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知了北海王以后,拓跋慎兩人就出了齋殿。因為沒打算出大道壇廟,所以也沒有叫人跟著,有人伺候著,游玩反倒不盡興。
天師道壇對拓跋慎兩人來說都是陌生的,以前他們沒有去過道家的道場,對道家的建筑制度都不清楚,所以出來之后,也不知道該去哪里,討論好一會兒也沒個主意。
“三弟,不如去道壇上去觀覽一下四周,那里地勢高,看得遠,正好可以看看這附近有什么好去處。”
兩個人商量好,一起出了內殿區(qū),朝著道壇走去。這個道壇雖然沒有白臺高,也差不了太遠,所以很顯眼。
上了第五層道壇后發(fā)現道壇的地勢優(yōu)勢果然明顯,不說遠處的民居,就連皇帝所在的齋殿都看的清楚。這里視野空闊,面積也不大,直徑看起來三十步左右,中央還有個祭壇,四周墻上還刻著各種道士們幻想的仙界圖景和仙人,還有一些仙人的故事,比如黃帝飛升,子喬升仙,甚至還有劉安與八公服食丹藥得道,張良道遇黃石公的故事圖刻,上面還刻著銘文加以介紹。
黃石公到底何許人,拓跋慎不知道,后世也不清楚,只是留個名,子喬后來被武則天推為祖宗,還弄了個《升仙太子碑》,劉安就是胡說八道了,相比起東周神秘莫測的太子喬,劉安的故事才更讓人奇怪,明明是個事跡清晰的人,怎么就有了成仙的故事呢?
“二兄,二兄,你來看看”
拓跋慎正看著這些仙人圖刻,想著這些人物的事跡,聽到拓跋恪的喊聲,看了過去,原來拓跋恪正在東北方位指著前方。
拓跋慎走過去,順著拓跋恪指引的方向看過去,原來是一片大型石頭建筑廢墟遺跡,說是遺跡,倒也不低,有個五六丈高,只是在這大道壇廟里面有這么大的建筑遺跡不清理,不免奇怪。
“這是什么殿宇嗎?怎么毀了?”
“可能就是當年世祖皇帝為寇天師所建的靜輪天宮吧!崔司……崔浩死了以后,世祖皇帝就派人將靜輪天宮拆毀了。聽人說當年靜輪天宮已經幾近三十丈高了。”
“嗯!這個小弟聽說過,寇天師說,仙人喜歡居住在距天近的地方,所以才修建這靜輪天宮用來接天,也不知道如果能修成,會不會真有仙人降臨!”拓跋恪說著說著,幻想起仙人降臨的場景,想想自己該向仙人提什么請求,驀地傻笑了一下。
拓跋慎看著拓跋恪傻笑起來,知道他這是陷入臆想了,也覺得好笑起來:“三弟不是一向喜佛嗎?仙人來了你要求些什么?”
拓跋恪清醒過來,說道:“聽說仙人能長春不老,小弟想求來丹藥,獻給阿姨服食。”
拓跋慎聽了,看著拓跋恪點點頭,笑道:“嗯!為兄當與三弟同求。”
。。。。。。。。。
兩兄弟下了道壇,問了不少道士,繞過一片竹林,才到了廢棄的靜輪天宮處。因為這里常年荒廢,到處都是草木之屬,遠在道壇上根本沒注意到這一點。
看著比他們兩人還高的雜草和樹木,兩人對視一眼,看來是不能去了,憑他們根本進不去,而且草木這么茂密,只怕里面會有諸如蛇之類的東西,太危險了。
兩人轉身回去,可是卻發(fā)現回去的路徑都沒記清楚,只好憑著記憶和感覺走,經過了不少看起來是住人用的寒舍院落,卻都沒有人在這里,只有偶爾想起的鳥鳴聲和風吹動樹葉的聲音。想來這里就是道士們的住所了吧,可能都去迎接皇帝了,所以才如此寂寥。
“大兄,趕緊走吧!”拓跋恪看了看頭頂上不大的天井,有點害怕的感覺,是以說道。
拓跋慎見走了這么久還沒出去,心里也有點著急,他倒不是害怕什么,青天白日的還能有鬼不成!只是出來的時間不短了,這么長時間不回去,怕皇帝知道了責怪。
這里又沒有可以觀察的地方,根本沒法確定位置。拓跋慎走到一塊大空地上,看著太陽所在方位,自己的影子,再估摸一下時間,測算了一下大致方向。指著左手側的一條建在河池上的走廊道:“我們從這里走吧!”
這條水上長廊是建在河溪上的,一路都是潺潺的流水聲,左右兩邊被茂密的大樹遮擋住了陽光,顯得很是幽暗,水聲混著兩人腳步的踩踏聲在樹林中回蕩著,這種環(huán)境促使著兩人更加快了腳步。
走了一會兒,發(fā)現原來這條走廊是一個池塘的接橋,是通往池水深處的路徑。拓跋慎擔心又走錯了路耽誤時間,回頭看看拓跋恪有點害怕的樣子,只好把原路回去的話吞回去,反正這里面對他來說都一樣,回去了也不一定找到出去的路,這條廊橋這么長,總能走出那片房舍區(qū)吧。
順著廊橋前行,繞過了一座水中巨型石山后,發(fā)現了池中有座長約有三十多步的水上臺基,臺基上面有所木石所建的道殿,道殿頂上用的琉璃瓦,兩角安裝著銅鈴,墻面和立柱刷著青漆。殿外放著幾面繡著云氣的旗幡。因為方位的原因,多寬就不知道了。
拓跋慎拉著拓跋恪的手快步上前,這里看起來氣象很不一般,應該后面就有出路吧,這時候的建筑很多都是前后相通的。
也許是覺得這里氣氛凝重的感覺,到了近前,拓跋慎放慢腳步,卻聽見從道殿內傳出說話聲,原來里面有人在啊!
拓跋恪聽見有人說話聲,高興起來,拉著拓跋慎往前說道:“二兄,這里有人在,我們去問問路吧?”
拓跋慎也不知道這里面是什么人在,這個道殿建在水上也有些不一般,而且還是以琉璃為瓦,地上鋪的還是平石,比皇宮都不遜色嘛!里面供奉的……不會是寇謙之吧!
“何人擅闖此地!不知此處不接外客嗎?”
隨著話音剛落,從殿內走出兩個人來,拓跋慎看過去,愣住了,原來其中一個是他認識的,正是鄭娘子的叔父鄭道昭。鄭道昭旁邊的是一個中年道士,身材高大,看起來孔武有力,實在不像是個道士。
鄭道昭怎么也在這里,今日沒看見他隨侍皇帝左右啊!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