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凌晨
“殿下,殿下。。。”
拓跋慎兀自還在沉睡中,耳邊傳來了說話聲,將正在美夢之中的他喚醒過來,他睜開眼,借著燈光看見陸光正在床榻邊,手上拿著他的衣服。
“什么時辰了?”
“已經交了辰時中了。因著殿下今日要去朝參,貴人已經在偏室等著殿下了。”
拓跋慎聽了陸光的話,才從剛剛的殘夢中清醒過來,想起昨日太和殿派人傳話,告知他今早要去太華殿朝參,之后還要和咸陽王給南使踐行呢!
拓跋慎掀開被子,看了一眼還是黑漆漆的窗戶,想著離天亮還要不少時間呢。接過已經被陸光烤熱乎的衣服穿了起來,在陸光的幫助下穿戴洗漱加整理頭發(fā)用了小兩刻鐘才收拾好。
吹著寒風,陸光在前面打著燈籠,拓跋慎跟在邊上,走到偏室外,順著燈光就看見曹貴人和阿荷在房中的火爐邊上調試著爐子上熱著的朝食。
曹貴人聽見外面?zhèn)鱽淼哪_步聲,看見拓跋慎走了進來,笑道:“二郎來的正巧,試試阿姨做的粥。”
“孩兒請阿姨安。阿姨昨夜可安寢?”拓跋慎行了晨省禮,說道。
“甚安!”曹貴人笑著答道,走過來將拓跋慎拉到爐邊,說道:“二郎今天預朝,這天寒地凍的,阿姨怕你今日一早身體寒涼,受不得寒氣,這才做了一些藥粥,你來嘗嘗。”
阿荷用長木勺攪動藥粥,說道:“貴人昨日就派人去了太醫(yī)署要了一些藥草,這些粟米也是去太官署取得精米。今早交辰時貴人就起來做這藥粥了,殿下可要多吃一些。”
聞著藥粥散發(fā)出的香氣,聽著阿荷說的話,拓跋慎心中也頗為感動,即便是生身母親,能做到這一步的也不多吧。
“偏你話多!說這些做什么?二郎這是初次去朝會,怎么能不多盡心些。”
在清瀟院中和曹貴人一起,吃了兩小碗藥粥,直到聽見外面隱約傳來的鐘鳴聲,拓跋慎才放下碗告辭,帶著陸光一起走出清瀟院。
此時天色已經微有亮光了,不過寒冬時節(jié),除了一些應值的宮人,也沒多少人出來,除了遠遠望去,太華殿處上的亮光,后宮之中只是一些值房,宿衛(wèi),巡夜打著燈籠發(fā)著微光。四處除了風聲,就只有拓跋慎主仆的走動聲。
。。。。。。。
自漢代以來,早朝都是在太陽露頭的時候,所以大臣們都要提前半個時辰就要全部集齊在宮門,等到了雞叫前兩刻中才會開宮門放官員進去。后來各朝有些對這一制度各自做了一些改動,本朝地處嚴寒,現在又是冬季,當然不好太早進行朝會,所以往后推延了不少時間,今日這還是常朝,還不算多累,與常朝不同的是新年正旦的朝賀,那個時候一夜都別想睡覺,除夕夜所有人都要在宮中等待新年,要在最后一個時辰前致辭上賀,前前后后能鬧上一夜呢!
拓跋慎走到太華殿前的廣場前,就看見太華殿內燈火通明。從臺基往下兩條通道,兩條通道兩邊各有兩隊身穿盔甲,手持長戟的武士,分列站好。殿前臺基下的廣場今日進殿朝會的朝臣已經分為文武二班左右排好位置,手持笏版,等待著進殿的宣號聲。
拓跋慎吩咐陸光先找個地方等著他,他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出殿,也許等一會兒就能出來,也許要等好一會兒,總不能讓他一直待著寒風中等他出來吧!
看著文武班臣,拓跋慎左右看看,走到前排仔細尋找,看見咸陽王站在武班里,這才想起來,他還擔任著驃騎大將軍的官職,這是中央官職,比冀州刺史的地方官職要高,所以才會在武班里,再看看咸陽王前后,還有趙郡王干,安定王休,高陽王雍,始平王勰,北海王祥等人,他們都兼任著征鎮(zhèn)大將軍的職務。
拓跋慎走到這些王叔祖,王叔長輩前一一問好。這些叔輩中除了咸陽王都不知道為何拓跋慎會出現在這里,最后還是由咸陽王解說了一下,才知道拓跋慎此行的目的。不過心里也閃過一絲疑問,這事由咸陽王一人來做就足矣,何必要個孩兒也來。只是這些話都藏在肚子里,沒人問出來。
“賢侄,你現在無官無爵,就站在為叔之后吧!”北海王祥說道
“謝王叔!”
這些王叔都是親叔叔,自然站在他們后面最合適了。
又等了半刻鐘,就聽見殿上傳來宣號,上朝的時間到了。方才下面還在小聲的交談聲立刻不見了。
“陛下升朝,諸臣入殿!”
“叮!叮!叮!叮!”之聲由殿基傳來,原來是護衛(wèi)武士在聽到宣號聲后,將長戟交叉發(fā)出的撞擊聲。
殿下諸臣看見長戟武士已經做好朝儀準備,望著他們手上的長戟,手持笏版低下頭,心中出現一股對皇權的敬畏感。
拓跋慎跟在前面領頭的咸陽王禧等叔叔,叔祖后面,依次登上殿階,走在交叉的長戟下,感受著頭頂上的武器散發(fā)出來的兇戾之氣。即便知道這些武器不會真落下來,心里也不禁產生一種懼怕感
慢吞吞走了好一會兒,才上了三層殿臺上,拓跋慎都能感覺兩腿微微發(fā)虛了,既有第一次的不習慣,也有對頭頂武器,自身生死陷入他人之手所產生的敬畏感。
北海王回頭看見拓跋慎有點不自然的樣子,笑道:“賢侄初次朝參,是以有些不適,為叔當初也是如此,待日后多幾次就習慣了。”
拓跋慎沒想到北海王還在注意著他的動作,只好連聲說是。
進了殿,皇帝現在當然還沒有在御座上,他是皇帝,就好比后世開黨代會,一把手總要最后一個踩著點來才好。
等所有能進殿的人都進來之后,又等了一會兒,皇帝穿著素服,在宣贊官和導行官的宣贊和引導下,才從御座屏風后的左側出來,走上御座坐下。
接下來自然是群臣齊拜,三呼“萬歲!”。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