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鹽場團
第六二五章鹽場團
不過,對林嘯來說,學堂這種事,暫且也只能這么將就一下了。
因為,眼下,還有更緊急、更棘手的事情等待他去解決。
當晚,夜深人靜,油燈下,林嘯看著桌上的一沓紙,陷入了沉思
以后,在全國范圍內開辦正規學校,大興基礎教育,顯然是開啟民智、富國強民的必由之路,不過,無論從人力、物力、組織統籌等哪一方面來說,這都不是兒戲,既需要時間,更需要財力。
“等著吧,等咱們的工業品外銷,等我賺到了錢,馬上實行義務教育,免費入學,免費午餐,”
他閉上眼,心里默想,“到那時,處處是書聲朗朗,處處都有孩子們無憂無慮的嬉笑聲”
在他的愿景中,要拯救這個病入膏肓、幾近廢墟的泱泱大國,需要考慮的豈止教育,完全是千頭萬緒、任重道遠。
從大局來說,要打破歷史車輪,最根本的途徑,首先是徹底的制度變革,推倒重來的那種。
“凡將立國,制度,不可不察!”
后世的經驗啟示,這種變革不可能是溫和的改良,而必須是暴力的“革命”!
具體來說,腐朽的官僚門閥制度必須擊碎,從而開辟一個新世界,喚醒底層民眾,幫助他們翻身做主人,真正做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在此基礎上,徹底解放生產力,大力發展工業、農業與商業,全面提升民力國力,真正實現國富民強
從細微處入手的話,除了最急迫的戰事,在廣大解放區,諸如初級土改、就業保障、教育、交通、醫療衛生、社會治安等等,都是迫在眉睫之事。
但是,事情再多,也總有輕重緩急,畢竟飯要一口一口吃,攻打翟家莊這件事,給了他一個警示:這片新近光復的兩淮地區,局勢遠未安定,尤以治安隱患為最!
首先,以目前的局勢來看,洪承疇不戰而逃這件事,必定是經過其主子首肯的。
眼下,抗清武裝各部關系錯綜復雜,永歷、魯王、李定國、鄭成功以及討虜軍等勢力并未形成合力。清軍這邊,遭受嚴重損失的大多是漢軍、綠營,真正的滿蒙八旗兵遠未傷筋動骨
在林嘯看來,在此局面下,清廷默許洪承疇退守長江天塹,八成有著隔江而望、待機而動的陰謀在里頭。
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以老朱家的尿性,一旦強敵南犯的威脅不再,小日子稍作安定,肇慶的朱由榔跟南京的朱以海,勢必再次陷入國本之爭,率先火并一番
不料,“討虜軍”不去南京幫朱由榔爭搶大位,卻火速過江,迅速攻占了大片產鹽區。
此舉一定粉碎了他們“劃江而治”的如意算盤,即便洪承疇能忍,遠在北京的順治卻未必忍得了
林嘯自忖,精銳的討虜軍本就長于野戰,如果清軍選擇決戰,正是再合胃口不過。
但是,問題恰恰在這里。
理智告訴他,即便清廷嚴加催促,洪承疇未必肯冒險與自己決戰,各種虛虛實實的騷擾卻在所難免。
因此,張晨楓的主力部隊需要隨時備戰,無法分散駐扎,實難兼顧廣大農村的消化。
再說,整個揚州府,共有3州9縣,沃野千里,人口數百萬,光大小湖泊就有十數個,就張晨楓那二千多人,若是一網撒下去,具體到每個縣就沒幾個人了。
然而,從翟大戶這件事來看,一個小小的坐地場商,都能豢養上百家丁,可想而知,各地的土豪大戶,勢力有多豪橫。
這樣的惡霸,整個鹽區少說數以百計,他們為魚肉鄉里,不是勾結官府,就是暗通土匪,相互之間又盤根錯節,稍有風吹草動,便有聚眾作亂的隱患。
而張晨楓在揚州端掉那幾大鹽商的舉動,必定會極大刺激這些人的神經,狗急跳墻的可能性極大
軍管會麾下,雖有一支“公安”武裝,卻也只能維持大城市的安定,廣大的農村依然是權力真空,湖匪眾多,惡霸橫行。
至于張晨楓跟施瑯在淮安府搞的收編本地漕兵那一套,實在是倉促之下的權宜之計,這些偽軍,尤其是軍官,大多只是一群畏威而不懷德的小人,不經歷一番洗心革面的再教育,根本無法信任。
長遠來看,真正能夠依靠的,只有勞苦大眾自己的政權和武裝。
然而,基層政權的建立,肯定要寄望于李濤的土改工作組了,目前來看,遠水難解近渴
思來想去,林嘯認為,為今之計,為確保后方安全,維持食鹽的正常生產,只有先搞個試點,把鹽場“自衛團”升級成一支頗具規模的地方武裝。
往后,剿匪和治安這個重任,八成要落在這個“自衛團”的肩上了。
而以翟家莊之戰的表現來看,各村鎮的民兵,平時僅能自衛,在戰時至多搞點戰術配合,壯壯聲勢
他估摸著,自己在這里逗留的時間,或許沒幾天了,好在機炮連即將趕到,從中抽調一些骨干問題不大,可以讓他們去擔任軍官,從容調教。
他決定,在離開前,親手把這個“自衛團”建立起來,并親自起草一份訓練大綱。
想到這里,他又拿起桌上的紙看了起來。
這是一份三百人的花名冊,是司徒正剛剛遞送上來的。
名冊列得十分詳細,上面每個人的姓名、籍貫、家庭關系,甚至識字程度都一一標注清楚。
光從年齡和識字程度就能看出,這三百個人,確實是精挑細選的年齡幾乎全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居然有半數以上識字,大多幼時讀過一二年私塾。
林嘯大致了解過,這五千民工中,絕大多數是文盲,真正識字的寥寥無幾。
“武裝三百人,是遠遠不夠的,”
他皺了皺眉,自言自語道,“既然要擔當重任,起碼立個三千人的大團”
不過,軍事訓練工作,與日常生產之間,有著天然的矛盾。
畢竟,開辟新鹽場仍是民工隊的首要任務,眼看馬上就要開工修筑圩堤,而白駒場那邊,也已開工煮鹽。
一方面,手握足夠過冬的糧食和布匹,人心就定了,另一方面,他們的生產任務,也必將日漸繁重,在這種時候,組織過多的脫產訓練,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林嘯再次皺起了眉頭。
思慮再三,他決定,就以這三百人為首批集訓對象,稍后再安排其余人分批輪訓,最終把整個鹽場建設成一個半兵半民性質的直屬團隊。
雖然,就純軍事角度來說,還不能稱之為部隊,以他們目前能夠得到的裝備水平,也就馬馬虎虎預備役的水平,比施家橋村的民兵高不了多少。
但是,如果只承擔剿匪及后方治安的職責,應該能夠勝任了。
畢竟,只要訓練過關,武器可以逐步升級,一支掌握了基礎戰術的紀律部隊,哪怕手中只有大刀長矛,也足以對付湖匪那種烏合之眾了。
林嘯覺得,既然如此定位,再稱其為“自衛團”就不合適了,應該給她起個新的名字。
“就叫鹽場團好了。”
說著,他咧咧嘴,拿過一張白紙,提筆寫下了一行字“鹽場團訓練大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