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八,精仔開著一輛雪弗蘭轎車過來接趙紅兵,:“老板吩咐我這些天給您開車!昨天忘記告訴您了。”
趙紅兵:“那以后每天八一刻來,今天等了很久吧?”
精仔:“八鐘就來了。”
趙紅兵:“好兄弟,辛苦你了!以后可以晚來。”一句話得精仔心里熱乎乎的。
上了車,向公司開車,趙紅兵心想如果決定在深市發展,那么就要盡快買車,首先要讓大國學會開車,有時間讓他練練。
趙紅兵走進公司,前臺姐馬上站起來,叫道:“趙總早!”
進了林總辦公室,林總正在看著一份報表之類的東西,看到趙紅兵,放下文件,道:“晚上睡得怎么樣,看起來很精神。”
趙紅兵道:“還可以,區很安靜,空氣也很好。”
林總道:“今天怎么安排?我原想你多休息兩天。”
趙紅兵道:“我是個急性子,心里有事就要趕緊做,否則睡不踏實。林總要是覺得方便的話,我想先熟悉一下公司的情況。”
林總笑道:“看來你真是急性子,行,我這就安排,希望趙總多熟悉多總結,為咱們新公司提些金子。”
趙紅兵也笑道:“我一貫的風格是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好,要不就干脆不做!”
林總撥通內部電話,對里面:“你來一下。”
不一會,一個年輕人走了進來,看眉眼,依稀與林總有些相似。他們都是講潮州話,趙紅兵聽不明白。看那神態語氣,定是親戚無疑。趙紅兵見他稱呼林總為哥還是什么的,卻又不是哥的發音,好似顧客的“顧”字音一樣。
林總見將趙紅兵冷落一旁,也察覺不太禮貌,對趙紅兵歉意的:“這是我外甥劉鵬飛,公司業務部經理。”
趙紅兵張開嘴差合不上,怎么潮州人叫舅舅象叫哥一樣,幸好沒開口問,不然出洋相了。
林總用普通話向他外甥道:“這是公司新來的趙總,昨天安排你騰出的辦公室準備好沒有?”
劉鵬飛道:“已經準備好了,我帶趙總過去?”
林總道:“好,然后你問問趙總還需要什么資料,都給他準備好。”
趙紅兵道:“我想要看一下公司銷售月報,還有年報簡表,如果涉及商業機密就算了。”
林總道:“什么機密,我這里沒有什么對你保密的,飛仔,趙總需要什么就給他拿什么。”
劉鵬飛答應一聲,帶著趙總去了隔壁的辦公室。
進了房間,趙紅兵發現這個屋子不大,但很整潔,桌面、沙發、茶幾顯然均有人清潔過,收拾得井然有序。
趙紅兵坐下來,辦公桌面上有一張擺放得端端正正的公司通訊錄,上面列有公司總機號碼,林總辦公室電話、分機號、大哥大號碼,后面是各部門與各人的內部分機號,還有一部分人的拷機號。滿滿一張表。在表格上端,用鋼筆寫著:趙總辦公室電話3232866,分機202。看來是新安裝的電話,還沒來得及列入表內。趙紅兵看見了桌面上的兩部電話,一部獨立外線,一部內線,上面均用不干膠貼著,標簽寫得明明白白。
這些細節方面體現出林總對自己的看重,趙紅兵心中有些感動。
劉鵬飛道:“因為時間匆忙,辦公室收拾得不是太盡如人意,趙總看還有什么短缺,我安排人去購買。”
趙紅兵道:“不用麻煩,我只是暫時在這里辦公,添置了反而浪費。劉經理要是方便的話,能不能把業務報表和相關資料給我看看,我想盡快的熟悉工作。”
劉鵬飛:“我一會就送過來。”
趙紅兵:“那麻煩你了!”
劉鵬飛:“趙總太客氣了。”
不多一會,他拿過一大摞資料來,告訴趙紅兵:“這是五金門市的,這是承包項目的,這是與各工地的往來。”
趙紅兵:“謝謝!我自己看吧。”劉鵬飛頭,出去了。
趙紅兵拿著資料看了一會,很快發現問題,林總的公司現在有三個五金批零門市,通過報表分析,三個門市營業額很不平衡,不僅是門市之間,就是同一個門市,不同的月份營業額也有很大差距,這不能用地段來解釋。
再看庫存量,也有問題。庫存單價是按零售價計算的,各門市庫存有多有少,總共庫存量五百多萬。庫存量不是有大,而是特別大,要知道林總公司的實力,五金貿易這方面一年的營業額也就一千五百萬,利潤在300萬左右,這庫存量比利潤都大不少,現金全都套在積壓庫存上,如果趕上市場突變或者資金鏈斷裂,問題可就大了。
趙紅兵是那種商業極有經驗的人,看看盤表和月報表,基本上就能將公司的資金實力、周轉效率、經營規模和經營狀況摸得**不離十。令他相當不滿意的是各門市盤表上,庫存貨物沒有分類,相同貨號的品種有很多出現兩個以上數據,大約是見物盤物。漏盤差錯是避免了,但根本看不出商品存量和品種結構合理不合理,銷售暢滯情況也無從知曉。
最令他百思不解的是有的品種明明是常年暢銷的商品,有的門市存量較大,有的門市卻無此品種。這不是一兩處,而是普遍存在的情況。明管理存在很大問題,貨品調配沒有到位,銷售環節有些脫鉤。
看完各門市的報表,再看各承包項目報表,都是某某建筑工地承包安裝線纜、燈具,或是粉刷油漆、涂料的承包金額,某某門市的出貨明細、費用狀況等,不成章法。趙紅兵明白為什么各門市銷售很不平衡的緣故了,承包項目的利潤很是驚人。如此看來,商機無限啊!趙紅兵感慨良多,心中大致對公司的運作有了一些了解。又看了看與各工地的往來明細,尚有十多個項目的應收款項,共計三百余萬元。
趙紅兵合上報表資料,頭腦理了理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經營,心中有了一些主意。俗話: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趙紅兵上一世白手起家,初期創業時身兼數職,管理、統計、財務、銷售等等都要親力親為,雖然辛苦,但也積累了許多經驗,所以現在看這些額報表,視野和思路相當清晰明了。
趙紅兵看了看手表,十半都過。.隨便看過這些資料,時間不覺過去了兩個時。趙紅兵站起身,望著窗外,振興路上車輛穿梭不息,人行道上人們行色匆匆,沒一個閑逛的人。路旁樹木長出很多新枝,綠色蔥蘢,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走進林總辦公室,林總忙起身相迎。趙紅兵在他辦公桌前的椅上坐下來。林總問:“看完啦?”趙紅兵:“都看過了。”
趙紅兵為了印證自己的一些想法,詢問了林總盤表、銷售額以及承包項目與門市出貨關系等等方面的疑問,林總都作了回答。有幾個問題林總自己也沒弄明白,不清楚怎么回事。他驚奇不已地看趙紅兵講出各門市的具體金額數量,甚至有很多品種貨號明細。不可思議他怎么一下子就將這些枯燥無味的數字記得如此清晰,分毫不差。這些數目可常常都是搞得他頭昏腦脹的。
林總并不隱瞞自己的驚奇,他問:“趙總,你把這些都記住了?”
趙紅兵笑著頭,:“是啊。”
林總佩服不已地:“你快告訴我,你是怎么記住的,我平時就是搞不清這些數目。”
趙紅兵:“很簡單啊!只要分門別類,就容易記住了。一是按經營部門分類,二是按商品屬目分類。比如所有這些商品,看似很多,其實它可以分為五金、電料、燈具、油漆涂料這四大類。五金可分為大五金、五金和五金工具三類;電料又分為線纜、開關、輔料、電工工具四類;油漆涂料也是這樣分類。每個類常銷品種就不太多了,一般就十幾二十個品種,最暢銷的就是那些用途最廣的三五個品種,很好記的啊!當然這中間還有很多規律,長期接觸這些商品就能熟悉它們的材質和用途這些特性,記住它們的數量金額就不太困難了。有時一看它們的數量和金額,就能知道銷售好壞。”
林總目瞪口呆地聽他細商品屬目分類,何曾知道有此規律可循,又如此簡單清晰。心想:這趙總真是神了!
趙紅兵對林總:“我們一起到下面門市去看看吧。”
林總:“我也正有此意,到門市了解的情況更具體一些。你也幫我出出主意。”
打電話叫精仔開了奔馳,三人駛出家樂大廈。
車在道路上穿行,趙紅兵看著窗外,只覺得深市并沒有想象那般美好,尚沒形成大城市規模,有些地方還是一塊一塊的農田,田里種著莊稼、蔬菜,所到之處滿眼皆是建筑工地,塵土飛揚。一些地名也是鄉土味十足,不是叫什么崗就是叫什么村。
車開到向西村一處路口慢了下來,此處路邊一家挨一家均是經營木板、地磚、五金、電料、油漆的建材商店,規模都很。車在一家名稱也沒有的商店前停下,大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寫著“五金電料燈具油漆”八個大字。
林總:“這是第二門市。”
趙紅兵看這門市有三間門棟,里邊黑咕隆咚的,光線很暗,僅有幾只日光燈照明,根本不是想象中明亮干凈的商店模樣。門市面積也就一百多平米,貨架全是用角鐵焊成的四層格架。靠墻的一邊是一溜玻璃矮柜臺,擺著各色水龍頭、開關、鎖類、工具等,里邊靠墻柜上是很多種類的燈泡、節能燈。中間角鐵貨架有三溜,一溜上是一卷一卷的各種電線電纜,上是線管;一溜是各種螺栓螺母、鐵釘螺釘、鐵線鐵絲等;還有一溜貨架上擺的是各種桶油漆涂料。另一端堆擺著各色大桶油漆涂料,堆有五六層高。
一男一女兩名營業員,那女營業員坐在玻璃柜臺內,伙子坐在油漆貨架旁的一個高高馬凳上,見林總等人進店來,都忙不迭地站起,迎了過來。
林總指著女營業員道:“她是二門市的曹經理。這是趙總,趙總要了解一下店里的情況,你給趙總介紹一下。”
趙紅兵問那曹經理:“這個店開幾年了?”
曹經理:“八三年開的,快五年了。建國貿大廈的時候,人家有時也在我們這里拿貨。這附近的人民南路、春風路、友誼路上的建筑工地幾乎都在我們這里拿過貨。我們這里的五金、工具、燈具、電線、開關和油漆涂料是這附近最齊全的,價格最優惠。我們店是老店,大部分都是做回頭客生意……”曹經理果然能會道,一開口就滔滔不絕地起來。
趙紅兵知道這種在一個店里做了五年的人,對品種、價格、用途一定都是滾瓜爛熟,她有本事一刻不停地介紹下去,如數家珍一般。趙紅兵:“生意還好吧?”
曹經理:“生意還不錯的!差的時候一天能做四五千,好的時候能做一兩萬。一個月一般都能做三十萬以上。”
趙紅兵問:“為何一天的生意差別這么大呢?”
曹經理回答:“工地上有人來進貨就生意好,哪天工地上來拿貨的少一些,生意就一般般啰!”
趙紅兵又問:“平時來買東西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曹經理:“什么人都有啦!附近村民建房子的,商鋪裝修的,新裝廠房的,居家過日子買個水龍頭、換個燈泡的,大生意都做。有時公司接了生意,也帶客戶過來。”
曹經理有問必答,趙紅兵看得出她業務十分熟練,故意問道:“那平時建筑工地和裝修的客戶都很多啰!”
曹經理心直口快道:“哪能有那么多!工地和裝修的來買貨,少則三五百,多則幾千上萬。一天有四五個就很不錯了,成天都是這樣的顧客,那還了得。
林總也覺得趙總這話問得有些外行,心想他原來打交道的都是些大客戶,哪里知道這做零售的辛苦,每天的營業額都是三塊五塊積累起來的,批量購貨的畢竟少之又少。
趙紅兵接著問:“那大客戶與一般的客戶都一樣的價格嗎?”
曹經理笑道:“大一的客戶都會講價的,一般店里可以優惠十個左右,多一些就要請示老板了。”
趙紅兵心想價格這么靈活,還真的只能由信得過的家里人來做,一天幾千上萬的生意,價格有上千塊錢的浮動,可不是個數目。但這也是沒有統一標準和缺乏有效監管的緣故,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只能用自己人來盡量杜絕管理漏洞。
趙紅兵又問:“每個月的工商、稅務怎么交的?”
曹經理道:“這我就不知道啦!”
旁邊林總:“工商和國稅、地稅都是定額的,生意做多做少都要交那么多,統一由公司財務部去辦理。”
正話間,進來兩個顧客,曹經理等人忙去接待,買了三斤一寸鐵釘,兩種規格的螺釘,四五盒射釘。
趙紅兵繞店里轉了一圈,仔細看了看店里的商品結構,覺得貨量似乎沒有盤表上那么多。等曹經理忙完了,問她:“庫存的貨就這些嗎?”
曹經理:“閣樓上還有。”她帶趙紅兵來到最里面一個角落處,有一架又窄又陡的鐵管焊成的樓梯,連扶手也沒有。閣樓上亂七八糟地堆滿了貨物,還有一處鋪蓋。
趙紅兵問:“你們都住在店里?”
曹經理:“是啊,我與阿寶睡在閣樓上,旺仔晚上在下面搭個鋪。”想來阿寶是一名女營業員,可能有事不在。
趙紅兵問:“早上幾開門?”
曹經理:“早上九開門,晚上十半收檔。”
趙紅兵:“你們很辛苦啊!”
曹經理:“習慣了,也沒什么,一天到晚都坐著,不累的!”
“你們上下樓要心,別摔著了。”
“謝謝趙總關心!我們爬了幾年了,不會摔跤的。”
趙紅兵早就耳聞潮州人吃苦耐勞,會做生意。眼見他們從早到晚,除了睡覺,就是開門營業,條件這么艱苦,也覺得無所謂。賺錢也真不容易啊!
從閣樓下來,店里又有一顧客,阿寶正在接待。趙紅兵對曹經理道:“我今天就來看看,熟悉一下,不耽擱你們做生意了!”
曹經理:“歡迎趙總經常來,指導一下我們的工作。”
趙紅兵:“我會常來的。”
出了門市,已經到了吃飯的,林總:“不要回公司了,附近有一家蟹粉店很正宗,咱們隨便吃,然后再跑跑其他兩個門市。”
趙紅兵沒有問題,三人簡單吃了些,然后又去了一門市、三門市,趙紅兵看到每個門市都有自身的問題,也有共同的問題,比如臟亂差、缺乏貨物管理等等,他心中標記一下,沒有當面出來,又問了一些主要品種的銷售暢滯狀況,就這樣跑完第三個門市,已經到了下午六多。
林總邀趙紅兵晚上打牌,趙紅兵拒絕了,跑了一天他都有些累,主要是想回去總結一下這一天的收獲,分別時趙紅兵接下來幾天他要到處跑跑,考察一下市場,林總很支持,讓外甥飛仔陪著他到處轉轉,飛仔對業務比較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