐,否則韓國無力攻宋。

    各國還未準備就緒,秦國在南陽進退不得,西河卻又在談判,秦國到頭來就是在給各國做嫁衣。

    雖說這一次諸侯要會盟,大義是反墨,可秦國卻不愿意做殉道者,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若是這一戰(zhàn)敗了,那就更不用說,秦國在南陽更難進攻,徹底喪失了韓國的支援。

    再加上和墨家的關(guān)系這么一弄必然很僵,連在西河的攻勢都可能要停止以免墨家偷襲。

    按照秦國君臣所想,為了反墨之大義,齊國不應(yīng)該回援臨淄,也不應(yīng)該這時候急匆匆地就攻入宋地,攻墨家之必救以衛(wèi)齊。

    而是應(yīng)該放棄臨淄、向東撤退,堅守泰山、平陰一線。

    將墨家的戰(zhàn)線拉長,使得墨家無力進攻,而且墨家若是攻到平陰等地,就必須要擔憂趙國可能渡過黃河干涉。

    一旦墨家的戰(zhàn)線拉長,可能就會形成僵局。

    這樣齊國的主力還在,還不至于被各個擊破,從而可以達成盟約共同進軍,以形成兩條戰(zhàn)線上的兵力優(yōu)勢。

    于大局,的確應(yīng)該是這樣。

    然而,這是諸侯大爭之世,齊侯剡是齊侯,不是周朝齊省的高官,大一統(tǒng)之下可以放棄部分土地從而獲取優(yōu)勢,但諸侯之爭的局面下,這就很難。

    墨家剛剛滅了楚國,齊國之前也透漏出趁著魏國病瓜分掉魏國的想法,這兩件事在前,齊國豈能相信各國會全力幫著齊國復國?萬一墨家失敗退到江漢,說不定各國還要趁著齊國病的機會先把齊國做掉。

    雖說泗上那邊多有學問傳出,諸如存地失人和存人失地的區(qū)別,然而齊國的縱深和基層統(tǒng)治卻不足以這么做,因為對齊國來說,存人失地可能意味著人沒了、地也沒了。

    深知如今局面困難,秦君只好派人前去拜會齊相,以說清楚其中的利害。

    最終選擇前去做使者的,正是幾年前入秦之后于吳起身邊做中庶子、隨著吳起重病垂老而被推薦到秦國中樞的年輕人衛(wèi)鞅。

    自從那年百家相會于泗上后,衛(wèi)鞅就離開了宋地,帶著一些同門來到了秦國。

    尸佼和吳起有舊,通過尸佼的推薦,衛(wèi)鞅入秦之后便在吳起身邊出仕。

    他喜好刑名之學,而且又是三晉刑罰治國體系影響下長大的,走的是西河學派的那一套。

    吳起在秦國西陲搞的和在西河差不多,兩方極為投契,加之衛(wèi)鞅卻有才能,很快便脫穎而出。

    吳起在秦國西陲的政策,就是翻版的西河武卒制,因為秦國西陲很適合西河卒制度,打的也都是那些落后的游牧民部落。

    但和在西河的制度又略有變化。

    吳起將西河武卒制的經(jīng)驗一分為二,分為府兵和募兵兩種制度。

    在隴西、義渠、烏氏等地,遴選勇壯之輩,在邊疆地區(qū)授予他們土地和馬匹,免稅免勞役,形成了一個個精壯悍勇之輩組成的村社。

    這些村社之人不需要納稅、家人不需要服勞役,沒有女人就去外面部落里搶、沒人耕種土地就去外面部落里抓、缺乏土地馬匹就去外面搶。

    憑借從泗上傳來的作物、耕種技術(shù)、火藥等,這些人仍舊保持著農(nóng)耕生活。

    但是土地多、家里奴仆多,所以馬匹也多,這些人是專職的軍人世家,是府兵貴族。

    征戰(zhàn)的時候,他們一般作為騎兵,需要繳納血稅來代替他們的賦稅。

    這些騎兵騎術(shù)很好,但是紀律性很差,不過肉搏、突襲、偷襲、掩殺之類的技巧極佳。

    而且因為火器、車營術(shù)的配合,往往一個一二百人的府兵村落,就能夠打的周邊的游牧部落逃亡,甚至有敢干的想要戰(zhàn)功的,會有幾個鄉(xiāng)的村落聯(lián)合在一起行動滅掉一些大部落搶奪馬匹牛羊的事。

    這種兵制使得秦國西陲的游牧壓力銳減,但缺點就是這些村落時常會去搶劫一些前往極西之地貿(mào)易的商隊,但因為秦國主要是公營貿(mào)易,所以影響也不是很大。

    而除了這種兵制之外,還有十分嚴格的編戶什伍制下的征兵制和募兵制。

    在豬野澤等地,采取的是編戶之下的征兵制,但凡年紀一到,必須從軍服役。

    什伍一組,共用耕牛,連坐刑法。

    若是軍中服役立下功,則可以提升為府兵卒,可以分配土地,可以免稅。

    軍中軍官,則都是一些貴族庶子組成,在那些叛墨主持的教育提下下接受過新式的教育。

    各個城邑實行的都是這種征兵募兵制,而在偏遠地區(qū)則實行類似府兵的軍事貴族制。

    依靠城邑的人口優(yōu)勢和征兵募兵的紀律優(yōu)勢,保證對那些府兵新貴的武力壓制,同時在戰(zhàn)爭期間又能夠拉出足夠的輕騎兵。

    衛(wèi)鞅并不喜歡那種邊疆的武卒制,但是對于城邑管轄的什伍征兵體系很擅長,他所學的尸佼的那些學術(shù)和西河的刑名之學在這里當真是如魚得水,很快得到了施展的空間。

    人要有能力,機會擺在眼前的時候才會脫穎而出。尸佼和吳起的關(guān)系,給了衛(wèi)鞅一個機會,他也把握住了這個機會。

    吳起曾說,西陲之事,若只是軍事,憑借馬鐙火器車營的戰(zhàn)術(shù)碾壓,不過是五大夫之功,算不得什么驚天動地的功勞。

    而最重要的,是打下來之后的統(tǒng)治,這才是可以使功超五大夫之上的關(guān)鍵。

    這種思想之下,衛(wèi)鞅所學也就得到了發(fā)揮。

    吳起重病垂老的時候,也向秦君推薦了衛(wèi)鞅。

    秦君之前就知道此人,因為任免官員皆由君命,而且之前也有功勛,治下雖不富庶但是民眾守法。

    推薦之后,深入交談,秦君也認可了衛(wèi)鞅的才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州市| 杭锦旗| 洞口县| 轮台县| 长阳| 山东| 大邑县| 永昌县| 沙坪坝区| 台东市| 当雄县| 成都市| 登封市| 扎赉特旗| 吕梁市| 金昌市| 徐水县| 资源县| 高邑县| 云霄县| 新巴尔虎左旗| 沁阳市| 霍城县| 建宁县| 武义县| 无棣县| 瓮安县| 疏附县| 齐齐哈尔市| 临漳县| 章丘市| 长顺县| 六枝特区| 扶风县| 兴和县| 台东县| 裕民县| 志丹县| 南木林县| 汕头市|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