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手汎秀不愿把敵后的煽動行動視作唯一的救命稻草,除了派遣忍者執行秘密任務之外,他仍在積極與關西各方取得聯系,試圖從政治角度化解毛利家向四國擴張的步伐。
不過這些舉動成效不大。
原本在山陰各國搞得轟轟烈烈的“尼子復興軍”,在吉川元春的主力部隊面前現出原形,短短三四個月便喪失了大半土地,連臨時用來當做大名居城的新山城也被攻破。
所幸的是,年輕當主尼子勝久與山中幸盛、立原久綱、神西元通這三名骨干棟梁全都在城破前成功突圍,傳說是流竄到京都,企圖他日卷土重來。
根據粗略的調查,吉川元春的“山陰軍團”擁有一萬三千人戰斗力較強的士卒,而“尼子復興軍”則是六至七千名剛剛湊集起來的烏合之眾。
強弱如此懸殊,被打成落花流水,也是情理之中的。
繼承“陰陽一太守”之名的尼子晴久死了有六七年,其子暗弱不堪難當家業。六七年在戰國亂世已經是很長的時間了,足夠讓大部分人忘記往日的恩義與誓約。
換而言之,希望山中幸盛等人拖住毛利家的想法,是純屬奢望了。
另一方面,施展“離間計”的企圖也沒有得逞。
毛利輝元的智力肯定沒有他爺爺那么高,但好像也不算太低,面對著真真假假的流言蜚語,毫不為之所動,反而是公開在家臣和領民面前發言說:“南海之事盡皆賦予叔父,我是再放心不過了。”
然后平手汎秀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了一下,發現小早川隆景這個性情溫和,與人為善,不喜刀兵的性子,加之年近四十而無子,確實是并不值得懷疑。
相比之下顯然是長年征戰,果決剛毅,子嗣繁茂的吉川元春更有被忌憚的理由。
何況毛利輝元也滿了十八歲了,參與政務已有四五年時間,并不是織田信忠那樣令人輕視的幼弱之主。
總而言之,最終仍只能寄托于本多正信的策略湊效了。
平手汎秀向河田長親傳達的密令是:
“請竭盡全力,在一個月內,務必要擋住毛利家的明槍暗箭。若一個月以后,事態仍未出現轉機,我亦無暇親身前往的話,允許所有家臣適時撤回淡路。”
掐指一算,去年外派河田長親坐鎮中村城,至今差不多是一年功夫。
辛辛苦苦經營了一年時間,也不知道會有多少成果。以河田長親的能力來看,堅持一個月應該是能做到的吧!
暗中給予了這個指令,表面上平手家的軍隊是紋絲不動的。
十五個備隊,六千多人的常備軍勢全部集結于岸和田城附近。此外,秋收完成之后,和泉、淡路、紀伊三地便有了八千名等候征召的農兵。
將士們都擺出隨時可以向東出發與武田作戰的姿態。
相應的,四國島上,平手家能指揮得動的部隊,加起來只有三千人左右,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不知可靠與否的外樣。
在“消息靈通人士”看來,這就等于是放棄四國了。
甚至于,足利義昭都在私底下意有所指地試探說:“毛利家的小早川殿似乎已經前往伊予了,據說他對于四國事務的看法,與您有一些沖突之處……”
然后平手汎秀慨然回答說:“豈止有些沖突,簡直是截然相反!鄙人認為河野家的守護名分有很大爭議,而毛利家卻執意要庇護之,我對此實在不敢茍同!然而現在甲斐武田未得幕府允許私自西進,來者不善,此時拱衛京都才是頭等大事。所以鄙人情愿在四國事務上做出讓步,以示和衷共濟,相忍為國之意!”
他這一番表態,臺詞實在太過“偉光正高大全”了些,神情動作也十分直白,完全沒有體現出老戲骨的風范。
但細節問題并不重要,意思傳達到了就行。
外表淡定的平手汎秀其實內心是很不安的,私底下已經做好了與毛利家展開對抗的準備。屆時將不得不對長宗我部元親乃至三好康長、十河存保等人大幅讓利,諸如大友、尼子、浦上之類的往日“逆賊”也要毫不客氣地大膽勾結。
這段時間內,織田信忠和德川家康又一次向京都發來了求援信件。
據說武田家僅僅是在秋收階段安靜了大半個月的功夫,之后又立即活躍起來,現已發動了超過四萬大軍,兵分三路,蠢蠢欲動,其中進攻遠江的一路主力有兩萬五千人以上。
織田有三萬五千人,德川有一萬八千人,總兵力其實是占優的,但小規模沖突接連失敗,處在明顯的下風。
派去“質詢”武田家的細川藤孝,沒有得到任何有意義的回應,甚至他本人都被軟禁,無法返回御所。
好在細川藤孝乃天下聞名的家,武田信玄也是個體面人沒臉加以苛待。
對此,將軍大人顯然是勃然大怒,宣稱要“嚴懲狂悖之徒”。
然而……
幕府上下眾臣,卻是在足利義昭的命令下,挖空心思尋找山城國附近國人豪族身上的錯漏處,借著各方勢力都無暇顧及京都的機會,以“內通武田”為由頭大肆株連。
一時間許多規模在一千石以下的無名小卒受到驅逐或者減封的懲罰。
平手汎秀在和泉岸和田城與京都御所之間來回折返了幾次,對幕府的行為表現出“既不反對也不贊同”的態度,只是不斷地強調“一定要查證清楚,不可冤枉了忠良”之類的廢話。
自然是被當做耳邊風的。
將軍大人根據慣例是安居幕后,不會親自上陣。這是為了效仿父祖先人,保持尊貴的排場與神秘感。按說足利義昭其實是很講究實用主義的,可偏偏在這一點上遵循傳統規范。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權力機構,幕府不可避免地繼承了很多的“優良傳統”。
比如層級冗余,結構臃腫,制度僵化,不接地氣等等。
就說“借內通武田之名掠奪周邊土地”這件事情,表面上,幫將軍大人分憂處理此事的,主要是重臣三淵藤英。
但這家伙只是夸夸其談而已,連數量并不多的書狀都懶得逐一過目,實際上負責的是蜷川親長。
而真正身處一線做事的,其實是伊勢貞興、明智光秀、木下秀吉等幾人。還有對南近江一帶頗為熟悉的柴田勝家從旁協助。
最強大的織田、淺井沒工夫管,平手不打算管,而次一級的又管不著。
松永久秀沒怎么露面,他兒子久通表現得很詭異,對幕府的舉動大唱贊歌,還主動揭發自家一個外樣家臣,并將沒收來的領地進獻給幕府。
結果很多受害者找到“暫代南近江事務”的竹中重治那里求情。
以竹中重治的智商理應反應得更快一點才是,但他起初并不做聲,直到有人上門求情,才站出來,以第三者身份,與伊勢貞興等人談判磋商。
……
平手汎秀整軍備戰之余,能感受到這一系列事件當中的陰謀味道。
但比起這個,他更關注的是另一個問題武田信玄竟然如此大膽,公然軟禁幕府使臣細川藤孝。
豈不等于是打足利義昭的臉嗎?
大義名分還想不想要了?
你軍力再強,總有個能公之于眾的口實,才能讓全軍上下團結一心,令墻頭草們聞風而降。這一點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以“甲斐之虎”的作風來看,他絕對不是一個不在乎政治影響的人,如此作派想必應該是另有后手,有恃無恐了。
那這個后手究竟是什么呢?
值得深思。
私下里平手汎秀與堀尾吉晴、巖成友通、小西行長、多羅尾光俊等人淺嘗輒止地談了一下這個話題,交談了一些看法,不過都沒什么有意義的結論。
大家都覺得,以目前的局勢看,武田家沒法用常規手段取得足以糊弄人心的大義名分,必須得大刀闊斧,另辟蹊徑,才可有所作為。
既是如此,旁人當然很難猜出真相來。
平手汎秀以己度人,倒是能想出幾個點子,但無一不是虛無縹緲,匪夷所思,可行性并不怎么高。
蹉跎間,轉瞬時日到了元龜四年1571年十月中旬,關東送來急報說,中風已久,纏綿病榻的北條氏康終于不幸去世。
聽了這消息,有心人便知道,北條氏政恐怕會立即跟上杉、德川斷盟,與武田重修好。那么“甲斐之虎”的大舉攻侵,估計也已經提上日程。
緊接著,在北條氏康死訊傳來之后,僅僅過了四五天,甲信的踟躕歧館發出了一道令人震驚的討伐檄文,在遠江、三河、尾張、美濃各國的邊境上廣而告之。
其內容涉及到幕府多年前的一樁公案,亦講到了織田家內院中的流言蜚語。透露出的內容相當令人震驚,偏偏還有不少有分量的人出場作證。
于是終于知道武田家的大義名分是怎么來的了。
其中有些內容是平手汎秀提前想到,但覺得不太靠譜的。還有不少內容是完全超乎想象,甚至讓人由衷佩服武田信玄的想象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