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八章如今已經遲了!
平時,只看表面,汪繼軍堪稱是個一等一的好兵。
他訓練刻苦,與人為善,單兵戰術能力不錯,紀律觀念也很強。
可是,刺殺的念頭還是時不時的就會冒出來。
汪繼軍很明白,刺殺這些個賞識他的首長是不義的!
可是,違反師命,背叛師門同樣是不義的!
就在這種長期的折磨中,汪繼軍感覺自己就快繃不住了,他左右為難,痛不欲生。
終于,有一天……他當了逃兵。
一次,在部隊趁夜渡河的時候,他故意落水,潛出去很遠才爬上了岸。
他知道“戰友”們一定在找他,他得趕緊跑,跑得越遠越好。
無論以前表現如何,逃兵是什么下場,他是非常清楚的,尤其自己還是“臨戰脫逃”!
在黑暗中,他迅速脫下了那身新式軍服,丟掉了所有的東西,偷偷摸去附近的村里,偷了一套老百姓的衣服。
他什么也不想,大腦一片空白,就這樣漫無目的地隱入了黑夜……
過了江后,他一路乞討到了揚州因為知道討虜軍光復浙江已經是鐵板釘釘,他便一路往北去,只求離得遠遠的。
汪繼軍原本并不想投奔官府,剛剛當了明軍的逃兵,不到萬不得已,他同樣不想再去當韃子的細作。
另外,他這樣形同乞丐、身無分文的人,根本不可能被當官的接見,就算見了,恐怕也沒人會信他的話,只會反被懷疑是明賊的奸細,搞不好直接推出去就給砍了。
別說遇上韃子的官軍了,在他的老家,那些土寨的寨主,也會僅僅因為陌生人“形跡可疑”,而隨意地砍掉過路人的腦袋……
汪繼軍對揚州的道路略有所知,當初,湯叔帶著他們正是從揚州過的江,現在,他打算還是走老路往回走,過了揚州一路往西北去,那是他老家的方向。
然而,好不容易繞過揚州城,就快走到泗州的時候,在官道上,他被一隊路過的綠營兵抓住了。
很幸運,這次他們沒有砍了他,而是把他抓了差,去搬運貨物。
貨物中有許多木箱,很是沉重,汪繼軍被迫挑著兩箱這種木箱,隨同百八十個挑夫肩挑背扛,日夜兼程,趕往揚州。
他發現,這活實在不是人干的貨物實在太重,而吃得又實在太少,一天只給兩個飯團,早一個,晚一個。
要不是這半年多來在部隊吃得好,又刻苦訓練打熬得一副好身板,說不定沒幾日,他便會活活累死。
他想尋機逃走,但官兵看守得很嚴,前后左右都是他們的人。
他很清楚,憑自己的身手,赤手空拳打翻三兩個官兵不成問題,可這隊綠營兵的人數太多比挑夫的總人數還多,一旦逃跑不成,被抓后必定會被砍頭,他找不到機會。
要不是某一天,一個挑夫力竭摔倒的時候摔破了木箱,散落出里面的物件,或許他就這樣活活累死在道路上了……
從破碎的箱子里掉出來的,是幾支嶄新的火銃!
從外形看,這是一種前膛火銃,但肯定不是那種隨處可見的火繩鳥銃。
他清楚地看到了,這銃有扳機。
汪繼軍雖然沒用過這種火銃,但卻不止一次的看到過。
這種火銃,不但射程近,準頭也不好,比起他的部隊配發的“中正式”步槍要次得多,更別說主力部隊裝備的那種連發槍了。
在欽州時,他看到,只有那個莫千戶手下的守備隊才用這種火銃,不過,對于普通的盜匪海賊來說,這已經是很可怕的大殺器了。
“這東西,綠營兵怎么會有?!”
他那副奇怪的表情,立刻引起了帶隊官長的注意,當晚,剛剛宿營,他便被幾個士兵一索子捆翻在地,押到了帶隊官長的面前。
“你,認識這鳥銃?”
帶隊的官長聲音很低沉。
或許是因為多日勞苦的折磨,使得汪繼軍求生的**已經不太強烈了,他點點頭,老實答道:“認識,這是燧發步槍!
聽到“燧發步槍”這四個字,官長的眉頭一跳,猛喝道:“你是什么人?”
汪繼軍毫不隱瞞,當即將自己是官軍細作,剛從明軍那里逃出來的事,和盤托出。
“這么說,你是華山派弟子?”
“是!
“嗯……”
官長盯著他看了良久,吁了口氣,道,“此槍你可會用?”
“這有何難?”
汪繼軍回道,“在明賊那里,此槍不過是最次等的守備隊才使用的。”
“既如此,你且裝填了,打一發與我看看。”
說罷,官長擺擺手,示意叫從人給他松綁。
他身邊的衛士當即上前,將汪繼軍身上的繩索解開。
汪繼軍此刻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三下兩下便將彈藥裝好,隨即槍抵肩,略略瞄準便扣動了扳機。
只一槍,便準確擊中了二十丈之外的一根樹枝,樹枝應聲而斷……
官長的眼睛頓時放出了光芒,低聲喝道:“好!”
“本人姓孟,名鐵頭,在提督大人麾下任參將,”
官長的態度很是和藹,一點沒有老爺那種拿腔作調的威勢,“你既知明賊的底細,槍又打得好,若愿意隨我從軍,將來的前程不可估量……”
“草民……愿意為老爺效力!
看樣子,這是脫不了身了,汪繼軍無奈之下,只得應承。
“嗯,好……”
孟老爺點點頭,“如今,揚州已與明賊隔江而望,形勢危急,洪大人特意調撥了一批新造火器,此次,我正是要將這批槍械運回揚州。”
這種燧發槍是怎么流入到他們手里的,汪繼軍不知道,他覺得這必是秘密,便一言不發,不敢多嘴。
“此槍雖好,用來也簡單,可惜沒有一個人能用得像你這么好,”
孟老爺拈須嘆道,“明賊不愧有善練強兵之譽,可惜,可惜!”
他說可惜的時候,雙眼望著東南方向,眼中滿是悵然之色。
“若是這幫人愿為我大清效力,何愁流寇不平!可惜,如今已經遲了!”
從這天晚上起,汪繼軍便不再是苦力了,孟老爺將他帶回了揚州……
一路上,汪繼軍知道了,這位名叫孟鐵頭的老爺,也是漢人,原籍遼東滿洲,有個秀才的功名。
不過,比起四書五經,孟老爺對兵法更有感興趣,孫子兵法、武經總要之類的歷代兵書,被他翻來覆去看了上百遍,以致閉上眼睛都能倒背如流。
早在他十歲那年,努爾哈赤的大軍在薩爾滸大敗明軍,將遼東各城池相繼收入囊中,后金軍便大肆擴兵,有了對關內大地的覬覦之心。
就這樣,在全民皆兵的“國策”下,他便棄筆從戎,加入了八旗兵,不久便調至漢八旗任職,隨著大軍入了關。
靠著自己出身遼東和“知兵”的優勢,孟鐵頭在入關后發展得還算順利,憑著戰功和人緣一步步往上升,四十歲那年,終于升到了參將的職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