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重回北魏 正文 第十八章 密語

作者/黃皇室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鄭娘子對父親的語氣轉變很是詫異,不久前父親還對那少年郎君甚為不滿,怎么只一會兒就轉變了態度,不過這不是她能問的,答道:“是”。

    鄭懿正要接著說幾句,聽見齋房外面傳來交談聲,其中一個聲音溫和,一個略顯蒼老,鄭懿知道這是父親鄭羲和南部尚書李沖。昔年李沖的兄長李承曾經在滎陽擔任太守,鄭家作為滎陽的地頭蛇,就是在那個時候與李家相善結交,后來李沖得到太后寵遇,鄭家與李家結親,鄭家次子鄭道昭迎娶了李沖的長女。鄭氏也因此得到李沖的舉薦,一步步高升。

    鄭懿起身快步走出齋房,看見李沖正在攙扶著老父。父親斑白的白發和滿臉皺紋,花白的胡須,與旁邊的李沖相映成趣。李沖年歲不是很老,今年正好四十歲,已經有了不少白發,但是面色卻很健康紅潤,而鄭羲卻已經六十五歲了。

    看著與自己同年而生的李沖,鄭懿深感同人不同命,李沖現在擔任南部尚書這種正二品高官,自己卻是從五品,其間差距天地之別,就是自己父親也是比他低的從二品,在公開場合下老父也得對著人家稱一聲“下官”。

    鄭懿上前幾步攙著老父,對李沖點頭道謝,對著老父說道:“大人,身體可還暖和?”老父年高,平城地處寒冷,年輕人還好,老父這種年近七十的老人真的很不舒服。

    “好,好,陛下以為父年衰,特意賜了手爐,你摸摸,手上正暖著。”鄭羲看著長子答道。

    李沖松開扶著鄭羲的手臂,也笑道:“親家世任三朝,忠心二代,陛下太后多倚之。”

    鄭羲聽了李沖的客氣話,笑了笑。他知道李沖這話完全是客套,他自己在皇帝那里可以說是沒啥知名度,皇帝對他也只是不疏遠不親近,今天給他賜了手爐也只是看他年高懋老,別無他意。

    進了齋房,鄭懿命奴仆關上門,鄭娘子也上前向鄭羲和李沖問了禮,和阿父一起扶著鄭羲走到左室的座榻上,叫人搬來碳爐。

    鄭羲坐好,看著鄭娘子笑道:“瑛娘難得來一次,怎么不出去游玩,我們這些長輩自有仆人伺候,不勞你們小輩煩。”

    鄭娘子聽了臉色微紅,道:“孫女午前就去游玩了,祖父大人一直在駕前,孫女想待祖父大人回來再與長孫妹妹去游玩。”

    說到這里,想起了被她拉到別室的長孫沁,剛剛因為阿父叫她,所以就讓長孫沁獨自留在別室,沒想到阿父問完話祖父也回來了,恐怕長孫妹妹要等急了,忙說道:“長孫妹妹方才來做客,還沒見過祖父呢?孫女這就去叫她。”對著鄭羲和李沖,鄭懿行了禮就去找長孫沁。

    鄭羲看著匆匆而去的四孫女轉過門簾,對鄭懿問道:“今日可有人來拜訪?”

    鄭懿想起剛剛離去不久的“通家”之后,或許老夫知道是誰。答道:“午后有個少年郎君來過,看衣著出身國族,自稱與我家有通家之誼,兒也不知是真是假,方才離去不久,未知大人可曾看見?”

    鄭羲聽完,和李沖對視一眼,眼中迷惑,又問道:“這少年郎可曾通過姓名,家世?”

    “未曾,兒問過,那郎君只說不便說。”鄭懿答道,拿起起身拿起桌上鄭娘子放置的書信道:“這是那少年郎君留下的信函。”

    鄭羲接過信函,看著信函上的幾個字:“咦!給瑛娘的嗎?”說完看著鄭懿。

    “是的”

    鄭羲將信函遞給李沖,說道:“這幾個字書跡頗為有力,深刻,與當世有異,親家見識廣博,可識得。”

    李沖接過來看了一眼,覺得眼熟,他記性很好,又仔細看看,想想,思路清晰起來。倒吸一口冷氣驚道:“是他?”

    鄭羲看李沖神情驚訝,也嚴肅起來,問道:“這是何人筆跡?”

    李沖放下信函,撫了撫胡須,說道:“這是宮里的筆跡。我經常在陛下身邊,見過這筆跡書法,是二皇子書跡。”

    “啊!”鄭羲也是吃驚,正欲開口,忽然聽見一聲驚呼。抬頭看過去,發現是四孫女和長孫家的娘子。

    發出驚呼的是長孫沁,她剛剛在別室等了好一會兒,心中無聊,鄭家阿姊進來告訴她祖父回來了,長孫娘子也是懂禮貌的,自然主動提出來給鄭府君問好。

    兩人進了左室,正好看見李沖手中拿著信函,出于晚輩禮貌,想著待長輩們敘完話再問安。同時也對剛剛讓她難做人的無禮少年郎好奇。

    突然聽到了李沖說出了少年郎君的身份竟然是二皇子,忍不住驚呼出聲,抓緊了鄭娘子的手,看著鄭娘子的眼睛說道:“阿姊,我和阿兄莫不是惹了禍事?”

    由不得她不害怕,他父親的長平王王爵得來可是有些波折的,不是依次繼承,而是她祖父向朝廷自敘祖宗功績才得以從公爵恢復的,這就是個記錄在案的案底。

    現在聽說午前起了沖突的郎君是當今皇子,想起差點被她用馬鞭抽打的小胖子可是稱那二皇子二弟的,心中不由得害怕起來。

    鄭娘子剛剛聽到李沖的話心中也是震驚,不過她素來穩重,并沒有表現出來。聽到長孫沁的話,想起她們差點與皇子動起手的事,也不知道怎么安慰,畢竟她也不知道那個大皇子的性情,會不會向皇帝告刁狀。

    鄭懿聽了長孫沁的話,察覺出其中還另有故事,看長孫沁緊緊抓著女兒,以為其中還有他不知道的隱秘,急忙問了女兒是否有什么遺漏沒說。

    鄭娘子得了長孫沁同意,把她和她兄長與大皇子的沖突敘述了一下。

    在場之人沒想到還有這種事,鄭懿知道了這事和女兒沒關系,心也放下了,看著沖和老父,看他們怎么說,他對長孫沁的事不想追問,也不想摻合,自然也就不會開口說什么。

    鄭羲聽完也沉默不語。

    在長孫沁焦急的等待之后,最后還是李沖開口說道:“這原也不是什么大事,所謂不知者不為罪,陛下寬厚深明大理,不會追究的,再者,二皇子既然勸阻了大皇子,就不會去陛下面前說什么。”

    李沖說這話不代表他有什么立場,而是他本性如此,李沖為人寬厚溫和,不與人爭吵,不管是下屬還是同僚都很信服他,這也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他這幾句話既是真心話也是在寬慰長孫娘子。放在鄭家身上,他們就不會說什么,長孫氏是好是壞與他鄭氏無干,他們也不會去說什么話,淌什么水,沒有好處的事情他鄭羲不干,這也是他這幾十年來總結的一點經驗。

    鄭羲待李沖說完,向鄭懿使了個眼色,鄭懿領會,這是大人有話想和李沖私下說。就忙帶著女兒和尚在憂心忡忡的長孫娘子,幾個奴婢走遠了,跨過門階時還帶上了門。

    鄭羲估摸著鄭懿他們走遠了,開口道:“聽宮里面都說,二皇子雅好詩書,親家公知否?”

    “后宮里面都說宮里有個小秀才,說的就是二皇子。二皇子涉書繁雜,公即任秘書監,也當知一二。”因為秘書監的職責其中之一就是管理國家藝文圖籍,二皇子常去白臺取各種書籍,所以李沖才有此一說。

    “親家公久隨陛下左右,觀陛下以皇長子,次子若何?”

    鄭羲這話問的不合適,有點僭越的意思,李沖不大想回答,說道:“當慎言,此非人臣所宜言。”

    鄭羲見李沖不愿意答復,知道他生性謹慎,剛剛他的問題的確讓李沖為難。錯非兩家親近非常,他也不會跟李沖說這個話。

    “今日所言出得我口,入得你耳,再無第三人知,有何不可說。”

    李沖還是搖頭閉目不語。

    鄭羲站起身,邊踱步邊說道:“我們這些北人陷身敵域,求生至今,殊為不易。而天幸不絕諸華,今上心向治道,正要大興文治。這正是我等的機遇。當此以夏變夷,千載良機之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你常在陛下身邊出入,對此心知肚明,如何能不謀劃一二?”

    李沖還是不說話。

    鄭羲接著說:“昔日,崔司徒受太武重用,欲大興文教,辨明流品族姓,以夏變夷,卻觸怒朝廷,本族姻親都遭到滅族之禍,此事我等至今不敢或忘。”

    “崔司徒所為,也正是我等夢寐之事。奈何當時時機不到,崔司徒又因年老而操之過急。但這件事,我們也從來沒忘過,只是幾十年來,卻無第二個崔司徒。我們蟄伏至今,真是要等待時機。”

    “今日大魏歷數近百,平城上下,深慕華風,便說皇室之中,能博通經典者就有數十人。可以說時機已經到了。”

    “比起崔司徒的機遇,我們要好的多,太武雖然重用司徒,卻對漢俗有猜疑敵視之心,所用也只用崔司徒經國之才,一旦發現司徒想要昌大華典,既行誅除。不能得到君王的支持,也是崔司徒遭到殺戮的一大原因。當今皇帝通曉經學儒典,心慕華風,那些掌軍將門也非復太武之時,可以說天時已到。”

    “今年宮中風傳,陛下苦于平城荒僻苦寒之地,不能做大國之都,此事真假如何?”

    “此事中外皆知。自然不假。”這事李沖也不用隱瞞什么。

    “平城地處邊塞,難取華風,如果真能遷都洛陽,移風易俗,正可得地利。”鄭羲說道

    “親家公既然說了天時,地利,想來也有人和,請祥說。”李沖不在沉默。

    “這人和,就應在愿意以夏變夷之人,有你,有我,也有陛下,更有二皇子。親家公想必知道,皇長子非常厭煩漢學之道,陛下也因此苦惱多時。”鄭羲說完盯著李沖的雙眼。

    李沖明白了鄭羲的意思,鄭羲是想擁立親漢的二皇子,謀取恢復漢道。

    李沖低頭沉思,鄭羲前面天時,人和之說不是沒道理的,而是恰中世事,移風易俗之機已經成熟。他也是個有理想的人,也想做番大功業,而功業大者,莫過于移風易俗,變夷為夏。只是朝廷現在地處平城,仰賴邊軍重將,實非文治之地,如果不能離開平城,文治之事千般艱難。而皇帝雖然數次提起遷都之事,但是也有不少人風聞進諫不可遷都。而且遷都之事事關國運,豈能草率,就算真要遷,也是要數年之功不可。這時間可不短,其間有何意外誰也不能預料,至于擁立二皇子之事,更加復雜,皇帝恐怕礙于太后不能接受。

    想了一會兒,李沖說道:“移風易俗,遷都中夏,都是陛下才能決斷的大事,李沖為人臣,哪里是我能干預的。親家公莫要再說了。”

    鄭羲聽罷笑了起來,他知道,李沖雖然拒絕了他的提議,但是明顯把這話聽進去了,至少前面的他聽進去了,他說起二皇子,也是出于真心,他確實有出于對皇長子反對漢學的顧慮,但也知道現在不是提這種事的時候,也沒有指望李沖真會采納。

    兩人又談了一盞茶的功夫,才離開左室,鄭羲親自送李沖出了齋房。

    看著李沖走遠了,鄭羲才轉身進了齋房,吩咐鄭懿道:“大郎,去說于瑛娘知道,二皇子既然有信,她也當作出回復,不要失了禮數,讓人笑話。”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湖北省| 旅游| 正宁县| 余姚市| 青阳县| 泸定县| 昌乐县| 咸丰县| 建宁县| 呼和浩特市| 家居| 伊宁市| 谷城县| 兴和县| 合阳县| 台湾省| 洪湖市| 孝昌县| 客服| 崇礼县| 阳信县| 沙田区| 泽普县| 民和| 佳木斯市| 石家庄市| 榆中县| 赤城县| 伊通| 天津市| 赣州市| 松阳县| 图片| 古蔺县| 茌平县| 准格尔旗| 汾西县| 台中市| 盐源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