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la ,最快更新侯滄海商路筆記最新章節!
領導們經常:在二十一世紀,人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侯滄海對這句話熟悉到耳朵生出繭子,原本以為充分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可是現實經歷永遠比書本經歷更讓人記憶深刻,當接手伙食團時,他才明白人才、團隊這些字眼真不是開玩笑的。
啟動資金有了,承包合同有了,伙食團依然無法營業,原因很簡單,侯滄海和熊梅以前沒有從事過餐飲行業,是純粹行外人。他們在餐飲行業沒有人脈,真要用人的時候才發現無人可用。
招聘啟示貼出去以后,有幾人來應聘廚師。這些應聘者要么是沒有經驗,要么是工資要求超出了侯滄海和熊梅能夠承受的最高線。
以前侯滄海覺得廚師遍地都是,不值錢,真到用時才覺得廚師們簡直就是隱于江湖中的武林高手,千呼萬喚不出來。眼見開學時間慢慢逼近,伙食團班子還沒有著落。
金正堂背著手到廚房轉了兩回,轉一回就搖一次頭。
被逼得兩眼冒火之時,侯滄海靈光閃現,想起母親表侄郭加林是廚師,長期在廣東打工,聽手藝還不錯。他如抓到救命稻草一樣,直奔世安廠。
周永利端著面條碗坐到客廳茶幾旁,拿起電話跟表妹聯系。
等到母親打完電話,侯滄海又道:“廠里食堂老師傅有誰會做白案,愿不愿意出來做?”
“幾個白案師傅都在上班,估計沒有人愿意出來。以前退休的白案師傅年齡太大了,肯定干不動伙食團。”周永利原本想批評他們接伙食團很草率,想到木已成舟,就將批評話吞進肚里。
一食堂,先后有八人應聘服務員,熊梅挑選了兩個模樣齊整的一男一女。女員工叫胡一紅,剛滿三十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想賺錢補貼家用。男的叫姜軍,不到十八歲,剛從農村出來,第一次到外面打工。
熊梅帶著一男一女兩個服務員開始做清潔。暑假沒有營業,伙食團大廳表面上看不出油漬。被水泡過以后,整個大廳到處是難看油污。為了去掉油污,熊梅倒了半包洗衣粉在桶里,結果弄得滿地泡沫。
侯滄海從世安廠出來后,又前往江州面條廠,準備讓大舅舅幫著找廚師。
面條廠家屬院,周永強正戴著老花鏡看報紙,見到外甥后,道:“我接到你媽電話,你到底想找什么廚師?”
侯滄海道:“伙食團馬上開張了,現在急需廚師,紅案和白案都需要,煮木桶飯的也需要。”
周永強當過多年廠領導,管理經驗還是挺豐富的,道:“你這子怎么能事到臨頭才想著搭班子,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面條廠倒是有炊事員,技術好的早就被挖走了,留下的手藝都不行。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面條廠以前多火爆,現在成了這個鬼樣子。”
侯滄海道:“承包合同簽了,承包保證金交了,現在不能反悔,硬挺著都要做。”
周永強腦袋里裝著面條廠興旺時期伙食團的情形,道:“既然木已成舟,我也就不多,免得潑你冷水。老家那邊倒是有一個人選,不是周家的,是你舅娘的堂兄,以前做過食堂,會煮伙食團那種大桶飯,我猜你肯定找不到能煮大桶飯的。電科院是民辦大學,按理設備應該現代一些,不應該用這種大桶。”
侯滄海比劃著道:“我也不知道他們為什么還在用這種大桶。我接手時就是那種裝幾百斤飯的大木桶。”
周永強道:“煮這種飯要講技術,不好找人,所以才把你舅娘的堂兄介紹給你,成不成你自己談。”
侯滄海興奮地擊掌道:“踏破鐵蹄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正愁無人會煮那種大桶飯。麻煩舅舅趕緊幫我聯系他,問他能不能到一食堂來煮飯。待遇面議。”
一食堂煮飯工具是直徑兩米大鍋和木制大飯桶。侯滄海見到這個大飯桶時有一種強烈的無力感,大飯桶至少能裝三百斤飯,煮熟以后要從一米高的灶臺上抬下來,這是一個考驗技術、體力和勇氣的工作。
主廚和煮飯工都有可能解決,這讓侯滄海很是興奮地坐車回到一食堂。
一食堂大廳被水洗以后顯得光亮如新,順眼得多。熊梅和兩個新員工累得一身大汗水。熊梅將拖把丟下,拿著礦泉水**子一陣猛灌。灌得太急,接連咳嗽好幾聲。她得知主廚和煮飯師傅都有了著落,如果不是兩個新員工在場,準會跳到侯滄海身上。
侯滄海望著汗流夾背的胡一紅和姜軍,道:“餐廳洗干凈以后,我們先弄員工宿舍,廚房衛生暫時放一放。”
員工宿舍位于廚房左側,男員工宿舍有六張木質高低床,最大容量十二個人。女員工宿舍有四張高低床,稍顯寬敞。宿舍是平房,悶熱難當,散發刺鼻霉味。各種雜物扔得四處都是,布滿灰塵。老鼠屎多得如天上繁星,無處不在,密密麻麻。
人的適應力驚人,熊梅如此怕老鼠的人,進屋后見到四處奔忙的老鼠都覺得無所謂了。她對兩個有傻眼的新員工道:“伙食團就這個條件,收拾出來就會好。”
姜軍剛剛離開家,對社會還很陌生,急于找個落腳之地,道:“沒事,我們什么時候開始收拾。”
胡一紅見住宿條件太差,有些遲疑。侯滄海觀察到她的表情,道:“我們集中力量,先把女生寢室收拾出來,等會再收拾男生寢室。”
胡一紅瞅了瞅旁邊不遠處的鍋爐房,道:“鍋爐能用嗎,能不能接熱水。”
“鍋爐歸我們管,但是現在還不能用,只能用冷水。”提起鍋爐房,侯滄海剛剛落下了心又被吊了起來,開學在即,沒有找到鍋爐師傅,學生們喝不成開水,洗不成澡,這是一個天大麻煩。
到哪里找鍋爐師傅?這事又如一匹烈馬在腦海中飛奔。
大家一起動手,到了中午一,將女生寢室基本收拾出來。胡一紅道:“侯總,這些稻草全部是老鼠屎,不能用了。我家住得不遠,家里有今年新稻草,到時找個車去拉,大家都可以用。”
勞動了半天,熊梅肚子餓得咕咕叫,道:“事情是做不完的,我們先休息,哪里有吃的?”
胡一紅是當地人,對周邊情況很熟悉,道:“學校周圍館子多得很,到處都吃得到。”
侯滄海心里一緊,和熊梅對視一眼后,問道:“開學以后,學生能出去吃飯嗎?我聽管后勤的人,上課期間,校門要關閉,不準學生到外面吃飯。”
胡一紅道:“大學平時不關校門,這些館子主要做學生生意,家家生意都不錯。”
果然如胡一紅所言,校外有不少館子,里面聚著三三兩兩的學生。吃飯時,侯滄海暗自給自己打氣:“每個大學周邊都有許多館子,學校伙食團仍然能夠存活。伙食團是大眾消費,餐館是高檔消費,我們要抓緊的是大眾消費這一塊。”
吃完飯,胡一紅回家弄稻草。
姜軍是個勤快又能吃苦的伙子,中午最熱的時候,他獨自一人開始清理男員工宿舍,將一大堆垃圾抱在門外,然后了一把火。干燥的稻草遇到明火以后,燃得極快,發出噼啪的聲音,火焰足有兩三米高。等到侯滄海從大廳跑出來制止時,火勢已大,只有等著稻草燒完。
幾分鐘后,一個保安汗流夾背地跑了過來,見到還在冒煙的火堆,吼道:“誰叫你們燒火?”
侯滄海本是綜治辦的人,知道不能在校園內如此處理垃圾,裝傻道:“這是宿舍的垃圾,不好處理。”
保安進餐廳端起裝著水的桶,澆到仍在冒煙的火堆上,臉青面黑地道:“還是當老板的人,怎么能亂放火,我要是被扣了錢,你們得出。”
侯滄海發了一枝煙,道:“沒事,還沒有開學。”
保安抽著煙,態度和緩了,道:“這個伙食團不好做,好幾個老板都虧了。”
侯滄海心里一緊,表面風清云淡地道:“是什么原因?”
保安道:“要是我能知道原因,就由我來當老板了。以后我們過來打飯,手腕穩,多弄肉。”
侯滄海道:“沒有問題,歡迎你們到一食堂吃飯。”
在電科院一食堂忙到了下午三,總算將大廳和員工宿舍完全收拾出來。看著面目一新的大廳和食堂,他心中涌出了脫離平庸生活的激情。
吃過晚飯后,侯滄海和熊梅拖著疲憊身體回到黑河,簡單沖洗以后就躺在床上,繼續商量伙食團的事。商量幾句,侯滄海覺得眼皮沉重,重得無法掙開。
正在半睡半醒之間,電話響起。侯滄海一把抓過電話,看了來電顯示,道:“建軍,怎么樣?”
吳建軍道:“我問了好幾個朋友,終于幫你聯系到一個師傅,與我媽有親戚關系。他每天早上可以跑一趟批發市場,每天油費和其他費用折合在一起二十五塊錢。我和他砍了一會價,他每天早上五鐘就要起床,價錢不能少,否則就不談了。”
早上到批發市場買菜是伙食團躲不開的必要環節,侯滄海道:“那就確定下來,每天二十五元,一個月結一次。”
在侯滄海打電話時,熊梅一直在給眼色。男友掛斷電話后,她道:“二十五塊錢一趟,有貴。我打聽過,貨車從批發市場到一食堂都是十五塊,最多二十塊。”
侯滄海道:“這人是建軍親戚,他每天早上五鐘到伙食團來接人,然后再到批發市場,一來一回,價格自然貴些。”
兩人都累了,不想起身,躺在床上休息。窗外群星閃爍,夜空深邃。
這時,電話又響起。
“郭加林愿意回來,好,好,太好了,什么時候回來?”侯滄海終于等到了一個關鍵性好消息。
周永利道:“但是,他要和老婆、徒弟一起回來,也就是你們要聘請他們三人。他老婆叫杜玉榮,一直在餐館工作,工作經驗豐富。還有一,他要跟那邊老板請辭,按規矩是要提前一個月,所以要等到九月初才能過來,否則拿不到工資。”
九月初才來,這讓侯滄海一陣牙痛,道:“媽,你把他的電話要來,我和他直接談。”
熊梅一直湊在電話邊聽母子倆對答,電話結束后,她就表態道:“只要技術好,夫妻兩人和徒弟陳東可以一起要。反正我們沒有現成的廚師,與其找根本不了解底細的陌生人,還不如找親戚朋友。”經過一次不成功的服裝店生意,她算是接受過市場洗禮,與剛剛辭職時相比更趨近于現實。
夫妻統一認識以后,侯滄海直接與郭加林聯系,答應報飛機票,商定了夫妻兩人的工資。
郭架林這才答應在八月二十八日準時回江州。
主廚定下、煮飯師傅定下、服務員到位,雖然白案主廚沒有著落,一食堂伙食團就定于八月二十九日正式開伙。
眼見著時間逼近,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白案廚師,侯滄海和熊梅被逼到墻角,反而不怕了。他們決定如果在開伙時仍然找不到白案廚師,就到附近食堂去收包子、饅頭和花卷。就算貴一些,也必須保證準時開伙。準時開伙的原因既是學校要求,也是競爭需要。學校有三個食堂,存在著激烈競爭,不能按時開伙,必然會有很多的學生被二食堂和三食堂吸引去。
除了廚房以外,一食堂還有一個重要附屬設施——鍋爐和洗澡堂,在簽合同時屬于捆綁銷售。按校方后勤的法,鍋爐和洗澡堂是必定賺錢的項目,考慮到一食堂是全校最大食堂,承擔的任務重,所以才把這個賺錢項目交給一食堂,屬于福利性質。
侯滄海接手鍋爐房以后,最大的問題還是人手問題,他和熊梅從事的行業與鍋爐房差了十萬八千里,實在無法找到鍋爐工。考慮再三,出于安全原因,高薪聘用了后勤處提供的鍋爐工。
從接手伙食團開始,經過緊張籌備,一食堂的人馬慢慢開始成型,目前只差一個白案主廚和一個采購員。
自從開業時間貼出來以后,米、面、油、肉等各行業供貨商陸續找了過來。他們為了爭取與一食堂長期合作,愿意采取賒貨的方式提供原材料,一個月或半個月結一次帳。
侯滄海原本以為購買原材料會積壓大量資金,誰知主動有商家送貨上門,主動賒貨,這就大大減輕了資金壓力。
他魯莽地踏入一個全新行業,沒有熟悉的可靠批發商,沒有掌握判斷商品質量的訣竅,只能采取誰來得早就要誰的貨的簡單粗暴做法。兩三天時間內,倉庫里堆滿了米、面、油等材料。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