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們現在能日產中正式步槍上百支了?”林嘯最關心的還是這個。
“差不多吧……也就這幾天才剛剛達到這個產能,我跟你說,這些工人可了不起,不僅能吃苦,還聰明得很,一開始全要手把手教,他們邊學邊做,沒幾天就很熟練啦,這零部件合格率啊,一天天地直線上升!辈芗挝南沧套痰卣f道。
“其實吧,這還不是曹工做得到位,把這么復雜的生產流程分解成了一道道工人們都能理解的簡單工序,還天天晚上趕去夜校講解,要不然進步哪有這么快!
身后站著的實習生侯文忍不住插話說道。
“是呀,曹工真是辛苦了,不過可得注意身體呀!绷謬[關切地說道。
“沒什么,放心吧我身體好著呢,”
曹嘉文淡淡一笑說道,“眼下也只有這個笨辦法了,畢竟他們的文化底子太薄,要想從中培養出幾個通曉整個工藝流程的技術工,還任重道遠哪……我算了一下,按這個進度,每個月最多只能生產裝備一個團的步槍,還得更快才行啊……你的那些獨立營,不是正嗷嗷叫著等米下鍋嗎,我要是不拼老命,戰士們就得在戰場上用大刀長矛跟清軍拼命哪!
“話雖這么說,總之你要注意休息,前線裝備的事,不急在一兩天,你的健康可不是小事,”
林嘯說著轉頭對呂海生他們幾個說道,“你們幾個,要勇挑重擔,勤快點,多為曹工他們分擔一點!
“他們勤快著呢,若不是他們,這么復雜的機床就憑我一個人怎能操作得來?光盯著電腦屏幕上的參數都不是我一個人干的過來的!
曹嘉文笑著道,對這幾個年輕人,他非常滿意,雖說不是機械專業出身,但他們三人肯吃苦,常琢磨,很快就能熟練操作數控機床了。
“那就好,好好干,等忙過了這陣,我和老陳說說,讓你們去艦隊干,以后征服四大洋的使命,還要靠你們呢!
“明白,總指揮放心,我們一定做好一顆螺絲釘,哪里需要往哪里擰。”
呂海生和馬曉陽還沒答話,牙尖嘴利的侯文一挺胸,搶著應道,頓時引來了另兩位的吃吃笑聲。
“誒,林隊,這事我可不同意啊,”
曹嘉文聽林嘯這么說,皺著眉埋怨道,“不是我想耽誤他們的前程,眼下我這兒可缺不得他們,放走了他們,我這兒可轉不開哪!
“額……好吧,那這事,還是等老陳回來再商量吧!
林嘯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曹工說的也是實情,掌握現代知識的年輕人就那么幾個,把他們都挖走了,這兒只剩一光桿司令確實沒法干。
“反正我跟你講,你可別獨斷專行啊,打仗重要,我這兒的工業基地就不重要了?你不給我人,可別怪我這也造不出那也造不出!
曹嘉文撇撇嘴,沒好氣地說道,十七世紀,最重要的是什么?知識型人才呀!
“好好好,就依你,人一定給你留,”
林嘯哂笑著岔開話題,“對了,子彈的復裝問題,解決了嗎?”
隨著人員和槍支的增多,子彈的消耗可是越來越大了。
“你們跟我來,自己看吧。”
曹嘉文說著把林嘯一行帶到了另一個車間。
這是一間略小一點的車間,前后各有一道門,進門處有三十多名工人,正坐在各自的操作臺前忙碌地干著活。
首先看到的,是圍坐在一個長條案桌前的十幾名工人,看到林嘯他們進來,只是抬頭笑了笑,手里仍不停歇地忙活著。
林嘯走近觀察,發現他們正小心地把制成糊狀的雷汞涂進一個個小銅帽內,再用一個三爪形的薄銅片壓住,最后再涂上一層薄薄的蟲膠便算完成了,這是在生產底火呢。
第二個案桌前,十幾名工人正在從一堆回收的子彈殼中撿選,把變形嚴重不再適合復裝的彈殼一個個挑出來,扔進一個收集箱內;第三個案桌前,另有十多人正熟練地把火帽壓進一個個合格的子彈殼尾部,然后再涂上密封膠。
“這是純手工?”林嘯訝然道。
“對,這也是沒辦法,因陋就簡唄,不過這幾道工序對子彈的彈道精度影響不大,純手工沒啥……其它的工序就必須要用到機器了。”
說話間,不時有工人來到這里,把裝好火帽的彈殼裝入一個方形箱子內,再搬入靠里面的幾臺機器旁,不消說那幾臺機器,便是往彈殼內灌裝稱量好的發火藥,以及在彈殼口內表面涂漆,等待安裝彈頭的最后一道工序了。
“彈頭呢?是披銅鉛彈嗎?生產還順利吧?”林嘯很清楚復裝子彈最重要的是彈頭的生產。
曹嘉文指指前面,帶著他們轉過這幾個條案,來到一臺小型沖床前,在有節奏的機器聲中,一個個三爪形火臺便沖壓而成,另一臺沖床,則正生產著銅帽。
繞過這兩臺沖床,就來到了車間深處,這里是并排放著的數臺冒著蒸汽的機器,機器前又有十多名工人,正緊張地操作著,旁邊除了工作臺外,還有幾個小水池。
林嘯看不太懂具體的工序,拿起一個子彈頭細細觀摩后,轉身問道:
“這是,直接把熔化的液態鉛往彈頭殼里灌嗎?彈頭殼是銅皮的吧?怎么生產的?”
“對,你現在看到的這是后半段工序了,就是簡單的熔鉛、冷卻、打磨,其實之前銅制彈頭殼的生產工藝才更復雜,需要經過下料沖盂、外觀撿選、退火、酸洗、沖尖、擴口等好幾道工序,這里面銅帶的引伸加工最難掌握,必須用機器才能保證成品的合格率!
曹嘉文指指角落處的另幾臺機器說道,那里又是一組工人,正在以流水線的形式忙碌著。
“原來一顆小小的子彈工序這么復雜?”林嘯感嘆道,要是沒有黑科技,這定裝彈是根本造不出的吧。
“那可不,這還算簡單的,彈殼都是現成的,要不然,彈殼的生產更復雜,就憑現在的工業水平,即使勉強做出來,成品合格率也低到可怕……那邊就不去看了吧?那是最后一道工序了——彈頭和彈殼的裝配和緊口!
曹嘉文指指車間另一個角落處一臺手搖式裝配機說道。
“就那臺機器?手搖式的?”
“對,這是手動壓彈機,結構很簡單也很巧妙,保證裝配質量可全靠它了!
“這一個車間,就是復裝彈的所有工序了吧?大概日產量能達到多少?”
終于走到車間對面的另一個門口了,林嘯輕輕呼了口氣,問道。
“對,過了篩選關,就差最后裝箱一道工序了,板條箱早已下單了,木器加工廠那邊的生產任務也很重,工人們都在先生產槍托,還沒來得及交貨,按現有的規模,每天能復裝八千到一萬發吧……主要是成品合格率還不太穩定!
“是嗎,這么多?”林嘯眼睛一亮,欣喜地道,每天一萬發,那一年就可以復裝三百萬發左右了,暫時夠用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