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李方誠猶豫了很久,還是在華夏國內做了兩部電影的播放安排。
賺錢,那是別想太多了,這兩部電影的成本,哪怕是用奇跡動效自身的特效公司來制作,但是也耗費了整個奇跡時代幾乎全部的流動資金。
2億美元的投入,讓整個奇跡時代所有賺到的錢都投了進去。
這也是李方誠為什么費盡心思利用索尼的根本原因,沒錢了……
卡梅隆的追求,哪怕是前世,都無法一一兌現。
制作泰坦尼克號的時候,反復的修改劇本,變動道具,模型的制作,資金的斷鏈,深海拍攝的困難,資料的收集,道具的還原,投資方的逼迫……
這些種種的桎梏,幾度讓卡梅隆崩潰!
也因此,讓完美主義者的卡梅隆在這部電影中留下一些bug,只是在整部電影的劇情之中來看,瑕不掩瑜罷了。
而現在,李方誠把全部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奇跡之星這臺傾力打造的深海拍攝儀器,巨資打造1:1的泰坦尼克號甚至還可以在海上短距離的航行,長達260多米,寬度28米的泰坦尼克號,就這樣被打造了出來!
當然,想一模一樣那是不可能的,時間還不足以做到內部的還原。
目前還原的,是外觀的還原,還有內部的格局歡迎,當然,很多東西其實就是裝飾了,比如蒸汽機,那只是一個蒸汽機的外殼而已,里面用的還是柴油機。
而房間里面的布置,當然不會是珍貴的各種材料,都是仿造的而已。
饒是如此,都花費了不少費用,1910年的泰坦尼克號,造價差不多的150萬英鎊,大概750萬美元。
當然,哪怕放在現在,都不用1000萬美元,當然,如果全部還原,去到2000萬美元還是需要的。
有的人會說,那幾十年來的通貨膨脹怎么沒算進去。
但是其實也忽略了,技術的革新,很多制造方式方法,變得更加的廉價。
這就是為什么在每一代新產品出來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會越來越廉價的原因。
技術的成熟,原材料的增長,都可以促使成本的降低。
要不是為了還原,甚至都不用花費這么高的價格。
正是這萬事俱備,萬物俱全,甚至分鏡頭都一一呈現在卡梅隆面前的時候,饒是以卡梅隆這樣的完美主義者,都難以想象出有比李方誠提供的分鏡頭更好的表現方式。
甚至這里面,很多處理方式和方法跟他自己的出發點是一模一樣的。
對于劇本的理解角度,解析思維,轉化之后的呈現,都彷佛是專門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甚至從手法表現力上面,還有不少需要他去學習的地方!!
這才是最讓他驚訝的!!
可以說,卡梅隆幾乎是邊學邊制作的消化完這次的拍攝之旅!
其拍攝速度之前,差點都額可以趕上電視劇!
當然,最終呈現的效果也非常的驚人!!
在沒有任何干擾,全心全意的投入下,起碼卡梅隆不會犯了那種星空出現在不應看到的海域之上這樣的硬傷。
這樣一來,整部電影的質量上,甚至比起1997年的那一部原版的泰坦尼克號,更加的精良了幾分!
道具更加合理,不會再出現年代感不符合的道具。
劇情打磨得更加精細,一些原本稍微有些表現力不是很夠的劇情也做得更好了。
主演的年齡,也挑選了更加年輕一點的演員,當然,樣貌上還是比較像97年的扮演者凱特·溫絲萊特,沒辦法,現在凱特·溫絲萊特才不過13歲,演不來這么龐大的一部電影。
而卡梅隆選角,可不是隨意挑選的,而是盡量挑選跟原本歷史上真實的人物比較像的演員來扮演。
并且,雖然年輕了一點,但是沒有因為年輕而顯得格格不入,甚至因為年輕,整個劇情更加的合理。
從泰坦尼克號的劇情上來看,不管是杰克還是羅絲,兩個人都是不夠成熟的,年輕,沖動,也富有冒險精神,怎么看都從外貌上不是特別符合。
當然,太過年輕也肯定是不合適的,卡梅隆找到合適的演員之后,化妝術稍微老化了一下之后,一個更加形象生動的杰克和羅絲躍然紙上!
歌曲上面,李方誠想了想,還是沒有拜托久石讓幫忙制作這一首歌主題曲。
那首歌實在是太經典了,李方誠不想讓這首歌消失在歷史之中,于是《My Heart ill Go On》,也就是《我心永恒》的歌曲,李方誠還是通過柴崎川木,找到了席琳·迪翁。
沒錯,席琳·迪翁就在今年,正式加入了索尼唱片公司,成為索尼旗下的一個歌手。
1968年出生的席琳·迪翁,不過五歲,就有了生平第一次公開表演的經驗,才是孩童的身份,就參加了當地所舉辦的一個法國傳統歌謠大賽。
一直到了1980年,席琳·迪翁的母親為她寫了《Ce N'etait Qu'un Reve》,并將其錄制成樣帶寄給經紀人Rene Angelil。在Rene的贊助下,席琳·迪翁灌錄了第一張專輯。
1982年,席琳·迪翁參加東京舉行的雅馬哈世界歌唱大賽,奪得第一名。
1983年,席琳·迪翁發布首支法語單曲《D'amour Ou D'amite》。
1988年,席琳·迪翁贏得在都柏林舉行的年度歐洲歌唱大賽首獎,自此簽約索尼唱片公司。
一個天賦極高,又極其努力的歌手,年少成名,以索尼的眼光,當然不會放過。
所以李方誠倒也沒花什么精力就找到了席琳·迪翁,于是,這首永恒的經典《My Heart ill Go On》再次錄制了出來!
泰坦尼克號,這艘巨輪重現在了1988年!
這艘永不沉沒的巨輪,從1912年開到了1988年!
這一次,李方誠已經做好了準備,要給所有人難以忘懷的記憶!
相比起大鬧天宮,泰坦尼克號的故事其實不算多新穎,說起來,甚至有點老套。
為了尋找1912年在大西洋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和船上的珍貴財寶,也就是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尋寶探險家布洛克從沉船上打撈起一個銹跡斑斑的保險柜。
在這個保險柜中,其實沒有什么珍寶,反而只有一幅保存完好的素描畫,畫中,是一位佩戴著鉆石項鏈的年輕女子。這則電視新聞引起了一位百歲老婦人的注意,老人激動不已,隨即乘直升飛機趕到布洛克的打撈船上。原來她名叫羅絲道森,正是畫像上的女子。
看著畫像,往事一幕幕重新浮現在老人的眼前,故事,從這里才開始。
其實,整一部電影,就是一個回憶錄。
而羅絲的這一幕回憶,開始在1912年4月12日,準備首航的泰坦尼克號停泊在港口,碼頭上人山人海,爭相目睹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最豪華的輪船。羅絲,一位美麗漂亮而又不乏氣質的貴族小姐與她的母親及未婚夫,也就是鋼鐵大王之子卡爾霍利一同登上了頭等艙。
與此同時,影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年輕的流浪畫家杰克道森,依靠賭博幸運地贏到了三等艙的船票,在滿是興奮之中的他在最后一刻登上了巨輪。
泰坦尼克號啟航了,早春的大西洋上風和日麗,碧波萬里,杰克和他的伙伴站在船頭眺望前方,高聲歡呼,興奮不已,仿佛此時世界已屬于他們。
而羅絲在上層社會的交際圈中生活,早已厭倦了貴族們的無聊談話,感覺自己無異于籠中之鳥,她愁眉不展地來到甲板上眺望遠方,排遣愁情。杰克一看到羅絲,就被她的氣質所深深吸引。
夜幕降臨,又一場燈紅酒綠之后,羅絲對未來和婚姻感到萬分無奈;她沖向甲板,試圖跳入大海結束一生。杰克及時發現并且在關鍵時刻以自己的真誠和獨到的幽默說服了羅絲。
盡管卡爾很不情愿,但為答謝杰克的救妻之恩,他只好邀請杰克到頭等艙里進餐。卡爾本想借機寒磣杰克一番,沒想到杰克在餐桌前的坦誠之言竟博得滿堂喝彩。杰克和羅絲兩人從此相識并開始了解對方。
來個人的故事,從這里正式開始。
有的人,一眼就是一輩子。
有的人,一死就是了無痕。
這部電影的最后,當然毫無疑問是巨輪的沉沒。
人生百態,都在這影片的后面一一展露無遺!
這是一個關于愛情,又是關乎人性的電影。
這其實跟大圣傳說整本有點像的是,最后,都是回歸到了對生命,對人性的探索上面!
兩部電影。
大圣傳說之大鬧天宮,10月10號星期一上映。
泰坦尼克號,10月31號星期一上映。
這天,作為制作方的唐澤楷巖,唐澤大山,林穎兒,穆夢琪,何靜,基思·戈德法布和克里斯·偉奇已經紛紛到場。
而作為索尼冠名發行一方的盛田昭夫,柴崎川木……也都如約而至。
包括日國一些知名的媒體人,米國著名作者,其他歐洲國家英法德的媒體,加拿大澳洲的媒體……甚至,華夏的媒體都全部到場!
這一天,10月9號23點。
隨著人員的到齊,李方誠從黑暗之中走了出來,看著座位上的眾人,微笑的說道:“歡迎各位來到《大圣傳說之大鬧天宮》的首映式。”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