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會長的邀約
……
張晨楓走后,林嘯四處轉了一圈,去隔壁兵營看了看,就回了總督府二樓。
二樓早已清理完畢,李濤把瞿式耜大人請進了總督辦公室,而他自己正在隔壁那間大會議室,用他那一口來自后世的葡萄牙語,結結巴巴地和一群被俘的議事會大佬們說著什么。
林嘯聽不懂葡萄牙語,但李濤正在說的內容是和他事先商量過的,無非就是一個簡短的聲明——
“第一,收回澳門主權;第二,不久就會釋放他們;第三,買賣可以照做,愿走愿留請便。”
林嘯進入總督辦公室,與瞿式耜閑聊了一會,漸漸的,話題就說到了如何善后上來。
林嘯的態度很明確,澳門雖小卻很重要,收回主權后,除了收稅權,必須在此駐軍,因為他覺得,佛郎機人八成不會善罷甘休。
佛郎機、尼德蘭人也好,英格蘭、法蘭西人也罷,不久的將來,不把他們的遠洋艦隊徹底消滅,這些眼睛高懸于頂,做慣了海盜和殖民者還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流氓,是不會老老實實和中國人做生意的。
至于那些赤手空拳的佛郎機俘虜兵,林嘯打算釋放算了,他可沒有多余的糧食養這些人,就讓隔壁的那些大佬們,把他們帶回祖國去吧。
“若是……他們不愿意回國呢?”
聽到這里,之前一直不表態的瞿式耜笑著道。
這些佛郎機普通士兵,其實大多來自鄉村的貧苦農家,這一點,他比林嘯清楚,因為他曾和他們打過交道。
這些人應征從軍并來到遙遠的遠東,如果作為失敗者,身無分文、衣衫襤褸地回到家鄉去,那么他的一生,就完了。
“不愿意回去,會嗎?”
林嘯疑惑地道,不過隨即展顏一笑,“他們還可以做水手啊,會有市場的。”
只要那些商家不跑,生意一定會做得更大的,林嘯很有信心,隨著他的工廠陸續量產,生產出的那些新奇玩意,一定會吸引更多的西方商人。
“嗯,這倒是個出路,”
瞿式耜點頭,隨即道,“不過,還有那好幾百陸軍呢?他們可不會操船。”
“那也好辦,”
林嘯目光一亮,咧嘴壞笑,“只要他們愿意,我可以考慮雇用他們,幫我打仗去。”
雇傭軍這個詞,對于林嘯來說一點都不陌生。
不就想賺錢嗎?可以!
給我打韃子去,打荷蘭人去,只要表現好,薪酬沒問題。
要是還沒戰死,以后……還可以一起去打日本嚒……
至于這些人的軍紀,他一點都不擔心,區區幾百雇傭軍都治不服的話,他這個總指揮,還是別干了。
……
正聊得起勁,敲門聲響起,一名戰士進來,抬手敬了個禮,將一只信封交給了林嘯。
林嘯看了看信封,是給瞿閣老瞿大人的,隨口問道:“送信的人呢?”
“報告總指揮,在門房,說是等回音呢。”
林嘯點點頭,把信封交給了瞿式耜:“字寫得不錯。”
后者拆開火封,展開信紙一看,只見上面蠅頭小楷寫了數十字,大意便是恭候大駕光臨,落款是主教曾德昭。
“是本地的耶穌會會長想見你,邀請你過去談談,”
瞿式耜笑了笑,隨手將信紙遞給林嘯,“去不去,你自己拿主意。”
一聽耶穌會這個名詞,林嘯的腦海中立刻出現了一個身著黑衣,陰森森的人物,坐在大理石的黑屋子里。
耶穌會會長見他做什么?
難道要給他宣示主的福音?
……
在這座城市中心的葡萄牙人社區,一座小型而精致的教堂里。
南中國早起的陽光已經透過窗戶上用鉛條鑲嵌的小塊玻璃,照射在大理石的地面上,留下一縷縷璀璨的光影。
一個身穿修士袍的人,正坐在一張大書桌的旁邊,他垂著頭,似乎是在思考什么。
大書桌的四角鍍金,上面堆滿了各種書和文件,還顯眼的擺放著一只做工精致的,烏木雕的耶穌受難十字架。
他的背后,是一個做工精致的大壁爐,從上面的紋飾和大理石獨特的花紋來看,說不定那石頭和工匠都是來自遙遠的威尼斯呢。
當然,在最冷的日子也不會低于0攝氏度的南中國,這個東西純粹只有裝飾的意味,象征著澳門教會分會長的權力。
這個孤獨的身影,就是天主教耶穌福音會中國教區會長——主教曾德昭,本名阿爾瓦羅?德?西門多。
這位會長掌管著中國周邊地區的一切天主教傳教事務,在天主教會中的地位很高,甚至無需服從馬尼拉主教的權威。
這座小而精致的教堂,原本是屬于耶穌會澳門主教的住所,不過現在,它屬于會長曾德昭。
由于西葡兩國的離合戰亂,關系惡劣,影響了澳門主教的任命,其職位空懸達八十年之久,眼下的澳門分會,就處于沒有主教的狀態。
所以,此時的曾德昭孤身一人,兼管著中國教區和澳門分會的一切事宜。
曾德昭的身體很虛弱,多年前,他在滿剌加半島的大泥傳教時得了瘧疾,雖然用煙草治療之后留下了一條命,后遺癥至今還時而發作。
但是,一股強大的精神之火卻在這虛弱的身體中熊熊燃燒。
也許知道自己的生命所剩無幾,他對傳教的事務就愈發感到迫切。
曾德昭很憂慮,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教活動困難重重,遠不如其他地區那樣順利。
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初的地理大發現,帶來了歐洲國家的海外擴張,也帶來了基督教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傳播,反之,基督教也是促成歐洲海外擴張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為海外探險先鋒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與其他歐洲人相比,自十字軍東征起,就有著長期與北非msl人戰斗的記憶。
他們不僅在精神上受這種記憶的激勵,而且,在此過程中積累了許多航海術和地理學方面的知識。
因此,在利益誘惑與宗教義務的雙重驅使下,他們率先投身于海外冒險事業。
基督教會的傳教士們,則趁機緊隨這批殖民者,在歐洲以外的廣大地區熱忱地傳播上帝的福音。
十六世紀以來,基督教在東南亞一帶迅速傳播,但一波操作下來,基督教的第一大分支——天主教會,只有在菲律賓群島獲得了真正的成功。
西班牙人在那里實行天主教會與殖民政權相結合的****統治,使得菲律賓社會天主教化,菲律賓也成為今天東亞唯一的天主教國家。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海軍擊敗,英國和法國人逐漸取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在東南亞的地位,獲得該地區基督教傳播的控制權。
不過,這些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宗教異端”——英國和尼德蘭人更關心的是商業擴張,對傳教活動卻并不熱心。
成立于160年,旨在開拓殖民事業的尼德蘭東印度公司,將天主教徒視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潛在支持者,明令天主教徒不得擔任高級雇員,也不允許他們在當地開展傳教活動。
因此,除了菲律賓之外,無論在印度,還是泰國、日本等地,天主教都遭到了挫折。
尤其在日本,由于德川幕府的疑心,曾有大批信徒被殺,佛郎機人也因此被禁止進入日本通商,僅剩“宗教異端”尼德蘭人還有少量的貿易資格。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