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將軍饒命啊,我等愿降!” 黃巾軍在波才的帶領下放下武器,老實的蹲在一邊兒,高呼投降。 趙云一陣無語,他還沒殺到戰場上黃巾軍便盡數投降,這玩個卵? 韓信也萬萬沒想到,黃巾軍敗得如此之快,快的簡直是超出想象之中。 “韓將軍。”李自成如今缺兵少將,不敢造次,因此主動來到韓信身旁,拱手施禮,“多謝韓將軍施以援手啊!” “順君嚴重了,就算我韓信未曾派軍前來,也不見得大順軍的將士會輸給他黃巾賊啊!”韓信微微一笑,與李自成互相吹捧著。 這一役,大順軍戰死約三千人,黃巾軍投降兩千人,而燕軍主力未損一兵一卒,韓信著實歡喜的。 將兩千黃巾軍編入李自成的大順軍,派遣高長恭率領改編后的大順軍,李自成則被韓信調在身旁,施行了完美架空。 轉眼間三日便過去了,韓信軍已經整裝待發,韓信端坐在真定城內,望著地圖,猶豫不定。 如今恒山十一城已經占據三城,剩下的八座城池主要的壓力便在東垣、桑中二縣。 恒山郡背靠恒山,山脈連綿,東垣縣正是恒山郡易守難攻之處,而且靠近真定,威脅著燕軍的安全。 唯一值得欣慰的一點便是東垣縣只有一千余名守軍駐守,沒有余力攻打真定,否則就該輪到韓信頭疼了。 桑中則是閆相臣一路逃竄,集結重處,在那里集結著中山八千士卒,相比之下,桑中的威脅并沒有東垣大。 因此,攻占東垣必須早日完成,否則一但閆相臣增兵,那么戰局又將拉開了。 “趙軍如今進度如何?”韓信喃喃開口,不知是問著誰還是自言自語。 “將軍,趙軍已經攻破中山國大都督孫昊部,孫昊生死不知,中山大將景丹如今率領七萬士卒在中山都城靈壽。”高長恭回答道,“趙軍主將李牧前些日子傳遞書信,督促我軍盡快占領恒山,隨后趕往靈壽與中山國決戰。” “好,趙云、高長恭二位攻東垣縣,本將率其余各位將軍前去桑中,只要這兩座城池破了,我軍占據恒山的日子也不遠了!”韓信信誓旦旦的著,無疑給眾將帶來了一股莫名的信心。 ....... 趙云與高長恭率軍臨近東垣縣后,仔細打量著東垣縣的地形。 高長恭有些認真嚴肅,這一帶的地形十分復雜,是東北方向高西南方向低,而燕軍正處于西南方向,對敵軍而言有一種然的地形壓制,不利于高長恭的進攻。 高長恭與趙云此次進攻帶了一萬人,對于一個一千人鎮守的東垣縣還是有信心的。 “趙將軍,本將以為我軍應兵分兩路,一路正面攻打東垣縣,吸引敵軍主力,敵軍兵力不足,肯定會集結全兵來抵擋,屆時我軍的二路軍繞后,攻擊東垣縣背后,則東垣縣必破!”高長恭信誓旦旦地著,這個計謀他有十足的把握。 雖然這個計謀很低級,只要東垣縣中兵多便無可奈何。 關鍵是東垣縣只有一千人! 而高長恭、趙云率領的燕軍卻有一萬人。 就算東垣縣武器精良,但也掩蓋不了人數的劣勢。 “子龍認為此計可行。”趙云點了點頭,“子龍愿率三千士卒繞后攻占其北門!” “好,那么本將則率領七千士卒正面強攻了!”高長恭贊許,開口道,“趙將軍一定要注意危險啊!” “多謝高將軍掛念了。”趙云凝重地點了點頭,行軍禮告退。 休整了一個時辰,見趙云已經率部離去,估計已經**不離十的到了,高長恭頓時就舉起長槍,帶上面具,朝著東垣城怒喝一聲:“攻城!” 燕軍士卒推動著投石車向前行去,前方的一排燕軍士卒手持盾牌,緩緩朝著東垣城壓去。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放箭!” 寂靜了一會兒,東垣城城墻上突然傳出一道吼聲,隨后箭矢如雨般射出,帶著火星朝著燕軍飛馳而去。 數以百計的箭矢從東垣城齊射而出,“咚咚咚”的落在了盾牌上,盾牌上瞬間燃起了熊熊火焰,前排士卒連忙將盾牌拋棄,換隊進行前進。 “火箭?”高長恭略微驚愕,敵方竟然用火箭,那么下一刻便是火油咯?有意思。 盾牌只所以會著火完全是因為盾牌是木質的,所以才會燃起大火。 至于鐵制盾牌,整個燕軍十五萬士卒,也就只有張飛的五千勇毅卒配置了鐵制盾牌,其他的都是木質。 可惜沒能如高長恭推測的那般,東垣城內并沒有火油,用火箭只是為了恐嚇燕軍而已。 “投石車,放!” 燕軍緩緩逼近,距離東垣縣城還有八十丈左右時,高長恭便命令投石車投石。 “轟隆!” 十二座投石車齊發,瞬間就擊碎了城墻上的中山守軍的膽子。 中山國的士卒從來沒有見過投石車,至少東垣守軍沒有見過。 中山國乃是山中之國,投石車運輸困難,因此只有靈壽、真定等大型城池才配置投石車,而高長恭的這十二座投石車正是從真定運來的。 “縣...縣令大人,敵軍使用的投石車威力太大了,我軍投降吧!”一名中山國士卒顫顫巍巍地來到東垣縣守將面色,顫抖地開口道。 “哼!”那縣令冷哼一聲,拔出寶劍將那士卒的頭顱斬下,并開口大喝道,“若有再言降者,下場本官就無需多言了。” “我李含受王恩,為王上牧守一方,豈可輕易言降?” 話音未落,一顆巨大的石塊瞬間就把李含砸中,李含登時一口鮮血噴出,吐血身亡。 “叮......檢測到敵方有能力值單項超過80的人才陣亡,李含——武力值56,統御值60,謀略值80,內政值80,魅力值53,忠誠度等級-3。” “李含,字世容,晉朝隴西狄道人。僑居始平。少有才干,兩郡并舉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少恃豪族,以含門寒微,欲與結交,含距而不納,商恨焉,遂諷州以短檄召含為門亭長。會州刺史郭奕素聞其賢,下車擢含為別駕,遂處群僚之右。尋舉秀才,薦之公府,自太保掾轉秦國郎中令。司徒遷含領始平中正。秦王柬薨,含依臺儀,葬訖除喪。” 中山眾將士:“......” “不好了縣令大人,北門被燕軍攻破,東垣危在旦夕...咦,縣令大人呢?”一名慌張闖上城墻的傳令兵焦急地喊著,突然發現縣令不在,一時之間不知所措。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