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的亂象朱由榔不是不知道,然而那會兒他自己都在被清軍李成棟追殺,命懸一線,沒有精力也沒有實力去管湖廣的那堆爛攤子。
現在李成棟的大軍被打退了,暫時也沒有反攻的能力,中樞的財政危機也初步解除了,他終于可以騰出手來解決湖廣的問題了。
湖廣現在軍鎮雖多,卻都是驕兵悍將,一個個占著地盤橫征暴斂,三順王大軍一旦南下,肯定投降的多,肯抵抗得少,必須加以清洗整編,統一調度,提前清理掉潛在的漢奸份子,使那些兵馬真正聽命于朝廷,為抵抗發揮一些余熱,同時還要精兵簡政,減輕百姓的負擔,把失去的民心爭取回來,這些事想要辦成缺少不了一個強權的封疆大臣。
何騰蛟那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伙是肯定是不能勝任了,該選誰呢?朱由榔遍覽中樞群臣百僚,一時之間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大明此刻真是太缺少干才了!
陳邦彥有能力,又有戰爭領導經驗,奈何資歷太淺,把他調到湖廣任總督怕是難以服眾,而且他目前正在全力整頓廣西的衛所流弊,還有衛所兵的整編,軍田的開墾分配事宜。抽不開身。
內閣首輔翟式耜按理是個不錯的人選,忠心自不必說,且有資歷也有些能力,坑的是他受儒家忠君思想熏陶太深,太過于愚忠,對毀了大明,害了崇禎皇帝性命的闖軍余部一直抱有強烈的仇恨和偏見,在這一點上他和何騰蛟的想法出奇的一致。忠臣不見得好用,如果把他派到湖廣任督師,指不定哪天就把忠貞營給逼反了,到時候湖廣的局面將更加一發不可收拾,朱由榔可就真的欲哭無淚了,所以翟式耜也不行。
中樞行在里實在找不到人啊!思來想去,朱由榔發現還是讓疆臣湖北巡撫堵胤錫做湖廣總督比較合適。
堵胤錫字仲緘,是崇禎年進士,無錫人,福王時,任湖廣參政,攝湖北巡撫事,到唐王立,任右副都御史,提督軍務兼巡撫事。
堵胤錫和何騰蛟雖然同為文臣,畢竟還是有些不同,在士林中也是個罕見的實干之人,而且有大胸懷。其為官之初,就曾經以鄉兵破賊,殺賊魁,而以知兵出名,但在朱由榔看來,在對待闖部余眾的問題上,突出體現出了堵胤錫的胸襟。
崇禎初年民亂蜂起以來,李自成就是各部賊寇中的骨干,雖屢戰屢敗,但始終不能斬草除根,洪承疇出關之后,中原空虛,讓他乘機做大,終于釀成甲申之禍!但是李自成死后,部眾卻沒有形成新的領導核心,逐漸潰散,各尋出路,或降清,或重為流寇。
闖部的兵馬具有一定的戰斗力,且影響頗大,成為明清之間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尤其是李過等領導的一支兵馬,號稱三十萬,雖然敗落,卻不能小覷。李自成死后,他們擁兵驟至澧州,何騰蛟自不量力,與之戰,皆敗北。
只有堵胤錫慧眼獨具,力倡撫局,并親自前往,促成此事,收編大順余部為忠貞營,以后便以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制其軍。避免了他們投向清軍的懷抱,加強了大明方面的力量。
但是湖廣總督何騰蛟卻不能理解現實的困境,只是一味地與闖部余眾下絆子,卻不知正讓清軍坐收了漁翁之利。
對于李闖的作為,這份國仇,朱由榔相信堵胤錫是不會淡忘的,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從大局出發,深刻地認識到目前最強之敵是滿洲建奴。闖部余眾的去留,將深刻地影響著戰局的發展!對他們,滿清也是十分看重的,而且已經收納了不少,李過等部細細算來,起碼五萬戰兵是有的,雖比不上滿蒙八旗,卻是也頗具戰力,如果倒向滿清,后果不堪設想!
如果重用堵胤錫,基本就不用擔心闖軍余部倒戈向清軍了,到時候將湖廣十三鎮好好整頓一番,等三順王南下后,不至于一觸即潰。
敲定了人選后,朱由榔也不拖泥帶水,親手撰寫了兩份中旨,一份下旨升何騰蛟為東閣大學士,以兵部尚書入閣值機務;一份升湖北巡撫堵胤錫為湖廣總督,入京朝見后上任。草成詔旨后,再用楷書謄寫好,又親手鈐上了“永歷天子之寶”和“御書之璽”兩方玉璽,自己反復讀了兩遍,確定無誤后,這才心滿意足地把它們交給近衛統領盧世仁,鄭重叮囑道:“卿此番代聯前去湖廣布意,關系朝廷大計匪淺,但有差池,當提頭來見。”
“臣遵旨。”盧世仁叩首接令,知道事關重大,也不廢話,轉身邁步而出,點了一干親信護衛,懷中揣著圣旨,快馬加鞭,走陸路,連夜趕往湖廣。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