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張小凡又悠閑了一下午,沒有歐陽偉的騷擾,日子還是過得挺舒坦的。
還沒到下班的點,左立又打電話過來,說是訂好了位子,張小凡下完班就趕過去。
那么巧,居然又是岳州食府。
“小張來了,坐坐坐,快坐”,左立相當的熱情,一個部長對待一個普通員工這么熱情,要是不知道內情的人,也許真的要感動了,到時候被賣了都不知道。
雖然心里將左立的祖宗18代都罵了,那是表面上張小凡依然熱情洋溢。
“感謝感謝,非常抱歉左部長,這段時間實在是事情多,不然早來了”
“瞧你這話說的,哪個人沒有忙的時候,我們有時候經常也是忙得昏天暗地,互相理解一下就行。”
左立擺擺手,毫不在意的樣子。
“左部長,這一杯先干為敬,作為賠罪”,張小凡直接給自己倒了一上半杯,然后一飲而盡。
“痛快,咱們兩兄弟一切都不說,在酒里面。”,說著也將自己面前的那一杯,直接喝了個底朝天。
“左大哥,真豪爽。”,張小凡連稱呼都變了。
“這就對了,來來吃菜吃菜,今天咋哥倆好好喝喝。”
張小凡馬上擺擺手,然后又搖搖頭。
“喝酒以后有的是時間,今天不行,等下我還要去星光藝術學校。”
左立的眼光瞬間就亮了,然后做出一副我懂你的樣子。
“年輕就是好啊,哪像我們這些人,張老弟我不得不對你豎起大拇指,居然星光藝術學校的妹子都能釣到,實在是高”
“沒有沒有,就是去……”
“這有什么不好的,那是你的本事,不需要謙虛,謙虛就是驕傲。”
得,張小凡也懶得解釋了,左立也非常識趣的,沒有再叫張小凡干杯。
今天左立的目的也不是喝酒,他要把張小凡拿下,好不容易把上一屆組長趕走,這一屆組長又是一個不懂規矩的歐陽偉,幸好還有一個聊得來張小凡,不然自己的發財大計就要中斷了。
左力好幾次露出他手腕上的金表,張小凡基本上就知道他要表達什么東西。
“哎呦,左哥,你的表應該老值錢吧!”,說著一副羨慕的樣子。
“小意思了,不值幾個錢,十幾萬就能買到。”,左力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感覺十幾萬在他眼里就如同幾百塊錢一樣。
張小凡肯定要配合他,所以立馬一副驚訝的樣子,不過看起來有些浮夸。
“十幾萬!!!天哪,我好幾年都賺不回來,左哥這是哪里發的財也帶帶小弟啊”
“這個好說,跟張老弟我是一見如故,有發財的事情肯定帶你。”
“什么都不說,左哥以后就是我親大哥”,張小凡趕緊表忠心,而且他也知道肉頭戲要來了。
“哈哈,你這個弟弟我認了,來喝一杯。”
兩人碰杯,然后一飲而盡。
“左哥,最近有什么發財的項目沒有,實話跟你說,弟弟缺錢,想賺點外快。”,這樣的事情,張小凡覺得自己應該先提一嘴。
“是這樣的,最近有幾個供應商聯系,他說他們的聚酯(涂料原材料)比我們現在用的要好。
這種事情,你應該了解,好不好他們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要你們出具實驗數據。
數據是最老實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管如何,他們肯定要給一點勞務費給參與檢測的人員,這樣的事情,肯定要到兄弟頭上。”
張小凡臉上看起來有些遲疑。
“左哥,那要是不好,這個勞務費拿起來也有點燙手啊。
公司采購應該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優先價格低的。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質量優先。
假如這個原材料供應商,產品質量達不到公司要求,那他們肯定就很難做進來,那是我拿的這個勞務費,這個感覺有點不舒服。”
“兄弟你太老實了,他們要做進來,就必須經過檢測這一關。
你不拿,別人拿了。
是不是?
這樣的便宜何必要給別人去賺呢。
到時候我就讓你去做這個檢測,反正這個勞務費肯定是你的。
以后不管哪個新材料商要進來,他們材料檢測我都交給你。”
“謝謝左哥,你真是比我親兄弟還好,以后有什么只要你說一聲,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張小凡直接在左立的面前發誓了。
“兄弟你這話就嚴重了,咱們兩兄弟誰跟誰,有好處就得給你。”,說著還邊拍著張小凡的肩膀,然后又接著道。
“不過兄弟,有時候做人要靈活一點。
其實跟你說白了,在國內,各個廠家之間的原材料,其實配方都差不多,質量也差不太多。
加上儀器檢測,本來就會存在很大的誤差,你每次檢測應該也能感覺出來,數據大的每次偏差可以達到15%。
所以儀器的可信度確實是比較低的,既然大家質量都差不多。
所以用哪家的原材料對公司來說都差不太多。
但是對于兄弟你,可就區別大了,你想想:如果一家新的原材料供應商進公司,檢測過程是你做的,他們除了勞務費之外,肯定還會有業務費給你的。
不要覺得這個很難為情,每個原材料供應商都有一筆業務費,現在我們用的這個材料,那個業務費應該是給了趙洪義。
不過這個東西你就不要去問了,就算你問了別人也不會說的。
因為現在用的這個材料,就是趙洪義檢測的,當時也是排擠的另一家供應商還成功入圍的。
所以啊兄弟,下次我給你介紹幾家供應商,數據上你只要比現在的好一點點就可以了。
以后都是大把的業務費,不說多了一年最少5萬,甚至是10萬。
這錢賺的多輕松,你說是不是,當然哥哥也會從中賺一點點中介費。
在國內,為什么業務費中介費,那都是真實存在的,合理合法的,你可以很放心。”
張小凡嗤之以鼻,你在供應商之間材料區別其實是比較大的,配方也不是一樣的,什么儀器數據偏差15%,扯淡。
哪里會有這么大的偏差,一般連續測驗3到5次,取平均值。那么偏差一般會控制在5%以內。
很多大公司,就是因為采購和檢測沆瀣一氣,所以有時候會造成很大的損失,但是最后承擔損失的,要么就是公司要么就是原材料供應商,一般都不會是采購和檢測,這就讓這些人更明目張膽。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